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论文_晏张骏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论文_晏张骏

晏张骏

身份证号码:362228198505123717

摘要:在建筑设计当中,安全性是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引言

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设计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得到设计要求后,才能够正常投入使用,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所以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结构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各项影响建筑物安全性的因素,借助新的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设计水平,满足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要求。建筑结构设计师在具体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深入研究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1建筑结构安全性设计要点

1.1保持结构上的完整和统一

建筑的整体结构应具有完整性,保证建筑的主体结构在设计中是完好的。尤其是在设计大型地标性建筑时,不能为了实现建筑的标新立异而放弃一部分建筑结构。同样,建筑的整体性还要求建筑在遭遇重大打击时,能够保持主体结构的完整,使构件之间能够科学受力,并且结构之间的作用力能够通过内部传递、转移出去或是内部抵消。

1.2结构上的弹性设计

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要合理选择建材,使其具备一定的弹力性能。当面对地震灾害时,能够利用建材自身的弹性与地震的作用力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另外,选择建筑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普通民居或是超高层建筑物等非公共建筑,那就应该以安全性和实用性为主,设计具有较大结构弹性的建筑形式。而对于公共建筑而言,由于要考虑建筑的整体风格与城市规划相融合等问题,应着重考虑建筑物的弹性建材选择。

1.3结构抗震设计

在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成为其遵循的主要原则,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全面掌握其相关的内容,根据具体的要求来设计建筑结构,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人员必须设计要求、结构体系、场地、结构布置、构造措施等方面,结合地震灾害以及工程经验,对建筑结构主体进行设计并确定细部构造。要在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规范要求的基础上上,科学地合理地进行建筑抗震设计,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向着高水平方向发展。

1.4注重建筑设计的多重防护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设施的设计要多部门合作。在建筑结构中,要预留出足够多的消防和逃生通道,合理划分建筑面积中的公共领域。同时,建筑结构应该与建筑本身的功能相结合,使之能够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同时实现建筑的功能性。另外,在建筑设计中,不应该仅仅追求建筑结构上的稳定性,更应该在建筑外围上进行安全性的设计,使建筑物的安全保障系数更高。

2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安全性的策略

2.1完善建筑结构设计的制度规范

建立和完善建筑结构设计的制度规范是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重要措施,能够对所有的建筑设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制约。首先,完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促进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以规范为约束,以安全性为重要指标进行科学设计,有效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通过完善相应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使设计师清楚这些规范并且自觉执行这些规范,能够从源头上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其次,建筑结构设计制度规范应该增加对于减震层和避震结构设计的具体要求,使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自觉按照相应的要求来进行建筑结构的减震和避震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在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设立并且执行严格的验收标准,从而保障建筑结构从设计到施工都能够按照安全标准来进行,有效保障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安全。

2.2提升设计师的安全意识

建筑设计师安全意识的提升对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只有建筑设计师有足够的建筑安全意识,才能够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自觉保障建筑的抗震安全性、自觉在甲方要求与建筑的安全性之间进行平衡、自觉监督建筑结构的施工等,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建筑的结构安全。因此,我们一定要促进建筑设计师安全意识的提升。在实际操作方面,可以通过强化建筑设计师在整个建筑中的安全责任来保障。在建筑出现安全问题之后,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问题的,追究设计师责任,从而给设计师戴上安全的紧箍咒,保障其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全方位考虑,自觉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2.3提升设计师的专业素养

设计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也是其建筑结构设计水平不高,设计出来的建筑耐久性不强,抗震性不高,安全性较差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需要提升建筑设计师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保障自己设计出来的建筑物的安全。首先,选择有经验的建筑师来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或者说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选择有经验的建筑结构设计师参与,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结构设计充分平衡各方面性能的要求,不至于出现顾此失彼因而导致建筑结构安全性不良的状况。其次,建筑结构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地理环境,从而根据可能遭受到的自然环境威胁等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加强避震、防涝等设计,最终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2.4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监督管理

针对当前建筑结构设计市场中存在的偷工减料等行为,相关部门还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组织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对建筑业主方和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对于出现抗震不达标、结构不合理或者建筑材料选用不恰当等问题的设计方案,提出相应的改正要求,对于拒不修改的,应联合相关建设部分,严禁其开工,为整个建筑行业内建筑物安全提供一个有力的保护层。

2.5加大设计软件的开发研究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在功能、结构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多,设计理念和内容也有了快速发展,建筑设计的相关软件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但就整体而言,与建筑设计的需求还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比如在建立构件的模型时,一些力学模型并无法将构件各个节点的相关参数准确、完整的显现,只能通过设计人员按照固有的经验来进行计算,这种方法得到的计算值在精准度上存在一定不足,最终可能会给建筑设计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加强对相关设计软件的开发研究,也是保证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的重要措施。

2.6选择合适的模型

错误的计算模型导致计算出来的建筑结构安全性指标与实际相差甚远,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安全性设计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模式来进行安全性计算,这样才能够保障计算出来的数据与实际施工结果相符,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在设计中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的设计对于建筑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建筑的美观性和实用性都源自建筑安全性方面的保障。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必须着力提高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认识,相关部门在监督安全工作外,还应该展开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提高民众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监督力度,进一步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王丽明,李惠.探讨土建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

[2]郝敏.浅谈土建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

[3]李强.安全性前提下的土建工程结构设计策略初探[J].赤子(上中旬),2014(24).

[4]高嵩.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建议[J].科技与企业,2014(03).

论文作者:晏张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论文_晏张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