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众文化的审美特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特质论文,试论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众文化的发展与当代人类其他变革如经济全球化、媒体变革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在理论研究领域,大众文化一直被置于正统文艺学或文化学研究的边缘,囿于原有 的学科界限,不曾有新的突破。本文尝试以理性的目光阐释我国大众文化的审美物质, 即大众文化是一种娱乐性审美文化。我们既要承认大众文化作为娱乐文化的合理性和优 势,又要正视它的某些弊端,从而对它做出科学的评价,为其在审美文化领域划定一块 坚固的地盘;同时,还应挖掘大众文化自身的审美价值,充实其精神内涵,使其超越商 业生产的狭隘含义。
大众文化中的“大众”一词,与我国文坛数十年来使用的大众的含义不尽相同,后者 通常指社会上文化素养及物质生活水平较低但作为历史主体出现的“最大多数人民群众 ”:前者主要包括三个意思:作为方式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内容的大量文化信息和作 为对象的大量受众。因此,大众文化显然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民间文化,当今流行于各种 大众传播媒介(电台、报纸、书刊、电影和电视等)的所谓肥皂剧、武侠小说、言情小说 、音乐电视、娱乐影片等是它的主要形式。事实证明,大众文化既满足了当今人们的精 神需求,又渗透着审美因素,因而具有一般审艺术活动的某些特性。
大众文化活动体现了审美意识与审美创造的统一。大众文化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 ,它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生产大量的文化产品,但大众文化产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 品,它体现了生产者的审美意识。大众文化产品具有的艺术内涵、审美风格和浓郁的美 感气息则是生产者在审美意识支配下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大众文化活动也体现为社会意 识与主体审美精神的统一。大众文化活动是一定社会关系中人们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 其产生和发展必然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内容 。大众文化生产多为群体性的艺术生产,既以个人的独立创作为基础,又是经过集中和 凝结的结果。虽然创作者的主体审美精神始终处于支配性的地位,但离不开群众与社会 的参与,因此,不可避免地打上民族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烙印。任何割裂个体性与社会性 的联系,恣意张扬主体情感与个人意志的作法都是脱离社会规范和审美规律、艺术规律 的表现。大众文化活动还体现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统一。大众文化是通过大众传播 媒介生产精神产品的文化形态,其自身具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两重性。除了依靠物 质材料、工具与传媒外,它还与经济形态及其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兼有文化和 经济的“性能”,一方面张扬生产者的主体审美意识和艺术个性,一方面迎合并引导大 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充盈文化市场。
法兰克福学派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总成为“文化工业”,这一概念成为现 代西方文化研究中最具批判性和否定性的概念。对中国大众文化的研究应从本土语境出 发来探讨。中国社会的商品化、世俗化以及大众文化的发展,出现于长期的思想禁锢与 意识形态一体化被打破之时,大众文化显然是作为一种否定性的文化形态出场的。如果 像法兰克福学派那样把大众文化定义为一种完全缺乏反抗性的统治性文化或集权主义意 识形态,认为大众文化是被强加到无权者及被动者身上,这就抽离了语境,扭曲了历史 。中国商品经济的历史十分短暂,商品逻辑与根置于其上的大众文化不可能同西方资本 主义社会那样对社会生活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中国社会的体制改革有着极其复杂的特 殊性,大众文化的社会生存环境决定了它不可能只遵循单一的商品逻辑。从兴起之日到 今天,我国大众文化尚未发展成熟,特别是在与世界经济、文化接轨的过程中,由于本 国国情及意识形态层面的原因,大众文化呈现出某些审美特质,这些特质反映了大众文 化对中国现代社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第一,大众文化在摆脱一元文化体制,促进文化艺术的大众化、普及化的同时,弱化 了与经典文化的必然联系,导致某些文化产品缺乏应有的精神内涵。
大众文化是一场解构所谓“神圣”的文化世俗化运动。社会体制的转变,使一元化的 价值观、人生观逐渐解体,大众文化恰如其分地填补了精神空间的短暂空白,满足了人 们在这一时期的文化需求。各种大众文化活动油然而兴,大众文艺的创作与生产实现了 空前的多样与自由,首次改变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文艺观,文化的娱乐功能得到充 分体现。大众文化作为娱乐文化的兴起适应了中国大众新的文化需求,在基本温饱满足 之后,在政治与日常私人生活空间分开后,人们需要一个个人的文化娱乐空间,加之先 进的大众传媒手段的推波助澜,大众文化显示出比较明显的社会优势。大众文化进入中 国内地的初始,是以一种“软性文化”的面目出现的,比如港台通俗歌曲。这些歌曲内 容广泛、曲调优美,一传入内地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特别受思想禁锢多年的青年人的 推崇。他们在反复吟唱与模仿的过程中,感受到“世俗生活的复归”。与抒情歌曲风格 截然不同的摇滚乐经历了由地下匿名到登上大庭广众的命运变化,释放着桀骜不驯的能 量。无沦是“软性文化”还是“硬性文化”,诸多港台大众文艺作品确实改变了内地人 们的文化娱乐趣味,传达了某些大众文艺生产的规律和经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大众文化在继承审美娱乐特质的同时,呈现出新的审美特 征。这一时期,大众文化初具规模,它借助先进的大众传媒,最大限度地娱乐当今受众 ,并不断刺激他们产生新的娱乐愿望。它营造的轻松、自由的娱乐空间,为人们提供了 拓展想象、选择趣味以及替代性地满足个人情感需要的多种可能,为文化交流、整合提 供了机会,也为制作方和市场提供了新的资源和经济增长点。甚至连主流文化也开始借 鉴大众文化的娱乐手段,比如拍摄“主旋律”影片要强调观众的审美娱乐感受,强调思 想性、艺术性与娱乐性的统一,力求在比较轻松的感性愉悦中传达其精神内涵。
对大众来说,内容通俗、形式自由的文化产品更贴近它们的现实生活,更能满足他们 的文化需求。而与之相对应的知识阶层文化则显得过于深刻和严肃。特别是某些精英文 学作品充满了对生存的严酷性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批判意识,他们体现出的崇高品格、忧 患意识、英雄情结、悲剧意识日渐被大众文化的言语和形象的“狂欢”冲淡。以消费为 目的的大众文化在极大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弱化了它与知识阶层文化的必然联 系,掩饰了后者对大众文化的批评。市场作为一种驱动力,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部分知 识阶层的价值取向。因此,大众文化在满足人们的现实精神需求的同时,往往缺乏一定 的思想深度和审美内涵,不够“知性”,达不到一定的文化品位。同时,如果陷入对一 切非大众文化文本解构的误区,蜕变为一种消极的势力,大众文化必然潜藏着瓦解人们 精神世界的长远危机。
第二,大众文化在适应市场竞争,催生文化产品多样化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味 迎合大众的媚俗倾向,导致“快餐文化”的泛滥。
九十年代是大众文化勃兴的时代,改革开放带来了文化生产环境的宽松,生产机制的 变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推进了文化市场的形成,同时产生了某一文化类型的供求关系。 市场竞争有利于文化生产的活跃和主体能力的发挥,大众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和消费的多 层次催生着文化产品的创新。比起八十年代的文化市场,我们的文化产品更丰富了,但 这只是表面上的丰富,当下的文化市场中掺杂着许多泡沫,实质是优质文化与劣质文化 的鱼龙混杂。许多文化产品与大众的真实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导致某些文化 产品的质量低下、相对滞销和消费者心中无法掩饰的文化饥渴。
大众文化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目的,这种娱乐观较传统的娱乐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 统的娱乐方式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尽可能少地损耗社会的财力、物力:二是即便 娱乐,也应做到“与民同乐”,坚决反对那种个体性的娱乐活动;三是娱乐过程中要做 到寓教于乐,娱乐只是一种形式,它必须服从现实的政治伦理需要。现代娱乐观的特征 也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消费也即生产,现代文化娱乐活动能够成为创造资本的“文化 工业”。二是娱乐活动越来越私人化。现代大众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而是广泛的 文化受众,即文化产品的消费者,现代传媒作为娱乐工具一边拉近了人与人的关系,一 边又在斩断个体之间固有的某种联系,使当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具隐匿性,其文化生活也 越来越张扬个体性。三是由于放弃了“寓教于乐”这一传统观念,当代娱乐文化中的伦 理道德因素也越来越稀薄。当下许多电视娱乐节目充斥着主持人与嘉宾插科打诨式的对 话,或是为挑逗观众而提出的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这类节目严重损伤了参与者的自 尊和受众的道德观念。不可否认,大众娱乐节目形式活泼,比较容易接受,我们不能强 求它们承担对深刻的精神内涵的开掘功能,也不能强迫其携带过多的社会、历史意义, 但如果置它们的文化品格和社会影响于不顾,一任大众文化产品的娱乐性无限膨胀,其 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即使本来就缺乏一定审美内涵与思想深度的大众文化产品更加无聊 。长时间接受这些产品的刺激,即使是用来消遣,也将弱化受众的审美意识,使其变得 浮躁、肤浅。毕竟生活的现实远不及幻像中的内容那样色彩绚烂,同时,快速闪动的电 视画面带来的光影的刺激,将钝化人的思考能力,使人的大脑变得粗糙生硬。
如果说艺术的目的在于以真正美的东西使人获得感性愉悦,那么大众文化也具有这种 特征。大众文化的审美娱乐性在不同的文化产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真正优秀的产品, 应当不仅能够使受众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愉悦,而且能够在审美愉悦中陶冶受众的情 操,使其享受精神的自由,洞悉人生的意味。那些只注重满足感官刺激的产品,是一种 低级趣味的表现;同样,只为满足直接的功利需求的产品,也是庸俗的。因此,大众文 化虽以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与消费为其现实目的,但仅有娱乐显然远远不够,只有将娱 乐同审美中某种更深层、更有意味的东西融合起来,才更有价值,才是真正的审美娱乐 。
第三,大众文化在借助现代传媒拓展受众的文化生活空间的同时,呈现出自身的矛盾 性。
传媒在传播文化信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众文化只有依附传媒的力量才能生 存和发展。居住空间的狭小和私秘性使人们更多地与传媒为伴。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介 ,为大众文化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娱乐空间。技术上的便于操作,推进了它的普及,改变 了传统媒介传播的单向性。在互联网中,大众不再只是被动的接收者,他们能够自主地索取信息、发布信息,成为这一媒介的主体。即使是通过传统的纸质媒介传播的文学作 品也能幻化为视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新兴的大众传媒正部分地取代传统的文学传播 形式,压缩了文学生存的空间,同时为其开辟了新的发展领域。
但今天的大众文化又是矛盾的。一方面,它建立了自身的活动体系,试图游离于传统 之外;同时,又希望传统文化开放而宽容,渴望得到传统的肯定,进而又构成对传统的 消解。当一种文化模式不能满足大众需求时,大众文化则会利用其优势对受众施加影响 ,制造新的模式,比如贺岁片、武侠小说、音乐电视等,它们一旦受众所熟悉,则会使 其形成比较稳定的审美接受习惯。
目前大众传媒仍存在某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污染文化生态环境,带来不良 的社会后果。大众传媒利用人们的逆反心理、趋同心理,大量制造某一类文化产品,反 复刺激受众的视听,从而影响受众的判断力,误导其接受心理,掩盖产品内容的贫乏空 虚;或者夸大某些社会负面现象,宣扬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抑或带着强烈的主观情 绪,反抗一切约束规范,割裂自由与必然的联系,追逐个人精神的乌托邦。同时,渗透 着西方文化观念的大量外来文化产品必然对我国大众文化产生冲击,它们凭借技术优势 ,以各种方式打入我国文化市场,而我们当下的传媒控制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安全防范 水平较低,尚无法彻底抵制这种冲击,只有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强防范,才 能形成科学的文化市场保护机制。
应当看到,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文化进步的表现,无论其生成的正面意义还 是负面影响都是必然的现象,对大众文化应持宽容和开放的态度,加以引导和规范,同 时,我们应正确认识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大众文化价值体系和 批评机制。
大众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社会主义的文化生产体现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辩 证统一。主流文化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它不排斥其他文化 生产,但要求无论何种文化均应以对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有益无害为前提。大众文化作 为社会文化的重要分支,是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有益补充,其内容应是积极健康符合大众 审美趣味的。今天,大众文化在文化市场中已占有相当的份额,甚至对主流文化产生一 定的冲击。但大众文化不可能成为具有重要支配权和控制力的社会文化形态,取代主流 文化。大众文化缺乏整体性、稳定性和精神容量,难以承担引导社会意识形态的重任。 主流文化是表达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它不可能单纯以娱乐大众为目的。当代我国大众 文化虽以一种批判性面目出现,构成对一元文化体制的消解,但它的目的并不在于颠覆 主流文化,而是作为主流文化的补充,满足大众多样的文化需求。虽然主流文化与大众 文化之间存在着冲突,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和谐包容差异,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大众 文化。
大众文化在我国应具有广阔的市场。作为一种消费性娱乐文化,大众文化与人们的物 质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有直接联系。目前我国国民收入尚存在较大差距,如东西部差距 、城乡差距、行业差距等,收入的不平衡也会带来文化消费水平的差异,大众文化应与 国家整体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同基层群众文化、社区文化等一起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 中,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大众的要求,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大众文化与经典文化。大众文化在我国是以一般性的文化生产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 ,它能够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当下的文化娱乐需求,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应具有雅俗共 赏的作用。与之相对应,经典文化是以较高文化层次的产品为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人们 服务的,它代表着国家民族文化的最高水平。二者之间是普及与提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
大众文化是一种通俗文化,通俗并非庸俗。通俗文化的产生和健康发展应视为文化平 等、意识形态进步的标志,它不仅丰富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也体现了大众对自身文化利 益的肯定。相比经典文化,大众文化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感。现代人面临激烈的社会竞 争,无暇凝神思考社会、历史,大众文化不需要人们付出太多的心力,体验灵魂的痛苦 ,它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精神空间,最大限度地娱乐人们的身心。大众文化 并不排斥经典文化,它应当在与经典文化的交流中借鉴其有关内容和创作方法,提升自 身的文化品级和审美品位;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中比较优秀的部分经过改编和提炼,可 以上升为经典文本。王洛宾先生整理创作的西部民歌,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鲜活的情 感创造了较高的审美价值,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成为民歌中的经典。中国古代文学 宝库中的元代杂剧源于落魄文人和市井百姓的娱乐说唱,至于宋代的“词”,也是“由 下及上”成为经典艺术文本的代表。
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伴随文化“全球化”格局的形成,我国大众文化必然面临新的 挑战。文化发展的特点是既要保持本民族特色,又要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批判地接受 其优秀的部分。我国大众文化应当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审美基础之上,借鉴外 来文化的先进观念和文化产品的制作经验,丰富和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
对优秀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首先要在多元文化局面中贯穿和谐、统一 的审美观,即在纷繁复杂的文化冲突和矛盾中,延续民族“合和之美”的审美传统,这 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二是对惯有审美接受心理的继承。中国文化的 “叙事模式”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思维方式基础之上的,如线性的逻辑思维和感性的形 象思维的结合,主体情感的抒发,单一视点与多个视点的结合,写实与写意的结合等等 。即使在许多西方文艺观念广泛融入我国大众文化生产的今天,中国受众仍然惯于接受 传统的审美观念,如情节性、故事性、现实性、教化性、连贯性等等。这一点突出地表 现在受众对本土影视作品的接受上。中国本土影视作品的语言和叙述风格是“本土化” 最直观的部分,也是民族文化鲜明的表征之一。这种本土化风格非常符合观众的审美接 受心理,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能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这是外来影视作品难 以做到的。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还应根据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对传统文化予以改造和创新,赋予其新的社会价值,以求获得更为持久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