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范小容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范小容

范小容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 408400

摘要:数学是一门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学科,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完成的神圣使命。所以,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这一话题的研究成为历年来教师重点研究的话题之一,而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和发展的今天,情境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一线教师的认可和青睐。因此,就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有效性

数学这门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学模式单一化,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普遍兴趣不高,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通过创造数学情境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问题的思考中,这样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促使学生可以专心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所以教师需要重视情境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情境的创设。

一、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有趣的情境

部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容易违背学生的认知特点,这就很容易使情境教学失去自身的意义。它需要教师围绕学生的数学兴趣爱好以及认知特点,创设科学合理的情境,促使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方能保证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平均数”的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们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比如,一位教师在课中把班级的学生按性别进行了分组,开展“套圈比赛”。要求各组选派代表进行游戏比赛,剩余同学记录数据和观看。参加比赛的学生,每人套10 个圈,第一轮后,选出的5 个男生,每人套中了4 个,选出的5 个女生,每人套中了5 个。第一轮游戏结束后,教师问道:“大家觉得是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学生们回答:通过计算总数可以判断是女生套的准。接下来,教师又开展了第二轮游戏,此时选出4 个男生,5 个女生进行套圈。最终,男生套中6 个,女生套中5 个。再让学生们回答谁更准,他们就不再用总数比较了,告诉教师男女生的数量不同,不能用总数进行比较。接下来,教师开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在这个教例中,教师利用一个游戏的情境引出了平均数的概念,充分利用了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激发了他们研究平均数的兴趣。在情境中,学生们主动且积极的参与了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同时也让他们在游戏中感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由此可见,只有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设计的情境,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现策略

通过上述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而如何确保其实现更大的价值,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希望能对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所以,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无疑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着手,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可以通过设置连续的游戏,让学生掌握更深层次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可以在最开始的时候设置关于正方形的面积是如何求解的游戏,之后可以在下一关游戏中设置长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求解的,之后是圆形,再之后是不规则图形,这样能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明确数学的价值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让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树立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例如,在设置一些数学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以实际生活为背景,通过商店的情境来巩固学生所学习的加减乘除的内容,通过生活的实物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并学会怎样计算不同形状的面积。

三、开展情境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

将数学知识点与情境有效结合是成功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关键,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教师需要进行情境的有效设计,情境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需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融合。问题情境是情境教学的重点,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是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基本条件,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计之前,需要对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深入调查,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划定范围,根据这一范围设计难度合适的问题。问题情境在数学课堂的创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将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融合,使问题具有生活性,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中。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将一定长度的铅丝做成圆,圆的周长就是这个铅丝的长度,这样的教学就融入了情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这一概念,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情境教学是一种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手段,它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大的作用。我们在利用它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决不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代存宪.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J].成功:教育,2010,(9).

[2] 李刚. 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的运用[J]. 读写算:教研版,2015,(9).

论文作者:范小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范小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