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论文_张建新

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论文_张建新

(乌兰察布电业局察右后旗供电分局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 0124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和经济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力工程建设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显得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已经大大超过了以前,对电力建设水平的要求也大为提高。在这种背景下,电力企业所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输配电力工程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只有输配电力做好了,才能保证电力建设的完整和有效,这是保证人们正常用电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

输配电引言

和用电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安全运送电能,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用电需求。而自动化技术与电力输配工作的结合,一方面能够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则是有效提高了电能的使用效率。所以,输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建设应当成为当前电力工程的重点关注内容,企业在尝试和摸索的过程中合理调控,及时规划,让电力的输配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这样,不但有利于带动我国电力产业的全面发展,更保障了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1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主要特点

控制输配电过程的电能消耗问题在进行电力输配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工作是减少电力能源的额外损耗。同时,随着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智能化技术在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推广应用,将计算机网络智能化技术运用于电力输配电自动化,有效减少了电力输配中电能的损耗,大大促进了电能的高效输送,降低了电能的额外损耗。1.2 优化供电系统想要达成供电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就必须以电脑科技和网络技术作为其基础,同时使用科学、准确的数据,经过完整的逻辑程序,使得供电系统能够进行智能化、科技化的运行,以有效减少人工操作时因疏忽而导致的错误。

2 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中存在的不足

2.1电力工程中提供的技术保障有待加强

尽管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较以往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目前我国这一技术距离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依然较大。一方面,大多数电力企业对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能提供的先进技术保障仍旧不足,另一方面,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涉及的操作范围广,对技术要求较高。所以,电力输配的综合型技术水平得不到辅助和提升,就会影响整个输配电系统运行的效率,更不利于电力企业竞争实力的提高。

2.2电力输配工作的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在电力企业的升级和转型阶段,受传统滞后的管理理念的影响,企业的管理工作往往缺乏高级人才的支撑。随着电力系统的与日俱增和技术的革新,使得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变得更为复杂而系统化,传统的管理原则与管理方式早就无法适应其发展趋势,而管理工作的缺失恰恰是如今不少企业都忽视的重要问题。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的规划和引导,在实际工作的进行中就会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职业素养等影响输配电自动化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电力输配工作缺乏尖端技术

尽管这些年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电力输配电工程有了非常大的进展,无论是输电还是变电都已经达到掌握领域的最高层次,不过总的来说相对于欧美国家我们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研究仍然处在启蒙阶段,缺乏尖端输配电技术使得电力企业的供电无法达到深层发展,尤其一些用电精密机械还需要从外观进口,否则仅凭国内工业制造业的产出还不能满足中国庞大的用电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改进措施

3.1引入先进的自动化专业技术

鉴于我国目前针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局限性,需要拓展思路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新理论与新成就,针对目前我们的薄弱环节取经学习,譬如远程控制方面,我们在主计算机的调配与控制上还没能达到欧美国家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这类问题出发交流学习呢,在学习之后依据我国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创新自动化专业技术,使其更好的适用于输配电网及相关设备中。

3.2 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降低电能的损耗分析

我国电力领域输配电工作当下存在的问题,发现引起电能损耗的原因中接近一半都是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输配电自动化涉及的技术层面较为广泛且技术含量高,因此,能够熟练运用各项技术,实现操控高效的技术人才是优秀电力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应当结合输配电自动化建设发展所需,有科学的评估标准。不但如此,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也要加强对人才建设的投入,强化操作人员对技术新层面的学习和认知,结合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组建与企业发展理念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产业链,为电力工程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体系构建良性循环的机制。

3.3加大科研的投入与先进技术的引进

由于我国就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开展的相关系统建设起步较晚,所以在技术力量层面还处于较为薄弱的阶段。因而,电力行业的相关部门与企业应当重视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入,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成果能帮助输配电自动化水平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与此同时,为了该项技术的长远发展,企业更要注重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进行科研,企业科学创新能力的改善能带动电力行业的产业建设,进而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3.4强化用电高峰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每逢用电高峰对电力输配都是极大的考验,电力企业领导层要有充分的认识,对当前地市每年用电高峰的参数进行总结,以此为基础对今年的用电情况进行预设,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同时,鼓励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工作人员在高峰用电期间需认真记录各项数据,为明年后年用电高峰的提前预设提供可靠支持。

3.5建立健全的输配电工作的管理体系

提高输配电与用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水平,不仅要注重技术层面的改进,更要加强对专业性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掌握理论知识和拥有输配电操控经验的高级人才,对于输配电环节中管理和操作工作的展开有积极的影响。在构建管理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制定电力行业的规范与准则和减少输配电管理方法中的漏洞,同时具备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更能兼顾到输配电系统与区域需求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加合理的管理措施,为电力系统的运作不断注入活力。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输配电力和用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电力发展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保证电力市场的需求,并且积极改进企业内部的管理方法,争取早日实现电力输配的自动化管理,只要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电力企业的输配电的管理过程,保证电力输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蔡连斌.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92.

[2]胡涛.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7(23):277-278.

[3]李恩梁.试分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44-45.

[4]朱书琴.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分析[J].通讯世界,2017(22):74.

[5]查森.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2):7-8.

论文作者:张建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论文_张建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