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糖业存在的问题及运行情况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糖业论文,情况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食糖作为我国的重要商品,关系国计民生,糖业不仅与我国的400多户制糖企业、4,000多万糖农相联系,而且直接影响全国3,000多户中间商的经营,历来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从1993年我国食糖放开经营以来,我国的食糖产量已经从1994-1995年榨季的最低541.8万吨发展到1998-1999年榨季的最高884万吨,短短4年时间里,我国糖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产量一再创新高。但是,糖业的发展也给糖业带来了新的问题,尤其是因为产量太大,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使得糖业的经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制糖业不仅没有扭亏、减亏,增亏情况较为普遍,糖业运行十分困难。
我国的糖业在迅猛发展的今天,并未给糖业带来春天,反而使糖业在发展的同时出现全行业亏损、增亏的局面,糖业减亏、扭亏任务十分繁重,国有商业减少食糖经营份额,直至退出食糖经营的情况较为普遍。纵观4年来的糖业发展,确有众多方面需要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我国食糖产量增长太快,而消费量并未同步增长。我国的食糖产量从1994-1995年的541.8万吨发展到1998-1999年榨季的884万吨,产量已经增加了340万吨。其中,甘蔗糖从1994-1995年榨季的446.09万吨发展到1998-1999年榨季的756.8万吨,产量已经增加309.9万吨,而且,广西、广东、云南三省的总产量已经占了全国总产量的80%,广西已从1994-1995年榨季的174万吨发展到1998-1999年榨季的376万吨,产量已经增加了200万吨以上。北方的甜菜糖却从1994-1995年榨季的94.9万吨发展到1996-1997年榨季的142.1万吨的新高后,逐年走下坡路,1998-1999年榨季产量已经下降至125.8万吨的水平。因此,全国的糖业从布局来说已经向南方的广西、广东、云南转移,形成了“全国看三省、三省看广西”的糖业发展格局。同时,我国的食糖消费量不仅未见增长,反而在人口增长的同时,随着消费习惯和消费替代品的出现,消费还呈现了下降的特征。根据国际糖业组织提供的数字,低收入国家的人均食糖消费量为10.2公斤;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均食糖消费量为27.3公斤;中高收入国家的人均食糖消费量为41公斤。而我国去年有近40-50万吨的陈糖结转,即去年的消费量按12.5亿人日计算仅达6.1公斤,比国际糖业组织1997年公布的我国人均消费量6.7公斤还少。
(二)我国糖业充分地显现了“多”、“难”、“低”的特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四大产糖大国,糖业的发展必然要与国际糖业联系在一起。1998-1999年榨季,国际糖产量已经达1.3亿吨,创下了历史纪录。我国的糖业增产是在国际食糖也增产的条件下发生的,缺乏国际需求,我国的食糖“多”,面临着国际的“多”和长期的“多”的压力。同时,由于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使得食糖价格一路下滑,价格下降幅度远远快于成本下降幅度的局面,从1993年以来,食糖价格以云南为例,已经从最高的5000元/吨以上下降到了2100元/吨左右,下降了近3000元,商品价格出现如此的下跌幅度是十分罕见的。由于价格呈现连年下跌,加之一年中价格又大起大落,使得商家希望的顺价销售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商家从厂家那里买来,再按高于进价的价格卖出去的方式越来越少见。买的越多,亏的越多的实际情况,大大挫伤了中间商经营食糖的积极性,食糖经营的任务80%的部份要由厂家来完成,食糖经营难已经成为糖业共同的问题。由于糖“多”、流通不畅、销售难、需求不旺,因此糖价一直处于低价位区。以今年为例,我国华东、华中、华北长期低于2,650元/吨,而产区长期低于2,500元/吨,而且价格还一路下滑,不断创下新低。到9月1日,“两广”糖价已经全面下跌2,300元/吨,云南已经接近2,100元/吨,糖业界呈现了一片恐慌性的抛售,食糖价格仍不见底,与去年底相比糖价又跌了1,000元/吨。
(三)严重影响我国食糖消费和糖业发展的糖精生产及销售缺乏有效管理,使糖业难上加难。糖精的限产、限销工作从1992年起,1992年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和国家计划委员会联合发出“国生调度(1992)140号”文件,要求当年糖精生产总量控制在10,000吨以内(其中国内销售控制在6,000吨以下),比1991年实际产量压缩3,000吨,1993年仍执行这一文件精神。但在产量增加的同时,限产、限销指标未能得到执行,到1997年糖精生产厂家虽在册的只有14家,但产量却达到了创纪录的27,697吨,1998年的产量又达到29,175吨,比1997年有大幅增产。1998年9月1日,国家经贸委又以“国经贸产业(1998]547号”文件发出通知,要求将产量控制在24,000吨以内,其中国内销售量必须严格控制在8,000吨以内。但是,1999年1-6月份的全国14个糖精生产厂共产糖精1.3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2.33%,内销量又达4,689吨,比去年同期只下降了8.5%,限产限销工作十分繁重,效果不太理想。卖1吨糖精相当于卖500吨食糖,在我国糖业处于目前十分困难的情况下,14个糖精厂的利益应该与全国400多个糖厂、3,000多家食糖商家、4,000多万糖农的脱贫致富,以及糖业每年几十亿的亏损额作一个十分严肃的比较,糖精的限产、限销工作目前的状况无疑是给我国糖业雪上加霜。
(四)食糖储备体系不完善,政府储备功能不能发挥。
国务院办公厅1997年9月6日以“国办发[1997]33号”文件的转发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调整食糖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中央和地方两级食糖储备制度,加强对市场的调控,中央食糖储备计划由国务院确定。我国的中央储备规模最大时曾达200万吨以上,经过调整现己压缩到160万吨的规模。但由于中央储备现有规模过大,使得储备应有的吞吐功能无法发挥,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无法在价格暴跌的过程中实施收储、稳定糖价。按照文件要求,地方储备计划由各地方政府确定,储备规模按不低于当地市场两个月的食糖销量安排,储备费用由同级政府财政负担。从实践来看,有的地方已经建立了地方储备,但储备规模只达到应储规模的50%左右,而相关费用补贴却全额拨付,有的地方储备时至今日仍未建立。按照建立地方储备的要求,如若地方储备实施到位,将从总资源中减少近30万吨左右的食糖,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五)宏观调控乏力,糖业发展缺乏系统规划。国家对糖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3-1997年,宏观调控主要侧重于对价格的调控。因为,这一段时期糖业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一年之中价格的大起大落上,产量一直上升,糖价跌多升少,国际糖产量增长和糖价下跌并未引起我们足够重视,也未对我国糖业发展进行预警,实施产业结构的及时微调。从而在宏观调控主要采取了建立中央和地方储备并进行收储,适当对糖精及甜味剂进行限产、限销,增大工业临时储存的规模。从1997年以后,国家已经意识到我国糖业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总量过剩的问题,要使糖业从根本上摆脱目前存在的困境,必须采取标本兼治的办法。首先,必须停止食糖的一般贸易进口、严厉打击食糖的走私进口;其次,建议实施地方储备、鼓励出口;第三,对冲击糖业最大的糖精实行限产、限销,从全局出发实行总量控制(糖料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的双控)和产品结构调整;最后,考虑将我国的食糖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左右,切实改变国内资源过剩的压力。所有这些想法的形成是与糖业存在的问题相联系的,是与大家对糖业现存问题的认识程度同步的。应该说,所有这些措施都是符合实际的,问题在于组织落实的力度不够,协调不够系统,因此,宏观调控的“刚性”显现不出来。
如何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出发,考虑我国消费总量的预期,结合国际市场的食糖资源的变化情况和可出产量,制订出我国中长期全国糖业发展规划及短期糖业发展的微调机制看来十分必要。但是,我们仅有1997年之前的分地区的糖业发展规划,现在已经大大超出规划,许多情况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调整,短期糖业发展的微调机制则尚未建立。
(六)糖业亏损十分严重,糖业处境艰难。由于成本较高,而糖价则连年暴跌,糖价下跌的速度和幅度快于成本下降的速度,因此糖业连年亏损在所难免。不计国有商业的经营亏损,仅制糖工业看,1996年度全行业亏损22.1亿元、1997年度全行业亏损23.5亿元、1998年度达37亿元,1999年度仍将在30亿元以上。其中三个南方主产区的情况分别为:
实际上,亏损数字是否真实,大家仍有争议,因为亏损数字的大小涉及面太广,直接影响糖厂的正常经营,也影响各级政府如何评价糖业本身发展的问题,因此,以上数字应该是一个保守的数字。但尽管如此,糖业的如此亏损,已经使许多糖厂严重的资不抵债,许多糖厂的正常活动难以为继,糖业已经到了亏不起的时候了。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糖业亏损,食糖的供过于求,使得制糖企业面临:第一,流动资金缺口越来越大,银行贷款越来越难,为解决流动资金缺口,维持正常生产,糖价越卖越低,从而亏损又越来越大;第三,因为资金不足,糖不好卖,欠糖农的白条也越来越多,整个糖业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