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会化与社会科技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论文,科技论文,化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了社会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水平,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它又促进着社会政治法律思想、伦理思想、艺术思想、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等的变革,推动着精神文明的进步。在中国当代,科学技术的“物化”即生产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与此极不相协调的科学技术的“人化”即社会化进程缓慢,科技文明没有确立其相应的地位,相反,伪科学、伪气功、占卜算卦、愚昧迷信等种种“反科学”时尚却风靡中华大地,科学技术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远远没有发挥出其重要作用。科技社会化与“科学技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问题一样,也同样是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课题,实现社会科技化更是我国目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项重要任务。
1 科技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
人们都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之艰难体会颇深,研究颇深入,论著颇丰。而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的精神力量也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却认识不够。诸多论述大都停留在科学技术能够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这一认识水平上,而对科学技术如何实现这种功能则乏见讨论。科学技术的成果如新的科学事实、定律或理论等特别是其物质成果,因其直观性或其功利价值,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但科技成果背后的科学思想、方法、观念、信念、精神等——科学活动的精髓——却难以为社会公众所察觉、理解和认同。在这里,科技社会化是指将科技知识及蕴藏在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科学信念、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通过一定的渠道渗透到社会之中,为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并内化为自觉的社会生活规范的过程。显然,科技社会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使公众尽可能地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更多、更高水平的科学知识;二是(也是更主要的)让公众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社会生活更富创造性,更积极向上,充满生机和活力。
需要指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并不是自动地实现的,也并非一蹴而就的。科技社会化需要一系列的具体条件的保证,并且这个转化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科技社会化从其实质上看是信息的传播过程,因此,科技社会化也可以理解为将科学技术的知识、方法、精神等信息从其信源(体现在科技工作者身上或科技活动之中),经过一定的渠道传播给信宿(广大公众)的过程。
1.1 要有一个强大的科技发生源。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和形成一定的社会力量,并具备一定的辐射力,这是科技社会化的前提。只有当一个社会拥有一支数量庞大、水平一流的科技人员队伍,研究出令人心悦诚服的成果,显示出科学技术独一无二的价值和功能时,才谈得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从历史上看,科技与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互动,但在古代,科技力量并不强,科技社会化并不突出。直到近代,科学技术才显示出其知识的力量,正如弗·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但在近代初期(15—17世纪),自然科学的功能还主要不是促进经济腾飞,而是作为反对封建教会和经院哲学的思想武器即作为精神力量对人类生活发生影响的。①近代科学的先驱们不惜生命代价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给封建制度以沉重的打击。在当代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其生产力功能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即科技社会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强大的历史潮流,这一点在科学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已达成共识。而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使科学研究活动由过去的单枪匹马、幽居独思的活动方式发展成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职业。②科学劳动具有与生产劳动等其它劳动不同的特点,它造就了科技人员独特的精神气质,信奉着特定的规范和价值标准,具有自身特有的活动方式。科学技术那种实事求是、客观而公正的本性,否定迷信、不承认教条的革命精神,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的创新意识,学术自由民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观念,为真理和正义而义无反顾的科学品格等,这一整套与科技活动本身要求相一致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对提高社会公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非常有益的,是有借鉴意义的。这也是科技社会化的一个必要前提,而这一点,正是科技社会化过程中人们所忽视的或进行得不够的。
1.2 要有一个通畅的传播渠道。 科学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既相互关联,但毕竟又有所不同。科技人员作为社会一分子,生活在现实生活世界中,但他们又有自己独特的科学世界。科技人员展现给外部世界的是其知识成果,即一系列的高度抽象的概念、公式、定律、假说、理论或发明等,而科技活动的更本质的东西——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却难以直接体现出来。人们虽然可以通过书本掌握其基本知识,但这些枯燥、抽象的知识背后蕴藏着的科技人员不懈的追求与艰难的研究历程、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成功后的极度兴奋及尝到的乐趣等,这些科技活动真正的内涵却为公众所鲜见。因此,需要把科学技术内在的本质剖析给公众,展现在公众面前。另外,科学技术的成果都是以科学语言表述的,不可能(也不能)要求广大公众都去读或读懂科学原著。因此,需要把深奥的科学成果用通俗的、大众的语言展示给公众。如哥白尼早在1543年即已出版其《天体运行论》,但这本似乎仅仅是采用了按新坐标系计算的天文学著作,由于其深奥的知识和晦涩的语言,一开始并未引起人们(包括教会)的重视,只是经过了布鲁诺、伽俐略等人的广泛宣传以后,这一学说蕴含的真正的科学思想才被人们所理解(1600年布鲁诺被烧死、1616年《天体运行论》被宣布为禁书、1633年伽利略第二次被宗教法庭审判并终生监禁)。科学技术要社会化,需要有一个中间环节,要有人做这个转化的工作,并且要有一个通畅的渠道。
1.3 要有能够并乐意接受科学技术的公众群。 科技社会化的信宿是广大的社会公众。社会公众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科技活动的规范不完全相同(也不可能要求公众都完全按科学家的方式生活)。社会公众的生活规范是多元化的,如何使公众在多元化的价值规范中确立科技规范的一席之地(或主导地位),社会公众对科技的社会态度就成了左右科技社会化进程的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而又与其它社会规范不同,公众对科技的理解和趋向又需要公众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水平。起码的科学素养是科技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科技成果及其精神被公众接受以前,还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要使这种潜在的力量显化出来,往往经过假以时日的传播、理解和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快慢受科技力量及其干预社会生活能力的大小、传播渠道是否通畅、公众态度及其科学文化素养高低及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具备了上述传播环节及适宜的外部社会条件时,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精神力量,从而对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2 目前我国科技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
从科技社会化过程考察,可以看出,在其各个环节上都有一些不利因素阻碍着目前我国科技社会化的进展,归结起来有如下三大方面:
2.1 从源头来看, 科技社会化的前提是科技事业本身形成一定的力量。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和研究能力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突出表现在:
2.1.1 科学著作出版难,出版数量少,有价值、 有水平的科学著作少(编书者多、著书立说者少)。达到世界一流科学水平的科学家更是寥寥无几。像代表科学最高荣誉的影响大的诺贝尔奖至今仍是空白。
2.1.2 科技队伍整体素质差。 这不仅表现在我国人均科研人员数低,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缺乏近代科学传统的熏陶,重伦理道德的传统又使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地位不高;由于现实的原因,科学研究在解放后又历受冲击,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还未真正形成起来或正在形成之中,因此,真正的科学精神在中国还很缺乏,科学内部的约束机制还欠完善,这也是科学活动中的“造假”行为(过份夸大科学成果水平、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屡屡产生,并在科学界有一定影响,与生产、服务业中造假遥相呼应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大大损害了科学在公众中的形象,使科技的精神力量大打折扣。
2.1.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地位尚欠巩固。 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功能发挥不出来,就难以使公众自然认同科技的“第一精神力量(龚育之语),”③特别是在人文、政治意识极强的中国,要使科学技术在人们精神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首先用“第一生产力”的强大力量去震撼人们的心灵,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争取自己生存空间。
2.2 从传播的渠道看, 影响我国目前科技社会化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有:
2.2.1 图书发行渠道不畅,主要表现在学术著作卖书难, 公众买(好)书难,另外图书价格过高,影响了科学技术的传播。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我国目前人均年购书5.5部,还不及十年前的水平(5.9部)。
2.2.2 科普宣传不力。一方面,科普作家少,其社会地位低。 而最能理解科学活动,对科学方法、观念、思想、精神感受最深的科技专家又无暇或不愿做科普工作,使科技与公众之间出现断带,公众难以接近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学术杂志和科普杂志或场地又大多经济拮据,处境艰难,难以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如许多科技馆也挪为他用,另谋出路。
2.3 从信宿上看,影响科技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有:
2.3.1 公众科学素养差。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拥有9亿农民,加之还有许多贫困落后地区等,我国文盲、半文盲人数还相当庞大。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具备科学素养的中国公众的比例数为美国的1/23 (中国0.3%,美国6.9%)。④由于接受者尚未形成相应的接受能力和水平,科技社会化进程受阻,科技力量难以得到实现。
2.3.2 我国传统文化对科技的排斥。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为其核心的,加之中国古代就存在视技术为奇技淫巧、枝节末流等社会偏见,这种根深蒂固的人文意识和高度强化了的政治意识,使科技意识难以在公众心里扎下根来。
3 实现社会科技化的对策
推进科技社会化的目的是使社会科技化,以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效率和质量。为推进科技社会化进程,尽早实现社会科技化,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3.1 加大投入力度。 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这已为人们所共识。而科技社会化也并非无本生意,以为科学知识、方法、思想、精神等能自动地为人们所理解并接受的想法是天真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需要物质性投入,科技文明建设尤为如此。在解决出书(特别是学术著作)难,扫除文盲、半文盲,提高公众科学文化水平及舆论宣传等方面都需要大量地投入,以保证科技社会化进程的畅行。而且需要全社会投入到这项“费力不讨好”但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社会事业中来,这同样需要献身精神。
3.2 固化科学传统。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科学传统软弱和松散,因此,科学界自身也要强化科学力量,加强科学内部的精神文明建设,纯洁队伍,端正风气,使科技真正显示其独特、强大的力量。从历史上看,科学的力量和权威往往是在同宗教、迷信愚昧的错误思想的较量中树立和巩固起来的。当前中国社会上流行的种种反科学思潮,虽然对我国科技的健康发展构成一定的挑战和威胁,但也应看到,这也是科技显示其精神力量的大好时机,向反科学、伪科学、迷信愚昧宣战,并在较量中战胜它们,使科学技术在斗争中前进。在这方面,科学界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3 进一步巩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 实现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功能和“第一精神力量”功能,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实现科学技术的“第一精神力量”有赖于“第一生产力”的发挥,而“第一生产力”的正常释放也有赖于科学技术“第一精神力量”的实现程度,有助于杜绝科技致富后搞迷信、盖庙堂等怪现象的发生。
3.4 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要让公众理解科技, 首先还应使公众参与科技,只有参与,才能对科学精神理解深刻、把握准确,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在城镇企业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在农村开展科技示范、科技致富等科技活动,让广大劳动者都燃起对科技的热忱,成为科技活动中的参与者,从中体会到科技的乐趣和权威,从而自觉地抵制愚昧迷信等不良文化。
3.5 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一个有利于科学发现孕育、生成、 生长、辐射的良好的社会氛围,采取各种激励手段(重奖等),提高公众学科技的强烈动机,树立科技在公众中的形象,同时,加强对伪科学、反科学思潮的剖析和抨击,使广大公众在比较中树立科学技术的权威。
科技社会化已是当代不可抵挡的社会洪流,社会科技化,不仅推动着社会其它文明的进步,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科技社会化,实现社会科技化,在当前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