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品味_读书的意义论文

语文教师的品味_读书的意义论文

语文教师的味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师论文,味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然,社会,生命,是当今时代关注的三大主题。

自然对于人的意义是提供有效的依赖和思考的平台,社会对于人的意义是反观自身的构建和运用自然的效力,生命对于人的意义是根基、发展和辉煌。生命作为自然和社会翻滚的最最细小而又最有生气的力量,永恒地触动着自己生存的角落,生命意义无处不在!实际地说,自从有了生命,世界就不再寂寞,不管是低落彷徨还是踌躇满志,都是那样激荡。我们常常忽视了自己把握的生命味道,擦肩而过,放走了数不清的生命气息,比如语文生命的味道——言语味、诗画味、书香味。

语文的光亮,在于找寻言语的韵味。在实践之中,真诚的言说、笃善的情思和感人的形象,使倾听者情为之动,理为之晓,这是语文教师不倒的根本。我们会不时地听说某人“没有语文味”,细细想来,言语干瘪、言之无物,就是一因。言语形象,是靠什么来塑造的呢?关键是言语活动。一个面目可憎的语文人,常常是满嘴的说教,缺少言语个例的演示,惯用纯粹的“思想教育”代替语文活动,因此,语文课让人觉得没有了语文味,即没有了言语味。

言语味,反对言不由衷的虚伪之言,反对思而无序的拉杂之言,反对晦涩难明的模糊之言;提倡运用心灵力量的肺腑之言,提倡承载思想才情的名警之言,提倡渗透民族底蕴的经典之言。语文教师的言语味,应该是历史的积淀,是读书教书、体验思考取得的成效和形成的风格;是独特的风貌,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不是“人云亦云”;是流动的态势,是与时俱进,核心内容永固又兼时代特色;是多样的方式,是教育思想与教学思路的显现,是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管理效果的体现;是社会共识,个体反映。

语文包含了语言科学的精神和技能,语文更包含着言语的诗情画意、冷暖浓淡,语文的味道从生活的细节里散发。为着它,一个语文人,可以安贫乐道,可以出众清高,可以出于污泥却不为之所染,等等。什么是“诗”呢?有人说,诗就是真,就是创造性的直觉。愚以为,诗是热情奔放的,是人类精神之魂的无限升华,是梦境中的美丽假象;诗是阿波罗光明之神和灿烂之神所掌管的内心幻觉世界、幻象世界;诗应该是一种理想的追求。我的“‘诗’语文”,追求语文的理想,弥望诗的气息,且永不懈怠。

学校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美国著名的大学校长吉尔曼有句三个字的名言:“Man,not buildings!”意思是大学所需要的是“大师而非大厦”。简而言之,学校的基础是“人”,一个具有大写意义的人,兼具“品质和学术”。而这些根基就是书的品质,书的色香味。读书意识的强与弱,读书精神的高与低,读书技能的好与坏,是可以看出教育者的品位和受教育者的前景的,也就是说看得出学校的水准。读书不像做生意办企业,目标那么清晰且迫近,就是赚钱。读书有时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就是要读书,它会给在学校的人沉静、自信和理想,给社会实践中的人以思考、沉稳和理智。目前,读书讲实用的习气过重,就是前面说的,要图个“为什么”,且是眼前的。但是,愚以为,只要有人“为着什么”,立刻就会让人觉得她(他)修行不到。记得《论语》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孔子哭得悲伤,但是孔子不自知,旁人告诉提醒他,他还如在梦中,一片痴情。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足见其悲伤之极,达到忘我真的不易!读书也是需要忘我的,太功利的读书,会使书味变异。

朱永新先生说得好:“在学校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与图书。”教师是用来指导读书的凭借依据,图书是用来供人阅读的资料信息,而学生呢,就是读老师指导之书,读自己爱读之书。假如,老师没有书香味,甚而布满铜臭味,那将是教育的悲哀、语文生命的窒息。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5.12.1~2

标签:;  ;  

语文教师的品味_读书的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