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社会工作者的新使命
程安琪 杨慧洁
(湘潭大学哲学系,湖南湘潭411105)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的时代背景要求我们深度聚焦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要,关注新矛盾下人民涌现的新需求,注重完善需求评价体系机制,凸显社会工作者的独特作用。作为社会主要矛盾需求侧和供给侧中间的桥梁,社会工作者在协调人与社会健康发展、构建人民美好幸福生活方面,承担着新的使命。
[关键词] 新矛盾;新需求;需求评价体系;基层民主化
一、新时代矛盾转化,新需求日益凸显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对我国当前阶段现实国情的准确描述,是对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生产力发展取得成就的肯定,更指明了中国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已实现总体小康,但是经济上的富裕不等同于人民群众生活上的富裕,也不等于实现了美好幸福生活,发展仍然呈现不平衡、不充分、不全面的状况。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仍然巨大。落后地区脱贫情况仍值得关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水平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速度。老百姓就业难,创收难,弱势群体的权益得不到保护,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等问题始终阻碍着我们向全面平衡发展的脚步。
为适应新时代新矛盾下的新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更加符合人民的期待。社会在快速发展,而发展是为了人民,更应当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社会发展成果。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群众为核心,造福人民,就要求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背景下的真正需求。
现阶段,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征:第一,需求维度发生变化,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需求从量变向质变的转化,从基本生存需求转向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并存的局面,这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人们只求一日三餐填饱肚子,不挨饿不受冻,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环境污染是否严重,饮用水和食品是否安全无害,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否注重公平公正等等。
第二,需求评价标准改变,幸福感比重增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而生活品质方面的改善更多是通过人们的主观感受作出评价。与过去相比,人民群众更加注重考量获得感、幸福感等因素,而不再是单一的凭借数字的增长来衡量。空气质量、食品安全、文化氛围等在人们的需求中占比逐渐升高,安全感是否足够,是否真正感到幸福成为人们评价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准之一。
第三,民主参与方式变化,勇于表达积极参与。发现需求、表达需求、寻找资源和途径满足需求是人民群众通往美好生活的三个阶段。只有对自身情况作出精准评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需求并及时、有效地传达给社会工作者或相关部门,才能将资源和需求有效对接起来。资源获取途径拓宽、政务工作下沉到基层、网络谏言渠道丰富等使得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日渐强烈,民主参与度较之过去得到显著提升。
二、新挑战不断迸发,新问题不容忽视
二是需求个体差异大,资源对接不契合
加强对土壤的监测和科技管理,是提高土壤耕地地力水平的重要措施。相关部门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加强土壤监测力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土壤监测过程中的科技投入,成立专门的监测调查小组,加强对土壤质量的调查和监测,形成长期跟踪监测机制。一旦发现土壤出现被污染的情况,要及时对土壤进行治理,减少土壤的耕作量,等到土壤条件恢复之后再进行耕作。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最低需求即生存需求后,会继而追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等直至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是人正常的发展阶段,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山绿水的幸福生活的憧憬是可以理解的。目前来看,中国的环境污染严重,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较多资源集中在大城市,而能够享用到这些资源的往往只有大城市中的很少的一部分人。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不仅是社会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地域间存在着不平衡,在供需数量上也存着明显的差距。我国当前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相当紧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训也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地区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和能力接受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而这些地区往往是需求量最大的地方,他们有很多诉求却没有适当的途径,专业人才数量远远不够。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是个比较内敛的国家,传统的文化氛围使得人们较为保守,不愿表露自己的真实需求。正如差序格局概念所说,人们更倾向于将想法吐露给身边最亲近、有血缘关系的人。即便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是人正常的发展阶段,但多数人选择隐藏需求或被动等待社会工作者发现他们的需求。因此,无论是遇到家庭纠纷、邻里矛盾,或是遭受不公平待遇、投诉无门等情况,更多的人选择的是沉默。而耳濡目染的传统家族观念让人们在遇到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时,更加倾向于寻求自己的亲朋好友开导,而不会向一个陌生的社会工作者吐露心声。这些情况造就了很多人其实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诉求,但是却都选择了将需求隐藏起来,导致帮扶人员难以界定真正的需求,增加工作难度。
社会工作当前受困于大量行政化的工作和任务,缺乏资金和渠道,自主化发展能力较弱。而社会工作是专门和人打交道的,开展活动和提供服务时需要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能够有相对宽松的空间发挥。在资金来源等方面,需要整合更多社会组织的力量,需要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这是社会工作第四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国家对于社会工作发展的高度重视,更有望借助政府的力量在社会上营造出良好的支持环境,促进社会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当前“大政府、小社会”的政治体制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匮乏,整个专业尚不能够自由发展。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也使得人民需求呈现差异化,对于认可度仍然较低的社会工作者来说,获取人民真实需求困难重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问题。
社会工作者趋于行政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为,当前政府验收项目和评估项目质量多是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的方式,对于居民的满意度很少考量,这就使得社会工作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文字资料的整理和收集上,乐于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收集各类媒体的报道和采访,却忽视了后续工作的扎实开展。同时,由于社会工作者的薪资吸引力度不大,其准入门槛相应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后续的培训没跟上,开展的活动流于形式。本应是专业人员高效处理问题的步骤,由于我国“大政府、小社会”的政治体制特点,政府对社工机构的干预较多,占据主导权和支配权,管理存在越位的现象,社工机构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被大幅削减,很多环节“被增加”,工作效率低下。我国社会工作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行政工作量大可以理解,但是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并不是进行社会治理,也不是整天呆在办公室里整理材料,而是多走访多了解人民群众,对于人民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进行整合,链接资源并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各类福利需求。
三是政府干预影响大,社工趋向行政化
一是供给需求不平衡,需求表露不明显
专业社会工作者匮乏、专业资源分布不均、需求表露不明显、缺少实地深入的走访调查等原因,导致我们对于某些地区人民需求定位不精准。一旦没有抓住人民最迫切的需求,那所对接的资源也不是对人民群众最有效的帮助。社会工作者作为群众需求的收集者、反馈者、社会资源的整合者,在数量和专业化程度上不占优势。东部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较快,势头劲猛,资源也相当丰富,但是如何将适当的资源转移到落后地区,并传递给恰好急需的群体,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并发挥其价值,达到资源和需求高度匹配的状态,在现阶段,仍然相当困难。
毋庸置疑,中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民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不够接地气”。苦于没有资金支撑的许多社工机构为持续开展服务,大多开始承接政府或民政部门的相关项目。政府购买服务渐趋流行,却使很多地方的社工机构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庸”。为了完成上级政府的量化考核指标,为了达到政府要求的宣传效果而去开展活动,为居民做服务,到了年底为应对上级的检查和评估,导致活动频繁且普遍质量不高,缺乏创新。这是不可取的。人民群众应当永远摆在我们工作的第一位,真正为他们设身处地考虑,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与他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2017年,任昌奎回到使他日思梦想的美丽家乡,那里山清水秀,碧空如洗,空气清新,人杰地灵。在对水质、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了综合考察后,结合持有的资金额,稻鳅综合种养纳入了他的投资项目。当地老百姓流传“天上斑鸠,地上泥鳅”,泥鳅不仅味道鲜美,又因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颇高,被称为“水中的人参”,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导致我国部分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不同地区的人民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等多个方面呈现了较大的差异。教育资源匮乏导致该地区的人们认知水平相对较低,高校等社会组织资源的缺乏对于志愿服务的开展造成阻碍。落后地区的人民需求大部分仍在生存需求上下浮动,更多的是需要教育资源和就业资源等利于长远性发展、改变贫困现状的资源。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一些低俗需求,缺乏正确引导的需求。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物质条件的充分成熟使得人们可以自由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随着外来文化的交融、平台的拓宽,人们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客观外在环境的差异加之个体本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造成需求呈现出个体与个体之间差异过大、类别繁杂、难以统一的现象。
三、新期待满怀憧憬,新使命重任在肩
在人们大步迈向美好生活的路上,社会工作者正逐步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从既往工作经验来看,社会工作者始终围绕人民,不同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和独特的工作方法,使得人们愈加青睐。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迅猛发展,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作为社会发展的润滑剂,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者都能紧跟人民新需求,结合案主不同情况定制个性化服务,在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重要领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当前,面临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社会工作者又将肩负新的历史使命。
1、营造良好支持环境,引导人民表达需求
发 行:国内外公开发行 辽宁省邮政报刊发行局总发行 各地邮局订阅 国内邮发代号:8-276 国外邮发代号:BM2859
人才匮乏是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随着近些年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社会工作有望迎来民众认知的一次新变革,要尽力抓住机遇拓展新天地,扩大群众对于社会工作的认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投身于社会工作,走入基层,深入群众,将社会工作的影响延伸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引导人民群众从“有问题不知道怎么反映”向“有问题找社工”转变,营造出人民主动寻求社工帮助,从而强化人民的利他主义精神,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氛围。
同时,在宣传中,要融入现代化的宣传手段,如现代化的“微视频”“微课”等,来实现对书法宣传的时代同步,而不是只是通过陈旧的图文宣传。在书法教育的宣传中,要突出书法教育中彰显的民族文化底蕴。如国家领导人在外交中经常将中国的书法文化引入到外交文化中,传达出纯粹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精神。
2、构建需求评价体系,完善监督反馈机制
社会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开展一系列高质量、不敷衍的精品活动。同时,更应注重引导群众的需求。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需求个性化差异大、需求两极化严重等现象层出不穷,社会工作者要在实际走访活动中,注意引导人民的需求,培养人民高雅、正能量的需求,避免出现一味地单向索取。
和血胶囊处方组成为皂矾与麸炒苍术,其中皂矾主含硫酸亚铁[4],有促进机体造血功能的作用,但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5]。故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学术,在使用补血药时常配伍行气之药[4]。苍术苦温燥湿、辛香健脾[4],用麦麸炒后可缓和燥性,增强了燥湿健脾的功效[6,7]。刘芬等[8]研究表明,麸炒苍术对脾虚而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有较好地调节和治疗作用,且优于生品,与皂矾配伍可降低或消除胃肠道反应的副作用。
除了日常提供服务,满足人民需求外,后续的评价和反馈意见也同样值得重视。人民的需求是连续性的,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也是长期的,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不能在活动结束后不进行反思和总结。一味地开展数量繁多的兴趣类小组活动只能是完成考核任务,较有成效的治疗性小组数量较少,缺乏真正有质量、有成效的活动。社会工作的服务是需要监督的,也需要通过参与者的反馈和评价来不断完善,根据人民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不断调整工作计划和方案,量化评价指标,收集每次活动的反馈,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建议,不断完善,不断契合新情况。
3、促进职能转变,推进民主化进程
社会工作者必须在实践中摸索、把握人民群众新需求,扎实深入一线基层,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才能切实体会到人民的感受,了解到他们生活的实际情况和真正所需,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收集民意。社会工作者必须放下身段,踏踏实实地走入人民群众中去,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社区活动和小组服务,与居民尽快熟悉,获得居民的支持。围绕案主需求,设身处地考虑,一直是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关键。社会工作者不能照搬照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一些通用方案,应坚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活动方案。扎根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这应成为社会工作者始终秉持的理念。
社会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收集、整合人民群众的意见、心声、想法等并及时汇总反馈至相关部门。要想快速、全面地收集到居民们真实的想法和意见,就必须融入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突出自己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不一样的地方,加快转变自身职能,减少繁文缛节,减少行政化倾向,以身作则。一心一意、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努力挖掘培养社区领袖,鼓励他们多参与社区活动,多表达自己的需求,多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社区事务,在活动中指出社会工作者的不足,相互促进,逐步推进基层民主化进程。
稀土混合标准储备溶液(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的质量浓度均为100g/mL,1.0mol/L硝酸介质;稀土混合标准溶液系列: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的质量浓度分别均为1.00、10.0、100ng/mL,用稀土混合标准储备溶液逐级稀释配制而成,介质为0.5%(体积分数,下同)硝酸。
[参考文献]
[1]张昱.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社会工作发展[J].中国社会工作,2017,(34):24.
[2]向荣.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看“三区”社会工作服务前景[J].中国社会工作,2017,(34):30.
[3]曾富生,颜冰,郑克岭.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需求与供给矛盾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0(05):17-20.
[4]朱文伟.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优势化解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02):7-8.
[中图分类号] C916.2[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19)03-0021-03
[收稿日期] 2019-08-08
[作者简介] 程安琪(1996-),湘潭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组织、社区管理、学校社会工作;杨小军(1976-),湘潭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公共管理博士后、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