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在早期肺部感染中的诊断探究论文_王晓梅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132001)

【摘要】目的: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在早期肺部感染中的诊断效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怀疑为肺部感染的对象104例,对比X线、CT、联合诊断结果。结果:CT、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在早期肺部感染中有较高的价值,对于X线疑诊对象,进行CT检查可以降低误漏诊风险。

【关键词】肺部感染;X线;CT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207-01

肺部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结核等病,其中肺炎最多见。早期的肺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无法特异性的表现,临床诊断以实验室、临床表现、影像学综合诊断为主,影像学检查以胸部X线为主,但是X线检查误漏诊率较高[1]。CT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小剂量螺旋CT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CT的普及性,部分医院开始将CT作为肺炎的诊断工具。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价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在早期肺部感染中的诊断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怀疑为肺部感染的对象入组。纳入标准:①怀疑为肺部感染,进行胸部X线、CT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4h;②最终明确诊断是否为肺部感染;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重症;②复查检查;③肺结核病史。入选对象104例,其中男60例、女44例,年龄(57.5±12.6)岁。患者均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就诊,社区获得性82例,医院获得性12例。经综合检查,其中诊断为肺部感染56例(肺炎53例、肺结核3例),其它疾病48例(肺癌15例、良性肺结节12例、支气管炎8例、其它13例)。

1.2方法

胸部X线检查:采用X线检查系统,分别进性正、侧位检查,管电压110kV,曝光量6.3~10.0mAs,距离180cm。

低剂量CT扫描检查:扫描条件管电压120kVp,根据身高体重指数(BMI)选择扫描管电流15~140mA,常规层厚5mm,重建间隔1.25mm,标准算法重建,层厚1.25mm,重建间隔0.8mm,扫描范围肺尖部到隔顶部,心电门控技术,若心率控制不到位,也可不使用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对检出结节病变对象,进行靶扫描、重建,以肺结节为中心,小视野扫描。重建后处理方法: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PR),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

1.3观察指标

X线片、X线+CT的诊断效用。

1.4统计学处理

诊断效用指标比较采用四格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CT、X线、联合诊断如下表1。CT下肺炎表现为实变影、磨玻璃影、结节影、线样影,无分叶,小病灶表现模糊,肺结核表现为空洞影,其它病变特别是肿瘤病变,多为密度不均匀磨玻璃结节,大可见小空泡,边缘不规则,多发小毛刺,局部胸膜增厚。

表1 CT、X线、联合诊断肺部疾病对比[n(%)]

3讨论

X线一直以来都是诊断肺炎的主要方法,对于那些咳嗽、发热等症状的对象,X线是首选检查方法,可以分析是否存在肺实质性损害、结节病灶、阴影,但是在实践过程中X线的鉴别诊断能力并不理想,即使是数字化X线检查,其诊断肺炎的灵敏度也往往在80%左右,不可避免存在误漏诊。研究中,本组对象X线对肺炎的灵敏度82.14%,特异度66.67%,误诊率较高,考虑到为回顾性分析,不排除未进行CT检查的对象,实际灵敏度、特异度可能更低。

CT相较于X线,图像的分辨率明显上升,同时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本次研究显示,相较于单独使用X线,联合CT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都显著上升(P<0.05),从其他文献报道来看,肺部感染的灵敏度普遍在90%以上[2]。CT检查还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对肺区进行扫描,从而及早发现隐藏的病灶,相较于常规胸片,可以减少重叠影对诊断的干扰。当然,CT诊断肺部感染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感染的类型、所使用的CT技术有关。从普及性来看,低剂量的螺旋CT在肺部感染的诊断中使用最为普遍,但是因放射剂量的下降、参数的改变,其成像的质量不如常规CT,诊断效用会有所下降。对于那些早期局限性肺炎,可能会出现显影不清情况。CT检查可以通过分析病灶的特点,从而分析感染的类型,如空洞影提示为肺结核,实变影主要为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则多为玻璃影、结节影,病毒感染则多见玻璃影、磨玻璃样、线样影,这反映了感染的临床特征。利用CT检查后可以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从而分析感染的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相较于常规痰培养,其能够更好的反映感染的实质性损害,痰培养容易出现假阴性,特别是那些潜伏期肺结核、真菌感染。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肺部疾病的病灶分布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肺炎往往局限在单个肺叶之中,CT检查可以更好的评估肺炎的范围,累及的肺叶个数,从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若患者肺背景比较复杂,如合并肺纤维化、多结节,会进一步增加误漏诊风险。当然低剂量螺旋CT并不是万能灵药,在隐蔽部位也可能会存在遗漏的病灶。

在选择CT检查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①把握好适应证,CT、靶扫描与重建价格无明显的优势,同时放射性较X线明显更强,特别是靶扫描需要针对结节进行重复扫描,扫描的剂量也更高,不适合作为普查技术。即使是低剂量螺旋CT也仅仅适合胸片检查检出且难以明确诊断的肺病灶,螺旋CT靶扫描及重建可以作为低剂量CT诊断困难的病灶,如怀疑为肺结核的病灶;②重视提升CT检查的图像质控,把握好检查的参数,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减少伪影。

小结: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在早期肺部感染中有较高的价值,对于X线疑诊对象,进行CT检查可以降低误漏诊风险。

参考文献:

[1]樊孝勇.胸部X线联合CT对早期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5):157-158

[2]王建华.胸部X线与CT联合应用于早期肺部感染诊断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3):825-826+832

论文作者:王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在早期肺部感染中的诊断探究论文_王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