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课堂——《长度的测量》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以人为本论文,测量论文,长度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设计意图
《长度的测量》是浙教版《科学》第一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的一部分。本课设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出发引出测量的实质。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长度测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长度的测量,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也是本节的重点,教学中力图将单调的实验基本操作,更富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其实际的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
本课同时注重科学发展观的教学,科学发展历程“问题→解决→发展→问题→解决→发展→……”的暗线隐含其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中强调人体尺度中心,体现科学以人为本的宗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主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
(2)熟悉刻度尺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结果;
(3)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4)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参与式的体验学习,初步了解探究的过程;
(2)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使用刻度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测量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4.STS渗透
(1)体会科学的发展观,以及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宗旨。
(2)知道社会需求对科学发展的推动,科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并进行换算。
教学难点:测量实质的理解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新课引入
讨论:在生产和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对物体进行长度测量?
[通过创设情境,师生共同评价,让学生体会长度测量的价值,同时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探究测量实质,渗透STS教育
情景展示:请两位身高相近、但由于体形等原因容易造成视觉错误的学生分别上台,让全班同学进行比较。
提问1:只通过目测,能判断哪位同学高一些吗?
[使学生认识到视觉的局限性,引出测量的需要。]
提问2:用什么方法能既方便又准确地知道谁高一些?
[通过相互比较,用一人的身高去测量另一人的身高,引出原始尺(一人的高)。]
提问3:若这两人无法并列站在一起,手头又没有刻度尺,怎样知道谁高呢?
[通过找一参照物,分别与他们比较,引出独立尺(参照物)。]
提问4:若一人在这里,而另一人在遥远的美国,怎样方便地知道谁高呢?
师生共同合作讨论,形成共识:
①建立一个大家公认的量(长度单位)作标准——标准量(标准尺);
②它们各自与标准量比较,得出测量值;
③比较各自的测量值。
归纳总结,得到测量的实质,介绍长度的国际标准——米。
[通过情境展示,让学生体会到需要产生了测量,问题推动着测量的发展,交流建立了标准。]
2.体验长度标准,为测量作准备
合作体验,看谁比划得准:以同桌两位同学为一组,一人用双掌比划出印象中的一米,另一人用米尺(刻度已被白纸覆盖)去比较,前者随时修正两掌间的距离;然后互换角色,最后师生共同评价。
演示:教师用刻度已被白纸覆盖的米尺,去量指甲的长度,作迷惑状,提问:“方便吗?”引出长度的其他标准。
讨论:说出你所知道的长度单位以及它与一米的关系。师生共同评价。
(可能的补充:微米、纳米、光年、一个天文单位,让学生领悟科技的发展。)
撕去覆盖在米尺上的白纸,露出刻度,和同学们一起体验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单位长度。
多媒体展示:长度单位换算关系。
归纳总结:单位换算规则。
(建议:为描述方便起见,要选择适宜的单位。)
[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对初一学生来说既枯燥又有点抽象,宜采取“体验中学”的教学方式,通过数一米内有几大格,每大格中又有几小格的做法,能让学生感到单位换算的事实关系。从而变抽象为形象,降低学习的难度,也使教学有血有肉变得丰富而生动。]
多媒体展示:不同物体的空间尺度。
[不同物体的空间尺度的展示,使学生对各种物体的空间尺度有一个较为整体的理解,有一个可比性,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3.学习测量方法,培养探究能力
(1)认识刻度尺
观察:请学生观察自带的不同类型的刻度尺,找出它们与测量有关的相同点。
合作讨论、总结归纳:零刻度线、一次能够测量的最大范围(量程)、每一大格、及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由此引出最小刻度值等概念,并让学生读出最小的刻度值。
[本环节注意比较方法的渗透:从不同之处,寻找共同点,这是科学思维中的常用方法。]
(2)使用刻度尺
学生分组实验,共同讨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步骤: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测课桌的长度,一组测量科学课本的宽度,同桌两人为一小组要求他们分别测同一研究对象的长度,然后交流总结。
[全班分成两大组能使学生体会到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应该选择各自合适的测量工具。同一小组测量同一研究对象能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个人使用不同的工具和不同的人使用同一工具测量同一物体可能会有不同的测量结果(误差)的存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的科学精神。当然此举也可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漏写单位是学生初学测量时常犯的错误。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把这一问题暴露出来,然后再加以矫正。选择课桌和科学课本的理由:课本宽为16.8厘米,课桌长约为1.2米,若不写上单位,一眼就可看出其中的错误,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单位的重要性,而且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既方便又可提高他们的兴趣。
具体做法:叫两位没有记单位的学生,分别把结果写在黑板上,提问:哪一个长?
对估读的处理:提问,请大家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桌的长度的确是16.8cm吗?从而引出精确的测量中需要估读的问题,为不增加难度,只点到即止。
对误差的处理:提问,对于科学课本的宽度和课桌的长度,你和你同桌的读数相同吗?引出由于测量的人或使用工具的不同,对同一研究对象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也点到即止。
然后,组织学生随堂测量练习,要求学生用自带的刻度尺测量有关自己身体的一些长度(如:指距、身高、跨步距离……)或身边的物体的长度(如:铅笔、铅笔盒、……),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巩固他们的测量技能。
[长度测量是其他测量的基础,此前学生虽然接触过有关长度的测量,但方法还不规范,技能也不熟练。所以本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组织讨论错误测量引起的测量值偏差,测量结果的正误。教学定位应力求实验操作规范,观察认真细致,给学生以示范作用。]
4.建立人体尺度,培养估测能力
提问:如果我们手头没有刻度尺,又需要粗略地知道物体(如科学课本、课桌、教室……)的长度时,你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可能的回答:用人体的指距、跨步距离……进行粗测)
[通过提问,引出建立人体尺度的目的。]
学生分组实验:利用人体的指距、跨步距离……粗测课桌的长和宽、教室的长和宽,并与用刻度尺测量的结果进行对照。
[以上做法相当于让学生在自己身上设置了一把尺子,这把尺子与身体的其他“尺子”结合在一起,还可以作出其他更多的估计,此举有利于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地进行估测的能力。]
5.通过合作交流,拓展学生思维
提问: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工具和方法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讨论(1):现代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现代测量长度的工具还有很多,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科学的进步。]
讨论(2):①如何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累积法)
②怎样快速地测出硬币的直径和周长?(滚动法等)
③你能在中国政区图(教材P87)上测出长江的大致长度吗?(以曲化直法等)
[特殊的测量方法是测量内容的有益补充,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对学生设计的各种方案,教师均应积极评价,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把这些方法一一付诸实践。]
(三)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交流: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难?
[为学生创建交流平台,使成果分享,困难互助。]
(四)课外探究
1.测出学校运动场跑道的周长。
2.测量家中卫浴间洁具、浴具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