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堂就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乐趣,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在教课的过程中,要努力增加课堂的乐趣,只有这样小学生就会对学习内容产生好奇性,并主动的进行思考,会有非常积极的学习态度,会踊跃的参与这种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够增加教学的动力和耐心,不断的提高学习成绩,使教和学有机的结合。 1.4教师备课时以学生为重心 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对课本内容了然于心,要围绕课本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准备充足的教学用品,对教学内容做好准备,丰富讲课内容的知识面。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备课的重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教师教授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承受范围有充分的了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和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明确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要确立语文学习的目标。学生只有把语文学习的目标和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增强主人翁意识。要认清自己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学习是获得知识并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语文知识不是老师教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来的。学生一定要认识到只有凭借自己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成效。要不断自我鼓励,强化学习目标。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对语文兴趣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要不断强迫自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主动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归纳学习方法,建立知识结构。 3加强学生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鼓励大家彼此交流,互相进步。合作学习一般是以小组为形式,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互相配合地去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小组学习将促进合作意识的产生,学生能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我和向他人学习。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只需在一旁引导,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去探讨,这种合作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对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意义。 4结语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发挥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友好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语文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求知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更嘎拉毛.立足主体,关注发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J].科学中国人.2015(02). [2]刘光.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3]李学英.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J].学周刊.2013(16). [4]陈静.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初探[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3). [5]刘光.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论文作者:周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