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路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公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要从离析、硬化、侵蚀等进行分析找出路面施工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提高相应的管理措施。本文分析了公路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有关施工人员能够借鉴采纳。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控制;控制措施
我国的公路一般分为两种形式,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高速公路一般采用沥青路面,一般的乡镇公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两种道路上有着不同的质量问题,下文进行详细阐述
1、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是一种相对高级的路面,因为沥青路面表面平整,没有板块之间连接的缝隙,同时路面上出现缝隙的概率小,同时行驶起来噪音很低,摩擦力大。所以是我国高速公路最常用的路面之一。
1.1沥青离析问题
沥青离析是沥青路面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所谓沥青离析就是因为沥青有着粗细之分,沥青的细料和粗料混合的不均匀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表现在道路上就是沥青出现纹理上的不同,在路面上出现坑洼和凹陷,在车辆行驶过后有着车辙印记。
1.2路面硬化问题
路面的硬化是沥青路面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路面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路面上出现鼓胀,导致沥青在车辆的碾压过后出现稀少造成地基露出等情况。或者是因为沥青时配比施工时不合理造成的。其危害在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在故障的目标出现颠簸、打滑等现象。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
1.3路面施工时雨水的侵蚀问题
在在公路沥青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雨水或者潮湿天气。这样的天气水导致施工时沥青的质量下降,出现气泡或者在施工时路面的沥青受到雨水的腐蚀和冲刷,沥青层变薄。从而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质量控制的方法
2.1离析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混凝体出现离析现象的处理方法上要从原因上分析,沥青离析就是粗细沥青混合不到位导致的,或者是沥青本身出现问题。所以方法就是加强在沥青混合、搅拌、摊铺的施工。在施工的管理过程中同时要注意温度的因素,注意温度的管理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150℃为最佳,因此注意人员的沥青的飞溅,防止人员受伤也是重要的方面。
2.2路面硬化问题的控制方法
在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造成硬化的问题在混凝土与沥青的配比不合理,所以想要解决这里问题就要在沥青的数量上管理好相应的管理,但是如果出现问题是采取的主要方式就是现将路面平整,然后重新铺设沥青,但要注意上下的沥青配比与性质应该保持一致,这样就不会造成路面硬化问题,同时也不会产生离析。
2.3路面施工的雨水控制方法
沥青在施工时遭遇下雨的天气会对沥青在施工造成影响,首先雨水中含有酸物质会对沥青造成较大的损坏,同时在沥青表面上会出现掉渣、松散从而影响了沥青的质量。另一方面沥青施工的温度很高,但是雨水的冲刷会带走大量的热,但是施工温度下降,从而到时沥青混合,摊铺等方方面出现相应的问题。在施工的实际过程中,想要达到防水的性能,在沥青混凝土的配比中沥青的重量要占到10.8%左右,这样才能发挥出防水的效果。
3、沥青路面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3.1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沥青质量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是保证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而沥青则是路面施工中关键性的材料。沥青外观要求均匀、无水,加热到180度不产生泡沫。沥青稠度的选择.应在混合料中矿粉与沥青形成沥青胶浆填充与矿质骨架空隙以及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矿粉表面积占全部矿料表面积的90%以上,矿粉的使用使矿料比表面积增大,从而减少自由沥青数量,有利于提高沥青粘结力,获得较高的强度。施工中应对沥青的延度、针入度、软化点根据每l00t进行质量检查,或进行必要的含蜡检测。
3.2做好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处理。合理的使用机械组合及碾压工艺.是确保沥青路面平整度和压实度的关键。原则上压路机应保持雾化喷水,施工中合理的控制含水量,防止混合料温度过快下降;压路机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不得随意掉头、转向或停车,已成型的路段上行驶要关闭振动,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施工要采用钢轮压路机与胶轮压路机相组合的方式,确保压实遍数、温度和碾压均匀度。改性沥青碾压温度则应提高10-20度,而使用SBS改性材料的混合料则不应使用胶轮压路机碾压。一般压路机在初压时,应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复压时总吨位应不低于25t的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终压时双轮钢筒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SMA、OCFC混合料的碾压用12t的钢筒压路机碾压。
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强度高、稳定性好、后期养护投入少、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所以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公路路面施工中应用较普遍的。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对水泥的用量和质量、配合比、拌和、切缝、灌缝及养生的质量控制,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
4.1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混凝土配比的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病害中最主要的是裂缝,公路路面会受到各种复杂的应力作用,温度的变化也会引起温度应力等,当各种应力的不利综合作用超过混凝土应力许可范围时,路面就会发生裂缝。因此,混凝土路面施工应保证足够的抗拉和抗弯拉强度,以应对各种不利应力的作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预防措施,一是要把好施工材料的质量关,应严格按《路面施工规范》,严格控制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等原材料质量,对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验,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严禁使用;二是要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按配合比正确投料,粗、细骨料要按照筛分试验数据和规范要求合理的控制级配,保证混凝土的凝固程度及在耐热、耐损、抗压等方面的能力,确保混凝土路面的质量。
4.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水泥混疑土路面施工中,在摊铺混凝土前,应全面检查模板的高度、间隔、支撑稳定性以及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混凝土摊铺时的松散部分应略高过模板顶面,浇筑摊铺间歇时间不应超过lh,如超过1h应作施工缝处理。在振捣混凝土混合料时,必须按照公路路面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混凝土浇筑振捣完后,应校正拉杆位置,做好接缝施工并进行填缝,一般在混凝土养护期满后要及时填封接缝,以防止泥砂等杂物进入缝内。水泥混凝土路面收水抹面及拉毛技术操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平整度、粗糙度和抗磨性。收水抹面后,当用食指稍微加压按下能出现2mm左右深度的凹痕,或泥板加压抹面能出现水光,即为最佳拉毛时间。拉毛中途不得停留或分2次,确保拉毛纹理顺畅美观且利于排水。混凝土施工后当表面达到相当硬度时,应进行养生,使混凝土板在开放交通前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质量。
5、总结
本文阐述了公路路面施工中,的一些问题。从两个方面在阐述问题,一个方面为沥青路面、一种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路面都有着各自的问题。而本文的重心略偏向于沥青路面的问题分析。因为沥青路面优点更明显,同时有些问题非常典型。但是本文也用大量的篇幅去阐述了水凝混凝土的施工要点。水泥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其要点在于混凝土的混合配比问题,以及施工问题。而沥青的问题则是离析、硬化等问题。二者问题有相同之处,但是也各有不同。
参考文献:
[1]陈少幸,张肖宁.应用PQI评价沥青路面离析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05)
[2]范智杰,庞创.沥青砼路面平整度的控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S1)
[3]邬晓光,吕文全,曾明春,徐祖恩.灰色理论在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02)
[4]汪浩,黄晓明.沥青路面施工压实度变异性分析及控制[J].公路.2003(06)
论文作者:席绪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压路机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水泥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