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音与政治景观--“新闻广播”的结构与功能分析_新闻联播论文

民族声音与政治景观--“新闻广播”的结构与功能分析_新闻联播论文

国家声音与政治景观:《新闻联播》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联播论文,景观论文,声音论文,政治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6年7月1日,当时的北京电视台(1978年改称为中央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播出时间10至15分钟,这是《新闻联播》的前身;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其全称为《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打出栏目名称字幕,时长为20分钟。在30多年的历程中,该栏目在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传递党和国家的权威声音、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迅速推动社会重要工作进行国家总动员等方面成绩斐然;同时其规范化、制度化的职业标准可圈可点,并逐步打造成中国知名度最广、世界观众数量最多的电视栏目,在中国电视发展史上书写了浓丽的一笔。但是面对今天中国社会、受众、媒介发生的诸多变化,《新闻联播》强大的传播效果在不断弱化,因此需要转变传播观念,改变业务操作上过于僵化的模式,回归新闻传播规律主导的途径,才能获得节目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2008年6月8日始,间隔天数为8天,顺后抽取了7天的《新闻联播》播出内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周小普所做的1999年与2000年、2007年两次统计资料①,从文本和语境视角探讨该栏目的宏观结构、话语图示和象征功能等,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言。由于受到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的影响,节目所呈现的素材分布可能是非常态的,但交叉分析后更能揭示栏目结构秉性。

一、国家政治优先:话语宏观结构的第一考量

电视新闻的编排原本只关乎技术和时间序列,但背后往往赋予政治权力等象征意蕴。话语的总体意义不仅有自己的组织原则,还依靠某种总体的句法来限定话题或主题在实际文本中插入或排列的可能形式,凝聚成宏观的新闻图式或超结构。②换句话说,把关人通过位列、取舍、详略等策略,从命题族群中推导出宏观命题,传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由于推进国家重大工作的需要、覆盖有效范围和受众的关注点等原因, 《新闻联播》在主题内容上先国内后国际、重国内轻国外的特征尤为明显,形成以“我”为主的格局。1980年5月1日,《国际新闻》保留栏目名称并入《新闻联播》,占据了半壁江山,最多时曾达十七八分钟,后来时间被控制在10分钟左右。③改革开放初期,该栏目采用国内外新闻并重的结构,因为当时人们非常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而能利用的媒介非常有限,央视的新闻联播是最佳渠道之一。但其后情况有变,本研究显示平均每天国际新闻只有112秒,国内和国际新闻条数之比是157∶34,时间之比是9,960∶804,换算后,国际新闻占总条数的16.2%,占总时间的7.4%。这基本上吻合周小普的研究结果,其两次统计中,国际新闻占总条数的比例分别为17.4%和23%,占总时间的比例为7.4%和11.9%。

任何一个媒体文本都存在于由其他媒体文本构成的语境当中,尤其是那些与之形成对照的特定文本,文本的互文性能借助他类文本来呈现。国内时政会议成为《新闻联播》的重要消息,其主角常常是政治局常委成员,编排顺序吻合其政治地位排序。从文本上讲,新闻标题提及具体人名既有写作的考量,更是在“授予地位”。用伯顿的话来讲,这就是“利用话语”,通过符码的特别使用,从而把某些有关话语主题的特定意义置于优势地位。④就该栏目而言,国内新闻标题中出现的具体人物姓名主要有两类:国家级领导人和模范典型人物(包括集体形象)。如果一条新闻中出现多个人名按一条计算:前者41条,占国内总条数26%,时长4,087秒,占国内播出总时段41%;后者10条,时长1,122秒,占国内总条数的7%,占国内播出总时段11%。

2003年胡锦涛曾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改进新闻报道的问题,认为除了具有全局性的重大会议外,会议报道不应把中央领导同志是否出席作为报道与否和报道规格的惟一标准,不应完全依照职务安排报纸版面和电视时段。在这个背景下,《新闻联播》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某一特定主题的宣传任务和社会动员有时会压倒政治人物的出场,处于突出地位。2008年6月8日该栏目中没有一条国家级领导人的政治新闻,第一条为“粮农换新仓国家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第二条为“爱心涌动端午节”,然后是短评和地震新闻等;7月18日第一条新闻为“信访局长潘作良:百姓的事情比天大”,第二条为“本台短评: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第三条为“全国共有4,324万多名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第四条为“珠三角”困中谋变(之一)——产业转移促升级”,然后才是李克强、贺国强等人的新闻。

二、我们和他者:二元对立的文本模式

我们和他者相互依存、相互区别,人类学上的理想状态是通过由己观人再由人观己,最终达到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但此处的我们和他者在文本的竞争中处于永远对立的状态。新闻话语通过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来表达,就是突出它所赞成的东西,同时贬低或干脆省略它所不赞成的东西,新闻再现中的“他者化”策略就是其体现。⑤《新闻联播》国内新闻缺乏批评性和揭露性的舆论监督报道,无疑削弱了现代社会中传媒所应担当的责任属性。这种弘扬主旋律和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通过再现“我们”的形象,漠视“他者”,支持了当前表达话语的合法性。当然也不尽然:1979年9月12日,播出《王府井百货大楼停车场见闻》,含蓄地批评某些高级干部的用车特权;1988年8月30日,播发“振兴开封座谈会开成了催眠会”,大胆运用正面中、近景表现人物睡态。

就“二元对立”模式中“他者化”的策略而言,在本研究样本中,由于汶川大地震事件,为我们审视灾难新闻报道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本样本中,除了国家领导人现场视察、工作会议等常规性新闻外,还开设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英雄谱”、“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等专栏。显然,这些报道宣扬了党、政府和人民战胜灾难的决心、工作安排和行动,以及有关人员的奉献和献身精神,但显然缺乏对灾难人为原因的理性反思。作为反映民众生活和意见的文本,其视角仍然是坚持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而普通民众的想法和心声呈现不够。如果从多元的视角来审视,作为“我们”视角的党政干部、解放军战士、消防官兵等应该再现,但部分灾民的情绪以及民间力量的现场救援等,作为“他者”也应该以其本来面目呈现。我们看到,即使有些“他者”元素呈现,也合并于体制化的叙述框架,如2008年6月8日的新闻“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抗震救灾”,指出近20万团员青年在地震灾区参加志愿服务,数千支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已经成为抢险救人、医疗护理等领域的重要力量;“心理治疗抚慰心灵创伤”新闻指出各地的心理治疗专家和志愿者们为地震中心灵受到创伤的青少年送去了贴心的抚慰。

《新闻联播》对时政新闻情有独钟,这无可厚非,但由于种种原因,时政类会议新闻成了模式化产品,对有价值的材料挖掘很少,几乎成了行政公报和工作简报。有些会议的演讲和讨论内容很少使用现场同期声,多为播音员的宣读,同时配上领导人的远景、中景、近景等画面。对于芸芸众生而言,社会新闻根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富有情趣,因而可能最吸引眼球,近年也有少量趣而不俗、益而无害的社会新闻播出。如2007年6月10日,《新闻联播》和《新闻30分》同步推出一个叫《百姓纪事》栏目,开篇报道《徐少勤和他门前的一条路》。2007年12月21日播放了“电影《集结号》公映备受观众欢迎”,时长1分零9秒,这可算社会新闻的变种。

三、言语行为技术的制度化:纯正与完美

新闻的核心价值为真实、客观、公正,但不同媒体的文本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这也是受众市场分化的结果。“风格是文本的语境特征,这种特征包含对表达程式的各种可能变化的限制和约束。”⑥电视新闻文本的构成要素有镜头语言、解说词和同期声等,通过对视觉形象语言和听觉符号语言的运用,《新闻联播》作为“联播体”样式的典范,在画面剪辑的严肃性、会议叙述的公文性、播音言语的纯正性、肢体语言的规范性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由此带来的某种程度的封闭、空泛和程式化,又使文本的张力和对观众的吸引力有所流失。

《新闻联播》播音员普通话水平要求最高,播报新闻以大方、端庄、严肃为主,极少间杂对新闻事件理解上的煽情,无不反衬出其言语行为的社会放大效果。赵忠祥将这种播音风格概括为:字正腔圆、庄严以及严谨。⑦在播报的内容与发声上,语言使用极为规范,播音员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不得出现口误以及错误读音,信息的传递沿着一条严格控制的路径,以便最大限度地排除任何含混性或可能性的阅读多义性。就播音员的非语言传播和语言传播要素而言,其着装、行为、表情、发声等都形成了一定的惯例,并在省、市、县级同类节目中产生了模范意义。

现场同期声是电视新闻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在《新闻联播》国内新闻占最多的时政类中,国家级领导人的同期声反而最少。同期声的现场保真度高,人物的个性表现充分,说服力非常好,也是受众最感兴趣的部分之一。2007年10月22日上午,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胡锦涛总书记讲到“听说大家一大早9点多就等候在这了”时,又说“非常对不起大家……”但《新闻联播》该新闻没有此段声音,广大网友尤为不满。2007年1月15日,在一则胡锦涛在安徽视察长达12分12秒的新闻里,播出了胡锦涛3分零23秒的同期声,大家反应良好。也许,寻找最有新闻价值的同期声很不容易,但电视媒体以播报方式来代替同期声,等于舍弃了自身的优势,在内容可选择性增多后其效果仍然不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想象、仪式和国家动员:文本再现的意义获取

人类学家本尼迪科特·安德森认为,国家是一种想象出来的政治共同体,即使是最小国家的成员也难以相互认识,但他们相互联结的意象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在国家建构为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媒介起了重要的作用。⑧媒体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种中立的、懂常识的或者理性的社会事件协调者,而是帮助重构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⑨从名称上看,栖身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自己象征地位的获取和维护取得了极大的话语合法性。由于技术的便利和视听的媒介特质,与党报、党刊、党的电台相比,电视台的受众数量占据绝对的优势,因此,《新闻联播》获得了优势的地位,甚至当天的节目可以播报次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社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官方网站介绍,中央电视台为副部级事业单位,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⑩正因为如此,该栏目作为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兼央视大台风范的象征,“新闻”话语叙述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通过传递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和权力象征,塑造了社会再生产的主体,汤普森称之为“国家组织的和意识形态保证的社会复制总理论”。(11)如在奥运会的比赛中如果获得了金牌,不管几枚,《新闻联播》仍然完整播出各次升国旗、奏国歌的场景,以期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新闻联播》的象征地位还依赖于体制上保证的仪式和习俗机制,地理覆盖成为基础,时间因素成为线索,形成了上达官员、下至百姓都在观看的景观。1981年4月,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做出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电视台供稿,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2008年奥运会之前,本样本所有片头和片中,播音员都播报当天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多少天,距离北京残奥会开幕还有多少天,这种固化的形式强化了国家仪式观和民族自豪感。节目的每日开始时间绝对固定在19:00,绝大多数时长29分钟左右,这是电视收视的黄金时段,因此形成了大家都在看的日常生活仪式和习俗,构建了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特别是1982年9月1日,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中央将重要新闻的发布时间从通常的20:00(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的首播时间)提前到19:00,授权《新闻联播》独家首发重大时政新闻;由此,《新闻联播》超越了具体栏目的信息传播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获得了权威的角色形象和喉舌功能等最高象征地位。

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新闻联播》的挑战与未来

纵然《新闻联播》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仍然强大,但是在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变革急速加剧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有线电视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产品来消费,各种媒体和栏目不断侵蚀其龙头地位,其收视率和影响力在下降,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效果在弱化。而且在受众赋予意义过程中,由于文本的开放性,受众有时采用对抗式解码,甚至屡屡出现“正面新闻反面看”的现象。因此,从下到上、从官到民都认为《新闻联播》的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加强《新闻联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应对媒介生态变化等带来的挑战,央视以及其上级主管机关多次就此问题提出专项改革。据国家广电总局网站消息,2007年中央电视台决定成立新闻联播编辑部,对时政新闻、主题报道、一般新闻、国际新闻等根据新闻价值进行整体编排,突出《新闻联播》的新闻性、信息量,在言论方面形成并突出节目自身的言论和观点,讲述老百姓的心里话。(12)有媒体报道,2009年4月20日,央视新闻中心相关负责人证实,广电总局建议央视建立《新闻联播》评价体系,接受来自各方的评价,但是具体的措施和建言方式仍在讨论当中。随着中央电视台对外日渐呈现开放姿态,《新闻联播》也将接受来自上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受众网络的评价。据了解,这是该栏目开播31年来,首次将建立正式完整的评价体系。(13)

的确,在社会转型加剧、媒介内容膨胀、受众需求变化等情况下,《新闻联播》作为承载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的权威载体,必须转变信息传播理念,在业务操作上改变僵化的模式和过度的宣传味道,应该回归新闻传播规律主导的途径。首先是改变会议新闻僵化的宣传模式,突出新闻价值的主导地位。国家的重要会议并非不是新闻,关键在于叙述模式上应该尊重新闻价值的规律,挖掘会议中的新闻价值点,扩大会议报道的信息量,突出新闻本身的要素,而不是成为简报式的文山会海,更不能按照政治级别来概述一切。其次,在事件选择上加强对社会重大事件中热点、焦点、难点方面的报道,发挥媒体舆论监督的功能,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扩大媒体的公信力。再次,加强典型报道的平民性,提高其真实感与感召力,加强主动设置议题的引导功能。最后,充分发挥栏目舆论权威的功能,突出言论的作用,多发强音。旗帜鲜明地鞭挞丑恶,针砭时弊,为国家建设大业服务。

注释:

①周小普选取的具体时间是1999年11月8日至14日,2000年11月13日至19日,2007年12月10日至16日,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和《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

②⑥⑨[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第29页、第12页。

③郭镇之:《中国电视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

④⑤[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9页、第319-324页。

⑦《央视〈新闻联播〉在变吗?》,载《南方周末》,2006年7月26日。

⑧[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⑩网址: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07/06/01/20070904103618730219.html.

(11)[美]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12)网址: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08/02/03/20080203160258470205.html.

(13)网址:http://news.sina.com.cn/c/2009-04-21/105417655058.shtml.

标签:;  ;  ;  

民族声音与政治景观--“新闻广播”的结构与功能分析_新闻联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