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十大重点_社会保险论文

1997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十大重点_社会保险论文

1997年社保改革十大重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社保论文,重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王东进在日前举行的全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体改部门特别是负责社保体制改革的部门要着力抓好以下十方面的工作:

——认真做好统一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工作。国务院即将出台新的全国统一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这是社保改革一件大事。从今年开始,全国要向统一方案过渡。大多数地区应在一年内完成。

——积极稳妥搞好医改扩大试点工作。一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办(1996)16号文件精神;二是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测算,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试点方案;三是加大对试点城市的领导和指导力度;四是加强部门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扩大试点任务。

——逐步扩大城镇社保覆盖面。从以国有企业职工为主向全社会所有企业职工扩大覆盖面,以适应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形势。

——结合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多渠道筹集养老、医疗等社保基金的途径。在重点构建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制度的同时,根据过渡时期保险基金不足的特点,各地要充分利用国企改革机会,结合制度创新,努力开拓保险基金渠道。研究、探索从国有资产和土地出让利益中划出一定比例补充养老和失业基金的不足。

——加快发展补充保险。为减轻国家负担又满足职工不同层次、不同水准的多种保障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商业性补充保险。近期主要是加快企业养老和医疗补充保险办法的探索。

——建立和健全基金管理制度,确保基金保值增值。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极不规范,挪用、滥用现象严重,对职工的“保命钱”很不负责。因此,必须尽快让社保基金的收缴、支付及营运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可在有条件的城市先行试点。

——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的研究、探索。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生产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大,家庭的保障功能逐步弱化。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快研究农村社保问题。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适合农村与城市有别的农村社保体系。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建立统一社保体制的方式和途径。这一目标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所确立的,一些地区已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有条件的要建立统一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并按照政事分开原则,尽快建立社保经办机构与监督机构,依法从事社会基金的筹集、支付、营运与监管。已建立统一体制的地区和城市,要继续完善,进一步积累经验。

——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我国现行社保制度仍不完善,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用工制度发展的需要。如“三资”企业职工保险无法可依的问题等。要抓紧研究、制定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有关条例,为制定《社会保障法》打好基础。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也应逐步纳入法制轨道。

——努力做到社保改革与其他改革系统配套,整体推进。一要与劳动工资改革配套进行;二要与劳动用工制度改革配套;三要与财政、金融体制改革配套。财政、金融体制不改革,社会统筹和保险基金的投资营运管理很难进行。

此外,社会保障的改革还必须与政府机构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套。(大江)

标签:;  

1997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十大重点_社会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