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应用要在全面勘查地质条件的前提下,采用适宜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现场地下管线的安装敷设等操作,较好地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应用
1地下管线施工现状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在市政施工建设中,城市地下管线的施工建设也日益繁复和多样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集聚化,使城市地下管线的施工建设频率进一步加大,除了满足人民生活基本需要的给水、排水、燃气等基本设施,电信等新兴的管道施工也日益成为城市的必备管道设施。第二,城市管道的施工和保护难度在日益增大,这突出表现在管道之间的相互叠加和重叠,以及在管道铺排设计的过程中,不同类型和不同设施的管道往往处在同一平面的不同深度,这对开挖维修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第三,在当前地下管线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只重施工不重保护的倾向。
2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类型分析
2.1深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考虑到市政工程地下管线的类型复杂,还要采用深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以实现对地下管线的保护。具体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有:(1)合理确定孔位及施工顺序。合理设定注浆孔的排距、孔距与管路的间距,扩大浆液在加固土层中的扩散,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畴之内。(2)注浆施工。通常选取具有一定比例的水泥-水玻璃浆液材料,把握注浆施工的相关参数,如:浆液扩散半径;注浆孔位间距;终注浆压力;浆液填充率等,具体操作中主要采用振动机、注浆花管等设施,进行注浆操作,要注意进行管路的分层施工操作,并保证注浆的高度,保证土体加固封顶的顺利完工。(3)随时关注施工中的孔位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并对注浆施工中出现的地面隆起的现象,要及时调整相关参数,确保注浆施工的顺利实现。
2.2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消除了安全隐患,对于地下管线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进行地下管线埋设情况的地质勘查之后,确定科学合理的地下管线施工方案,要对管径过大的管线进行加固处理,具体的加固处理措施主要是在管线两侧设置浇筑式混凝土墩,并且还要在浇筑式混凝土墩上架设钢架板,以较好地增强管线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并对管径过小的管线采用浅埋管线加盖法的措施,进行挖槽施工,要尽量降低挖槽管径,使之与设计方案相吻合。
3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3.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签署地下管线保护协议。开工前,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必须与地下管线(设施)产权单位或管理单位签订地下管线安全保护协议,明确各方责任主体的主体责任,做到管线保护工作责任清楚、任务明确。并与产权单位或管理单位加强联系沟通,建立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制定好地下管线保护措施。(2)配备管线工程师。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均应设置施工现场管线保护工程师,建立台账在施工平面图准确详细标注。建设单位管线工程师对现场涉及地下管线的作业进行协调和指挥;施工单位管线保护工程师组织人员现场踏勘、核实,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的地下管线情况,认真做好交底、现场监护工作;监理单位管线保护工程师应参与管线保护工作全过程,对涉及管线区域的施工活动进行旁站监理。(3)严格执行《动土令》制度。建立动土作业《动土令》制度,施工现场动土作业前,建设、监理、施工单共同签署《动土令》,对管线安全再确认。签署各方,特别是管线工程师对开工前管线的确认、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把控等环节负主要责任。(4)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旁站工作。建立管线部位施工时的安全旁站工作制度,施工现场在动土作业前,应共同签署《动土令》,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管线产权单位(管理单位)共同在现场实行安全旁站,三方人员均到位后,方可开始动土施工。(5)做好危险源的调查与分析,评估安全风险。施工前应针对施工范围内存在的各类管线进行危险源调查与分析,评估安全风险。从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生后造成的后果,对存在的各项风险进行风险程度分析预估,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类管线的保护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6)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组织机构。施工单位提前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及岗位职责、应急处理响应机制、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应急物资及设备配备、外部各相关单位的联动机制及联系人方式等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应由项目经理担任总指挥;应急组织机构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紧急情况时能够有效展开应急处置工作。(7)建立联动机制,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响应,联动处理。施工单位应与管线产权单位(管理单位)、当地派出所、消防机关、医疗救护中心及各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形成联动机制,确保万一发生紧急情况,各相关单位可以第一时间响应,联动处理,降低安全风险。(8)加强安全培训,强化管线安全意识。施工单位应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到安全教育培训全过程、全覆盖、全员参与;强化员工的管线安全意识,要让员工将现场的各类管线视为企业、项目部及个人职业生涯的生命线,只有这样才能让现场管线安全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3.2管道敷设
要以地下管线设计图纸为依据,做好相关构件的放样准备工作,使之敷设位置、数量保证准确无误。在管道敷设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引入中心线对称法,依照由低到高的方式进行管道敷设,并用经纬仪或水准仪进行测量校正。
3.3管道安装
要在清理承插口的前提下,套接胶圈,使之保持一定的平直度,检查管道的高程和具体位置,使之符合设计标高要求;并在准备好顶装设备之后,实现对管道的顶装施工。
3.4管沟开挖
可以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选择人工开挖或机械开挖的不同方法,要将严格控制管沟的高程、宽度作为人工开挖的重要控制点,尽量保证人工开挖过程中管沟底部土体的稳定性。在选取机械开挖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由深到浅的开挖顺序,使土体中的水分排出,并要规避超挖或欠挖的现象,当距离设计标高20-30cm 时要换成人工清挖。
3.5做好作业技术交底
建设单位必须组织管线权属单位、管理单位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书面、影像方式);施工单位在施工或动土作业前,向各钻探班组或机械操作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期间机械操作人员发生变化,施工单位应在其上岗作业前再次交底,确保地下管线保护的各项要求传达到一线作业人员,并在施工过程中有效落实管理人员带班作业制度。
3.6编制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管线保护技术方案
建设单位牵头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管线产权单位(管理单位)共同研究确定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管线保护技术方案。施工单位完成保护方案的编制并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审核后,应由管线产权单位(管理单位)技术部门审批后,才可参照执行。技术方案中的各项保护措施应该保证一定的安全冗余度,具有针对性及较好的操作性。
结束语
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极其关键和重要,由于市政工程建设中要敷设通信管线、电力线缆等设备,这就对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的工艺掌控,明晰地下管线施工关键工序和流程,规避地下管线施工交叉重叠的现象,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的应用的论述。
参考文献:
[1]余新浩.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5):117.
[2]李劲.解析市政工程中的地下管线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51):21-22.
[3]顾天文.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23):65.
[4]崔巍巍,吴惺博,葛胜.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在输油管线施工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技术,2017,31(06):321-323.
论文作者:尚伟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管线论文; 地下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单位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管道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