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货币政策下我国寿险业的战略选择_货币政策论文

紧缩货币政策下我国寿险业的战略选择_货币政策论文

从紧货币政策下我国寿险业的策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策略论文,我国论文,寿险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从紧货币政策对寿险承保业务的影响

(一)利率上调对寿险承保业务的影响

从整体而言,利率上升和物价走高产生的替代效应和价格效应将会打破寿险市场原有的供需平衡。一方面,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从保单生效后是始终不变的,而利率上升,必然导致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收益率上升,消费者开始增加对其他金融工具的投资而减少对寿险产品的购买,从而导致寿险产品需求减少甚至引发保户退保,使寿险公司承保业务萎缩。另外,持续走高的物价水平将会抬高消费者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支出,在工资水平刚性的情况下,必然减少对保障型产品的需求,但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又会提升消费者对投资型险种的需求。另一方面,利率上升,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收益率上升,保险价格下降,从而使寿险需求上升,形成利率上升后的价格效应;不过,通货膨胀的存在将会抵消一部分价格效应产生的影响。一般地,替代效应大于价格效应,即利率上升和通货膨胀将会使寿险产品的需求减少或增速放缓。就具体来看,不同的寿险产品对利率的敏感性不同。利率上升影响保险产品的相对价格和收益水平,从而影响投保人的购买倾向。

1.利率上调对传统保障类产品的影响。利率水平上升对传统保障类产品影响不大,此类产品是单纯地对人的身体和寿命提供的保障,价格基本不受市场利率的影响;而且保障功能是保险最本质的属性,保障类产品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但是,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弱化此类产品的保障功能,使被保险人的实际保障程度低于投保时预期的水平,从而导致保障类产品的市场需求下降。

2.利率上调对储蓄型产品的影响。储蓄型险种受到的冲击最大,主要包括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储蓄型养老保险等。这主要归因于此类产品不具备利率联动机制或者预定利率的调整滞后于市场利率的变动,从而产生利差波动。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提供给保单持有人的回报率,主要参照银行利率而设置。相对于银行利率,预定利率越高,储蓄型险种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当然,保险公司承担的经营风险也就越大。2007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3.87%提高到4.14%。此次加息和8月15日利息税下调的共同作用使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达到了3.93%,大大超出了寿险业现行的2.5%的预定利率上限,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储蓄型产品的收益率相对于其他理财工具处于劣势。可见,利率上调会抑制此类产品的需求甚至诱发退保风险。

3.利率上调对理财类产品的影响。投资理财类产品前景看好,如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资连结保险等新型寿险产品。此类险种一般具有利率敏感性,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而且,还能够使保单持有人分享一定比例的投资收益。新型产品的收益率主要由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和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决定。利率水平上升提高保险公司新增投资回报率的同时,也提升了保单持有人的收益水平。因此,从长期来看,利率上调对投资型保险产品利好。

综上所述,利率上调和通货膨胀将会影响投保人对保险产品的选择,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而影响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同时也为寿险公司产品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契机。

(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寿险保费收入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应对提现和资金清算而放在央行的存款,其比率定得越高,则银行能够用于贷款和投资等用途的资金越少,从而起到紧缩银根的宏观调控效果。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在于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是从紧货币政策的体现。

寿险公司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保单利润和投资收益,而不是存贷差,因此,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不会对寿险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在混业经营的趋势下,这一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显然可以通过影响银行业和证券业间接地作用于寿险业的经营,尤其是对银保业务的冲击。

2007年全国银保保费收入为1410.19亿元,同比增长42.8%,占总保费收入的20%,银行保险已经成为寿险经营的三大支柱之一。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银行资金面在政策的影响下将全面收紧,银行为了保持流动性将会加大吸收存款的力度。这就意味着,即使留存了风险,银行也不愿意让储蓄资金大量流向保险公司。银行储蓄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占据银保保费的资金来源。依据2007年各月数据,经过算术平均,可以计算出寿险保费变动与存款准备金率变动之间的弹性系数接近于0.5(见表1)。可见,在银行资金面受到货币政策影响的情况下,紧绷的资金链条将会影响寿险公司在银行保险方面的保费收入。

表1

寿险保费变动与存款准备金率变动之间的弹性系数

准备金率变动时间 ①变动下月保费收入变动率 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比例(%) ③=①/②弹性系数

2007年12月25日0.78 10.78

2007年11月26日

-0.06 0.5 -0.12

2007年10月25日0.25 0.5 0.5

2007年09月25日

-0.2

0.5 -0.4

2007年08月15日0.23 0.5 0.46

2007年06月05日

-0.33 0.5 -0.66

取绝对值后的均值

—— —— 0.48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数据整理所得。

二、从紧货币政策对寿险业资金运用的影响

在承保利润日趋压缩的情况下,保险资金的运用对寿险公司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保险资金主要投向于金融资产,而金融资产对利率的变动和通货膨胀非常敏感,利率的波动和通货膨胀将直接影响其价值,从而对保险资金收益产生联动效应。金融资产的收益一般包括利息和资本所得两部分。以此为标准,可以将金融资产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利息收益为主的投资产品;一类是以资本所得为收益的投资产品。前者主要包括银行存款、保单贷款、资金拆借、浮动利率债券、证券回购等;后者为股票、交易型债券、股票型基金等。利率上调和通货膨胀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利率上升将提高利息型产品的投资收益。保险公司投资于银行存款的重要形式是协议存款,且绝大多数协议存款是采用浮动利率的。加息之后存款的利率能够及时做出调整,从而能使寿险公司及时获得利率提升收益。对于债券而言,要分三种情况:一是对于保险公司持有的即将到期的债券,基本不受影响;二是保险公司持有的较长一段时间后到期的可出售的债券,加息会使债券价值下降,通常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三是对于新增债券资产,加息将使债券成本下降、收益率提高,因此利率提升将使保险公司从中收益。另外,加息对其他利息型资产的影响也是正面的。值得注意的是,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抵消利率上升带来的好处。

(二)利率上升对资本所得型产品的收益率影响较为复杂。利率上升后,基金的投资收益一般会随市场整体回报的上升而提高。基金按照投资标的可以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标的是上市公司股票,其对加息的反应与股票类似;债券型基金的投资标的是债券,其受加息的影响与债券相仿;货币型基金的投资标的是流动性较强的货币市场商品,加息能够提高此类商品的投资收益。从理论上讲,加息对于股票投资属于利空因素,其会增加投资股市的机会成本,从而降低投资者投资股市的积极性,使得股票价格下跌,资本利得减少。但是,股市的表现往往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利率调整对股票收益的影响较为复杂。下面以最近6次利率调整后的股市表现(表2)为例进行分析。

表2

央行历次加息及其对股市的影响

次数调整时间 对股市的影响

6 2007年12月20日 12月21日两市小幅低开,沪综指开盘报5017.19点,下跌26.34点,深成指开盘报16542.93

点,下跌82.48点,沪市上涨165家,下跌587家,深市上涨101家,下跌447家。

9月17日沪综指上涨109.21点,涨幅2.06%,成交额1687.52亿。深成指上涨280.67点,

5 2007年9月15日

涨幅1.54%,成交额882.45亿。

8月22日,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

4 2007年8月22日 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沪指涨幅

0.50%,成交1621.98亿。

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

3 2007年7月20日 13615.30点,上涨197.34点。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截至收

盘,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

2 2007年5月19日 5月21日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点,报收4072.22点,涨幅1.04%。

1 2007年3月18日 3月19日开盘2864.26点,报收3014.44点,涨幅2.87%。

资料来源:人民网经济频道。

从表2中可以看出,每次加息都会带来股市的短暂震荡,但股市的最终表现还要取决于当时宏观经济形势和投资者对利率调整的预期。从资金面来看,加息并没有改变实际利率为负的局面,不会导致资金大规模流出。因此,利率上升对股市的影响有限。

以上分析可见,不同投资渠道对于加息的反应不同,因此加息对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影响比较复杂。其综合效应取决于两类产品在寿险公司投资组合中的比例以及收益率相对变动幅度。另外,较高的通货膨胀水平将加大资金运用的难度和风险。

目前,我国寿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债券(包括投资银行次级债)、股票、以债权、股权、物权及其他可行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市政、环境保护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境外投资(运用总资产15%的资金投资境外固定收益类、股票、股权等权益类产品)。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7万亿元,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比例是银行存款占24%、债券占44%、权益类投资占18%。其中,投资于各类债券共计11880亿元,成为债券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投资股票市场800多亿元,其中投资证券投资基金700多亿元,直接投资股市110亿元。可见,利息型投资产品在我国寿险资金投资组合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利率上升将会提高此类产品的投资收益。寿险资金的整体收益还要取决于资本所得类产品的收益状况。2007年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牛市行情,保险资金运用收益超过前五年的总和,达到2791.7亿元,投资收益率达到10.9%,是历史最高水平。其中连续多次加息,对保险公司资金收益的提升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从紧的货币政策将通过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甚至外汇市场的传导机制作用于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和资金运用,进而影响寿险公司的经营。面对当前通货膨胀压力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保险公司应该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树立正确的价值定位,实现可持续经营。

三、从紧货币政策下的寿险业策略选择

(一)大力发展保障险种是根本

从根本上说,寿险业的核心价值定位应该是风险保障。保障型保险产品主要承保死亡或意外伤害责任。死亡或意外伤害给付完全取决于死亡或意外伤害发生的概率,而这种概率又是在预定生命表的范围以内,所以,此类产品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承保时的风险选择,项目的盈亏依赖于死差异和费差异,受利率波动的影响有限,即抵御利率风险的能力较强。因此,在利率上升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应该大力发展保障型业务和期缴业务,这样才能发挥寿险公司的比较优势,体现其核心价值。

(二)积极开发新型产品是关键

由于寿险产品具有长期性和储蓄性,因此很容易受到利率变动和通货膨胀的冲击。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寿险公司在创新传统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发新型的利率联动型和抵抗通胀型产品。从国际经验来看,进行产品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是防范利率风险和抵抗通货膨胀最有效的方法。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创新传统险种。如在产品中嵌入利差期权。当市场利率高于预定利率时,保险公司将高出的利差部分返还给投保人;而一旦市场利率下滑,利差给付将立即停止。利差期权具有短期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因此可以有效规避利率波动的风险。为减弱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以在长期寿险保单中加入特别分红条款,承诺保险人将其投资收益的一部分,以红利的形式返还给被保险人,以此弥补被保险人因通货膨胀造成的保险金贬值的损失,从而增强寿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二,积极开发利率浮动性保险产品,如分红保险、变额寿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寿险等。分红型寿险产品能够确定稳定的预定利率,寿险公司能够根据分红保险产品账户中资金运用的收益情况确定每年的红利分配水平。变额寿险的保险金额会随其保费独立账户的投资收益的变化而变化。投资连结类产品则实现了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对于万能寿险,保险公司可以给保户设定一个较低的保证利率,将账户余额与资金运用收益挂钩,从而使收益与利率联动。

第三,设计升值基金,抵抗通货膨胀。寿险公司把在设计保险费计算基础时留有安全系数而产生的保险盈余,以及为应付偶发因素而向被保险人收取的附加保费,作为升值基金积存起来。当升值基金积存的总额达到责任准备金总额的一定比例时,公司每年按此比例从该项基金中提取资金充实责任准备金。并在被保险人同意的前提下,保险费和保险金额也分别同比增加。①这样通过升值基金的计提和使用,既可以不断地充实责任准备金又可以使保单上的保险金额逐年增加,提高被保险人的实际保障程度以减轻通货膨胀的影响。

总之,寿险公司要通过险种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来应对利率上升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发挥保险业特有优势、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三)建立整合性风险管理机制是保证

针对目前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然而,政策的施用是灵活的、可变的,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而公司的经营是持续的、长期的。因此,建立有效的应对货币政策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培育寿险业持久的生命力,才是寿险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主题。对于货币政策的风险管理,寿险公司应当树立整合性管理理念,建立覆盖业务全过程的风险监控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寿险公司在产品研发、营销、业务管理、偿付能力管理、资金投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风险,必须将这些风险综合到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中,从各个环节入手,逐步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动态货币政策分析和风险预算等风险控制方法,以应对政策调整所带来的风险。这包括建立全面的风险信息收集分析系统、风险管理指标体系、风险预警系统,形成保险经营过程中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考核监控系统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分权制衡机制,从而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只有这样,寿险公司才能在变动的政策环境中,稳健经营、持续发展。

注释:

①肖蔚,《保险公司应对通货膨胀影响的产品开发与资金应用》,《金融与保险》,2007年第6期。

标签:;  ;  ;  ;  ;  ;  ;  ;  ;  ;  ;  ;  

紧缩货币政策下我国寿险业的战略选择_货币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