胡阳 杨震 李振新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
摘要:通常情况下主要是将其传输直流电压超过±800kV或者传输交流电压超过了一千千伏的输电吸纳路称之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对于这种输电线路而言,其优点能够降低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能耗,从而实现远距离以及大容量输电,有效的解决我国资源逆向分布的问题,对特高压电网进行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作为促进大气污染的防治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重要性而言是不可言喻的。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技术;分析
引言:针对于电力的发展而言,不能够离开电网铺设,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的提高,然而庞大以及严密的电网也是在征服着我们的每一寸土地,对于我国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在此之外面对着遍布在我国各地并且错综复杂的线路情况而言,做好其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的检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这点作为对于人民群众用电安全负责,对于我国的电力建设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结构特点分析
1.1杆塔结构的特点分析
在特高压的输电线路中,由于电气的间隙比普通输电线路大,同时杆塔高度也是比普通高,线路距离地面的距离也是在二十六米之上,线路之中的绝缘子串长度通常情况下是在十米以上。在此之外因为电缆下垂的原因,水平排列的杆塔高度一般都是在五十米,如果杆塔是为三角排列,那么其高度要保持在六十米以上,然而相同杆并架杆塔的高度则是需要超过八十米。同时线路对于杆塔的支撑强度也是有着相应的要求。对于支撑强度影响的因素则是包括了使用的应力以及杆塔的高度,为了能够满足支撑强度方面的需求,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应用至少为五百千牛的线路杆塔两倍,其支撑强度也可以达到五百千伏线路的四倍,为了对其杆塔设计进行优化,对其材料成本进行节约,特高压线路的杆塔根开约则是为十五米乘以十五米。
1.2导线结构的特点分析
在交流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中,所使用的导线主要是为八分裂的结构,其中边相导线的间距是需要超过四十米,然而地线的间距则是需要超过三十米。假如杆塔是呈现为三角形的排列,那么杆塔上的导线以及边导线的间距则是需要超过二十米,为了对其导线绝缘性进行提高,必须要在子导线之间采用间隔棒。在直流特高压的输电线路之中,应用的导线主要是分为了正极以及负极两组,每一级则是为六分裂式,然而针对于±800千伏的特高压直流工程而言,为了能够满足其环境影响限制方面的需求,则需要采用6×720平方毫米以上的导线结构。
2.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和特点分析
2.1雷击的故障分析
虽然特高压的输电线路存在着比较高的绝缘性,直接受到雷击的可能性是比较低,但由于杆塔高度是比较高,导致其电压比较高,这种情况也容易使其导线出现向上现象,从而使其成为闪电棒,特别是在一些海拔比较高的地区中,导线的高度已经是插入到了云层中,其自身的引导作用将会更加的明显。根据其相应的故障记录分析中可以看出,导致特高压输电线路受到雷击的故障主要是由于雷电直接击中导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冰害的故障分析
在我国因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覆盖面积较为广泛,在我国北方因为较为寒冷,其冬季的温度比较低,经常会导致线路出现冻冰的问题。然而特高压线路的导线分裂数也是比较多的,导线截面的面积也是很大,更加容易出现冰冻等问题。假如导线的表面冰块量是比较大的,那么将会对其杆塔带来更加严重的压力,致使其绝缘子或者是金具出现损坏,在严重的情况下也将会导致其杆塔出现倒塌。
2.3污闪的故障分析
现如今随着环境不断的进行恶化,我国的多数地区都是出现了雾霾等天气,在我国的内蒙古和新疆地区中也会出现沙尘暴,这些较为恶劣的天气对于高压输电线路会有这直接的影响,从而导致其污闪故障的出现。在寒冷的地区中,可能会出现冰闪的问题。因此对于这些污闪比较高的地区中,在对线路进行施工的时候,必须要采取高强度的绝缘子,并且也是需要定期的去进行维护。
2.4风偏以及振动的故障分析
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而言,其杆塔的高度越高,那么其绝缘子串的长度则是更长的,如果风力比较大,那么容易出现风偏故障问题。因此在经常出现大风的地区中必须要提高防骗风的设计,主要是可以在绝缘子的下方增加重锤,此外因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分裂数比较多和挂点高,在出现大风的时候,将会导致其出现比较剧烈的震动,因此在对线路施工的时候,需要在导线之间安装具有良好性能的减震阻尼间隔棒。
3.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技术现状分析
3.1直升机和无人机的巡视技术分析
无人机的技术发展成为特高压输电线路维护提供出了相应的方便,通过将其红外线成像巡视以及视频监视等设备相应的搭载到无人机上面,这样可以完成故障检测以及坚定等,同时也是能够有效的提高线路维护效率,更好的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3.2智能化的监测技术分析
现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智能化的监控技术已经是被广泛的应用到了气象参数以及污闪检测和温度参数等等方面中,并且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十分理想的,通过应用智能化的监控技术,主要是可以建立起三维可视化的监测以及智能的控制平台,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为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提供出相应的检测数据。
3.3紫外成像的技术分析
对于紫外成像的技术而言,其应用可以有效的去提高放电部位的定位效率,并且更加准确的去找到放电的部件,但是现如今在对这种技术进行应用的时候依然是存在着比较多的不足,可能会受到观测的距离以及线路污秽程度所带来的影响,从而直接的导致成像效果相对来说不是很理想,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
3.4带电作业的技术分析
在对特高压的输电线路进行维护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将会遇到一些需要进行带电作业的时候,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带电作业的整体水平,我国也是自主研发了屏蔽服装以及绝缘工具等一些先进的工具,这样也是能够实现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带电水平。在此之外一些机构也是研究制作了大吨位的瓷瓶卡具和六分裂的导线器设备,这样能够保证带电作业变得更的方便。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为了能够保证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可以正常的运行,必须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维护,现如今我国已经是在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是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没有解决,为了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电力企业和施工单位必须要积极的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线路的建设以及维护的能力,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力行业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佳. 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体系的现状与提升策略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7. 12(08)123-128
[2]张峻宇,杨明伟,程玉洲,王玉竹,陈应龙.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技术研究现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88(38):221-222.
[3]隋岳峰.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成本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89(05) 133-135
[4]李勇. 无人飞行器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巡视中的应用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15(09)155-158
[5]王志勇. 皖电东送1000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15(07)125-139
论文作者:胡阳,杨震,李振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线路论文; 杆塔论文; 特高压论文; 导线论文; 则是论文; 是在论文; 我国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