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调控运行管理的思考论文_张玉珍,李秀娟,于冬梅

关于电力调控运行管理的思考论文_张玉珍,李秀娟,于冬梅

(博尔塔拉供电公司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833400)

摘要: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时代,我国在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电力资源成为社会生产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资源,为确保电力企业所提供电力资源的优质性与安全性,需从管理入手进行改善特别是在电力调控运行管理工作中可通过对管理的完善实现安全稳定运行。文章紧紧围绕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所存在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并通过相关应对措施的提出,形成对于当前运行管理的系统完善。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管理;思考

1.电力企业调度运行管理的必要性

从电力系统本身实质来看,具有加强的复杂性和较大的规模性,由多个发电厂、变电站以及电力用户所共同组成,无论是在电能生产过程中还是输送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可使用性,可在三个不同运行环节同时使用,因此对用电负荷的平稳性具有较高的要求,作为电网安全指挥人员,调度员需确保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准确的电网信息,并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开展调频和调压工作,确保电网能够到达所要求标准,维持其运行的稳定性。除此之外,技术和生产的密集性也是电力系统特有性质,若要确保相关运行操作的规范性、完整性以及准确性,需基于运行管理工作人自身所具备专业能力,要求其准确把握电网每一步的具体操作和运行状态。

2.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方面的问题

相较于其他电网内容,电力调控运行工作有着极强的复杂性,对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及责任心有着高标准要求。但从管理人员整体管理执行情况和效果来看,存在缺乏责任心,专业素质和技能不高的情况,在实际电力调控运行管理和控制过程中因人员原因所引发的运行故障较多,且无法实现对各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处理问题过程中对时间产生巨大浪费。此外,电力调控运行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所做工作多为重复性内容,管理人员在长期同样的工作内容中容易出现厌倦心理,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电力调控运行过程中故障产生几率。

2.2 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在运用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之后,电力企业之前并没有相关的管理以及运行经验,也没有能够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这导致系统在没有制度的情况下进行运行,从而无法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及时学习相关的管理经验,并且能够根据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2.3未对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

电力系统运行稳定的基础条件是各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电力企业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缺乏对电力检修工作的重视,且检修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形式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在GIS与电力电缆状态检修过程中对状态评价、在线检测的重视程度较高,故障检修工作不完善;在断路器运行检修过程中,往往将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作为重点,为做好状态评价工作等等。上述情况的发生增加了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故障产生的可能性,且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电力调控运行的管理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电力企业调度运行管理的措施

3.1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提升管理人员的水平

其一,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公开竞聘。在管理人员竞聘过程中,应对其专业水平、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等进行综合考察,对考核成绩相对较高的人优先录取,避免通过任何关系进入管理团队的情况,确保管理部门人员整体水平和能力;

其二,在管理团队组建后,电力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培训。重点对电力调控方面的新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促使管理人员更加全面、更加详细的了解电力调控管理工作,认真负责的完成每一项管理与控制任务,对电力调控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发掘,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奠定良好基础。

其三,电力企业应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态度等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评价,通过相关奖惩制度的有效制定,对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管理人员进行表彰嘉奖,为其提供晋升机会,相反地,对于管理工作中态度较差且出现严重违规操作管理人员应给予严厉的惩罚,情节较为严重者可通过法律手段对其进行制裁,以达到震慑效果,不但可以实现对人为错误的有效规避,同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管理人员参与电力调控运行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2合理构建EMS(能量管理系统)

从 EMS(能量管理系统)的组织和构建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即,安全分析、经济调度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状态评估、数据采集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系统、调度员模拟培训系统以及监控系统等等。通过对其监控作用的合理应用,不但可以完成对电力调控运行过程的实时监督,且有助于电力调控运行稳定性的全面提升。EMS(能量管理系统)在定价功能方面展现出较强能力,可极大的提升电力系统的电力调度能力以及电力计算能力,从根本上降低电力调控运行管理工作中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与此同时,EMS(能量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电力调控实际运行情况展开系统化的评价,及时掌握影响管理工作开展的相关不利性因素,例如,在对网架结构变化与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两者之间关系进行系统评价时,通过一系列分析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可有效实现对相关电力事故的有效规避。此外,其可以分析电力系统连续负荷存在的问题,分析后会实施动态调控,进而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更多的保证。

3.3合理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属于新式技术中的一种,具有电度采集、故障波收集、四遥五防、生成操作票数据以及存储的功能。工作人员可以将实际情况和需求作为依据,使用电脑对操作票进行打印,弥补了以往人工填写操作票的弊端,保证了操作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使电力调控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均有所提升。除此之外,此项技术可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的目标,可以有效解决信号较差导致信息数据传输工作无法完成的问题,进而为电力调控运行及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3.4强化设备检修力度

为确保对电力调控运行问题的彻底根除,相关管理人员需通过与当前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的有效结合,以更加科学化、更加合理化的方式完成对设备相关检修计划的有效制定。将设备检修时间、检修方法、检修要求以及检修过程中需注意事项等归入检修计划行列,在完成计划制定后转交于相关管理部门使其进行系统审核,在确保通过审核之后在各个管理工作人员中进行发放,使其认真阅读并熟练掌握设备检修工作的具体时间以及具体的工作内容,在确保与计划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开展相应的检修工作,在有效时间内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与矛盾,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在对应急预案进行制定时需要根据电力调控运行实际情况来开展,在第一时间处理相关紧急性时间,最大限度的降低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另外,相关管理人员需以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系统需求等为主要依据,对电力设备进行系统更新,避免系统老化现象的发生,促使电力调控系统良好管理效果目的有效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企业电力设备的不断更新,电网自动化水平随着得到有效提升,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对电网调度的工作要求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因此,电力企业需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提升管理人员的水平,合理构建 EMS,合理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强化设备检修力度,完善和细化安全建设各项工作,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实现了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石群旭.关于加强电力调度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思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4(12):93-94.

[2]王丽娟.关于电网一体化运行调度控制系统应用的思考[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8,03(01):181-183.

[3]王小龙.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加强对策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19(36):278-279.

论文作者:张玉珍,李秀娟,于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力调控运行管理的思考论文_张玉珍,李秀娟,于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