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扑热息痛、超临界反溶剂技术、甜菜碱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再加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非处方药物(OTC)的需求也明显增加,当前OTC包括多种类型药物如消炎药、咳嗽药、感冒药以及解热镇痛药等,其中解热镇痛类占有较高的比例,尤其是扑热息痛类[1]。扑热息痛作为非处方类的一种解热镇痛药,也是非那西丁的一种代谢物,具有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在神经痛、关节痛、偏头痛以及发烧感冒等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本文对超临界反溶剂技术运用在扑热息痛新剂型制备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材料和方法
1.1试剂和仪器
本次研究试剂包括二氯甲烷、超临界二氧化碳、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甜菜碱以及对乙酰氨基苯酚等,而仪器则包括电子天平、涡旋振荡器、SCFPD-Lab仪器、SAS造粒仪以及马尔文纳米粒度分析仪等。
1.2方法
按照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顺序将仪器开关依次打开,对500ml沉降釜进行组装,拧紧各旋钮,确保体系的封闭性,然后对各项参数进行设置,包括CO2流量、进样溶液流速、压力以及温度等,待冷冻机温度<2°C时,将CO2钢瓶阀打开,设定CO2流量为20g/min,稳定系统参数后,将进样阀打开,溶液进入沉降釜中,首先进纯溶剂10min,然后通入样品,与CO2均匀混合后,从沉降釜中带出溶液中的溶剂,使溶质过饱和而析出颗粒。完成进样后,持续通入CO2来干燥产品,将残留的产品溶剂带走,然后将CO2钢瓶关闭,将排液阀打开,使残留在进样管中的溶液排出,并且将背压阀打开,使沉降釜内压力降低,对沉降釜壁上或底部药品进行收集。
1.3观察指标
运用马尔文纳米粒度分析仪对扑热息痛包载微球的粒度分布及粒径和共晶微粒进行测试,并且再行体外释放分析,即平衡恒温振荡器后,在装有缓冲溶液5ml的透析袋中放入定量样品,然后封紧透析袋袋口,在含有缓冲液900ml的棕色密闭瓶内放置,并放入恒温振荡箱中。同时,在固定时间间隔内,将释放介质5ml从容器中取出,然后将温度相同的缓冲液乙醇5ml补入,运用0.22μm过滤膜过滤取样溶液后,在249nm处对其吸光值进行测定,并且将标准曲线作为依据,对时间和释放量的变化关系进行判断。
2.结果
2.1正交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发现,过程参数影响SAS技术制备扑热息痛-甜菜碱共晶颗粒,其含药量范围在40.05%-62.23%左右,提示正交实验能够优化过程参数。同时,极差(RA)分析结果显示,过程参数影响扑热息痛微球包封率的主次因素分别为:VR<P<F<C<T,见表1。
2.2粒径和SEM结果分析
粒径和SEM分析结果显示,扑热息痛包载微球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且表面光滑。同时,经体外释放试验,结果显示SAS技术制备的微球可以发挥肠溶缓解效果,且SAS包载药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3.讨论
扑热息痛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对下丘脑中枢调节系统的前列腺素合成酶进行阻止,使PEG1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组胺的释放和合成减少,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类似于阿司匹林,但是对外周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较轻,所以具有较好的镇痛解热效果,并且不会阻碍血小板凝血功能[2-3]。超临界反溶剂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将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反溶剂,对新晶型和载药微球进行制备的新型的一种造粒技术,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无溶剂残留的优点[4]。稳定性是考察药物制剂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次研究发现,SAS包载药物的稳定性较高,说明SAS法制备共晶具有优良的性能。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扑热息痛包载微球表面光滑,分散性较好,并且极差(RA)分析结果显示,过程参数影响扑热息痛微球包封率的主次因素分别为:VR<P<F<C<T,这一结果与程耀[5]等研究报道一致,超临界反溶剂技术可以使溶出度和溶解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药品的稳定性提高。
综上所述,在扑热息痛新剂型的制备中,通过运用超临界反溶剂技术,不仅可以使药品的机械性能和理化性质发生改变,还不容易影响包载微球和共晶微粒性质,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以及影响因素少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少洪,赵斌,闫志强,刘璐,何丹农.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脂质体制备中的应用[J]. 材料导报,2014,28(05):98-102.
[2]刘学武,李志义,夏远景,张晓冬.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银杏叶提取物超细微粒[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5(04):550-553.
[3]刘学武,李志义,金良安,夏远景,孟庭宇.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乙基纤维素超细微粒[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06):270-272+276.
[4]陈畅,詹世平,张苗苗,李志义. 应用超临界反溶剂技术制备吸入式给药微粒[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1,25(03):470-474.
[5]程耀,平其能. 超临界流体沉析技术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J]. 药学进展,2014(02):63-67.
论文作者:刘薇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溶剂论文; 超临界论文; 技术论文; 粒径论文; 溶液论文; 微粒论文; 前列腺素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