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正确处理论文,人民内部矛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判断是完全符合我国当时实际情况的。遗憾的是,我们未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这一正确判断贯彻始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停止使用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提法,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这一转变,一方面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题;另一方面,也更加突出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既然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那么,这就决定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一方面要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应从过去那种既要搞好群众工作、又要搞好对敌斗争的两条战线作战,转为主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处理好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永恒的主题。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我们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依据主要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包括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人的本质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需要“灌输”的理论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等等,而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特别是关于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判断,关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论述以及不同性质的矛盾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的重要思想,也是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真遵循的重要理论原则。由于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绝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础上,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正确处理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上,否则,思想政治工作就起不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就会陷于很大的被动之中,就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危害。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也是衡量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
江泽民同志近年来曾多次告诫全党,要求结合新的实际,提高正确对待人民内部矛盾的政策观念和处理能力。他强调,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处理得好,可以增强人民团结,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处理得不好,使矛盾激化,小事会变成大事,甚至酿成乱子,给我们的社会稳定和事业发展带来不应有的损害。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正是由于不能正确处理错综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使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最终丧失了国家的政权。可见,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事关重大,非同小可。如果我们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有所疏忽或发生失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明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是有效的。
二、认真研究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情况和新特点
(一)经济利益矛盾逐渐突出
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内部也固然存在着经济利益矛盾,但表现不甚突出,当时主要是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分配使社会缺乏应有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开始改变并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就业方式的逐渐多样化,引起了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开,加之由于政策和管理的疏漏,少数人利用非法的手段得以暴富,从而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的问题。应该说,这种分配不公的矛盾普遍存在于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个人之间,是目前一个突出的矛盾。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部分企业及其产品必然会被淘汰,这就带来了下岗、失业问题,使一部分劳动者生活发生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也产生了下岗和在岗的矛盾。改革归根到底是人民经济利益的再调整,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大量的人民内部的经济利益矛盾,也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真对待和善于解决这些矛盾。
(二)思想认识矛盾错综复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已发生变化,如社会经济成份、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社会就业方式以及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必然会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得到反映,也不可避免地会与原有的思想观念发生矛盾和冲突。一方面,经济收入差距的扩大,使人们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骤然增加,因而产生了大量的思想认识上的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也有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负面效应,加之各种外来思潮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人们的思想认识矛盾变得更为复杂。当前思想认识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现有: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封建残余思想的矛盾;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矛盾;改革创新与因循守旧的矛盾;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道德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矛盾;认识上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以及不同意见之间的矛盾,等等。由于人们的思想认识矛盾表现形式时隐时现,错综复杂,并且与其他方面的矛盾往往交织在一起,这就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解决矛盾的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政治生活领域的矛盾不容忽视
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政治体制改革目前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当前,政治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表现得愈来愈突出,如领导与群众、民主与集中,群众路线与独断专行、实事求是与形式主义、人治与法制、廉政和腐败等矛盾则是大量存在的,其中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一是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二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而其实质还是领导与群众的矛盾。大量腐败案件的披露,一方面表明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必须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从严治吏,要从制度上从根本上铲除腐败产生的土壤,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在当前解决政治领域的突出矛盾时,我们一定要讲求正确的方式和方法,防止消极对立情绪和不稳定的因素出现,防止矛盾性质的转化。
上述经济、思想、政治领域存在的诸多矛盾,往往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增加了矛盾的复杂性。
三、在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一)抓住人民内部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虽然比较多,但在诸多的矛盾中,其主要矛盾还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或领导与群众的矛盾,而领导者则处于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过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领导与群众矛盾的解决,对于其他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有重要意义。如前所述,这一矛盾的主要表现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领导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极为不满,这一点从近年来的各种民意调查中就能够反映出来。这些年来,社会上还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民谣,尤其是关于领导干部不正之风的民谣,就集中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群众对一些领导干部的意见。应该说,这些民谣既是一种不满情绪的发泄,具有消极因素,但同时又是对某些丑恶现象的鞭挞,是怨气、怒气、正气的综合,是民心、民意、民情的表达。现实中,我们确有少数领导干部经不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蜕化变质、腐败堕落,损害了领导者的形象,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甚至造成了某些地方和单位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严格说来,广大人民群众同那些腐败分子之间的矛盾已经超出了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考虑到腐败分子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人们识别他们也有一个过程,因而这种矛盾在一段时间仍然可以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对待。不过,对这种矛盾可能转化为敌我矛盾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因此,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坚决惩治腐败分子,同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树立起领导者应有的良好的形象,加强廉政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只有这样,我们的领导者才能够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才能够变被动为主动。
(二)在解决好人民群众利益矛盾的基础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我国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特别是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经济利益矛盾的解决应当主要运用经济的手段。只有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才能够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而是解决利益矛盾的带根本性的、决定性的环节。也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不断得到满足,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才能得到有效的协调,人民内部的经济利益矛盾才能得到妥善解决。这也正是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的根本原因。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着力解决好当前分配领域中的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全面解决好市场秩序混乱及政策漏洞带来的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问题。尤其要注意运用各种政策手段,防止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对于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则要注意建立必要的保障,防止贫困问题的加剧。目前,我们还要注意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失业问题,以减少产生社会震荡的可能性。对于涉及经济利益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有的是我们现在能够解决的,就应很快给予解决;有的是需要经过努力创造条件才能解决的,我们就应尽力创造条件加以解决;有的是目前还没有条件解决的,我们则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求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只要人民群众认识到,我们是真正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的,我们就会得到他们的拥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感召力和说服力。
(三)在缓解各种社会冲突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冲突与矛盾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矛盾积累是冲突产生的根本条件。冲突往往是指人们在利益、意见、态度及行为方式诸方面不协调,相互之间发生的矛盾呈激化状态,诸如集体上访、围攻闹事、静坐请愿、罢工罢课、游行示威以及群众性的武装械斗等等。在我国现阶段,绝大多数冲突属于非政治性冲突,仍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由于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各种摩擦、碰撞较多,社会矛盾和冲突也容易产生,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注意缓解各种冲突,并防止其激化和转化。为此,首先要及时摸清群众的思想动态,努力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心中有数,有备无患,把矛盾和冲突尽可能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要注意运用疏导的方法,及时澄清一些理论是非问题,缓解冲突产生的条件。对社会焦点、热点问题要积极组织分流,以防焦点积聚、热点升温,造成不良后果。再次,要强化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通过各种先进的手段和方法,强化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增强人们对消极因素影响的免疫力。对于思想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尤其需要我们做艰苦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和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只有认识问题解决了,行动上才会有自觉性。
标签:人民内部矛盾论文; 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冲突管理论文; 矛盾处理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