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同时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建筑企业要想长期屹立在激烈的市场中,就一定要满足广大群众对建筑质量的需求。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装配式建筑设计,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质量,而且能显著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以此来实现建筑工程双方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同时提升一定的社会效益。文章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设计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设计应用;控制措施
1导言
我国已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装配式建筑设计是决定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核心。设计的合理性决定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装配,但目前缺乏关于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具体研究,其整体设计不够成熟,技术人员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装配式建筑设计以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2装配式建筑发展
目前,随着人们绿色、环保以及节能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行业也加强了绿色化发展,加强了对装配式建筑形式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由预制构件组装而成的建筑。构件在预制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质量达标,并符合相关安全化以及规范化要求。由于装配式建筑是直接连接装配的,所以,不需要消耗大量的施工时间,且没有太高的技术水平要求,同时,其还具有着绿色、环保以及节能特点,因此,这一建筑方式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17世纪,美洲移民采用木材来进行房屋的拼装,这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前身。18世纪,英国伦敦采用装配建设方式建成了水晶宫,它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装配式建筑。二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居民房屋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居民的住房建设成为了当时的一大问题,为了更快地建设出高质量的居民住房,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方式,进一步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装配式建筑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不过,那个时候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技术水平都不是很高,所以,装配式建筑这一建筑形式并没有得到普及。而当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很多地方都开展了对预制产品的生产与应用,但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研究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很大程度地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3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设计应用
3.1构件设计
在构建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的过程中,需要将整个建筑工程具有的实际信息数据传输至电脑中,然后再通过BIM软件的计算,从而构建以建筑工程设计活动开展为核心的数据模型,其内容包含相应的建筑工程参数以及建筑工程中门、梁、窗、墙等数据信息。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所开展的设计工作进行分析,为了充分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一定要充分提高建筑工程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例如构建生产环节、构建设计环节以及相应的构建装配环节等,再采用BIM技术软件,绘制出此项工程的3d模型并得出最终结果,通过对数据模型所产生的信息进行分析,如果模型产生的结果满足建筑工程设计要求,便可以开展相应的后续制造工作。建筑构件模型主要包含两项内容:其一,建筑工程中原本就有的构件,也就是通过BIM技术软件已经模拟出来的建筑构件,保存所产生的构件信息,在各种各样的工况下对产生的模型数据进行相应验证,进而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构建;其二,在构建的模型中添加新的工程构件,由于之前的工程模型数据已经被完整的保存下来了,但是工程构建信息依然存在,通过在原有的工程模型中添加新的工程构件,以此来满足实际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灵活性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总图设计
具体的总体设计阶段工作主要是对装配建筑设计过程进行总体概述。工作的总体概述需要考虑到问题的所有方面。对于预制的构件与建筑设计空间之间,必须确保该设计空间能够满足构件的存放,减少吊装的次数,尽可能能够在一次工作就完成相关的起落工作任务。确保进行起落工作的吊装机械设备与起重机设备,能够进行高效的运转工作。当然,最重要的是确保其能够进行安全的运转工作,不仅仅要考虑到相关运转机械的安全,还需要确保项目中的其他物件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对于预制的相关构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有序放置,确保该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地面能够更加平整与坚实。并组织相关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工地现场清理,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每日开始施工前,进行相关人员的集中会议,并将即将进行的施工进度进行概述,无论是未来一周的施工进度还是当天的施工进度,都要进行必要的转达。确保施工现场在后续施工过程中能够更有序地进行。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够去阻碍交通,并且不能够为了赶工程进度,在非工作时间进行施工,从而影响施工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在有效的工作时间中,提升施工工作效率,并进行项目施工周期的合理安排。
3.3构造节点设计
混凝土剪力墙设计的过程中,构件节点设计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其中预制外墙板较弱位置的构造节点以及材料是要保证其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而且其还应对美化建筑有较大的作用。至于接缝设计,则需充分结合施工环境和工程实际的情况来完成,从而使其充分体现自身在节能和防水方面的优势。外墙板的垂直接缝可与材料和防水结构相结合,以确保处理效果。在预制墙板的水平接缝结构防水过程中,可以通过接缝或高低接缝进行主动处理。且接缝的宽度也应充分满足材料变形的基本要求。最后外墙连接点密封应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融合性,门窗结构要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和安全性,外围结构需结合参数完成计算工作,而且保温层应当具备较强的连续性,从而使其充分满足节能指标的要求。
3.4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
在整个装配式建筑设计中,一体化集成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内容,其直接决定着装配式建筑整体设计的合理性及可行性,且影响着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效果。所以,必须要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充分意识到一体化集成设计的重要性,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内部空间尺寸以及建筑功能的发挥,尽可能的选择大空间平面布置以及结构形式。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的时候,应当重视建筑、结构、机电以及各专业的一体化协同,并对各种建筑技术体系进行大力推行,确保装配式建筑在生命周期内,能够保持空间的灵活。此外,还需要加强建筑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的集成,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建筑装饰设计,将建筑设计与装饰设计相融合,打造完整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防止二次装修现象的发生,进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在实际的建筑设计方法上具有其鲜明特征。在进行实际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保证项目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更好地去提升建筑施工效率,增加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中宇,郑姣.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解析[J].住宅产业,2015(09):10-16.
[2]范桂清.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6(20):136-139.
[3]王文君.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浅述[J].建设科技,2018(03):65-66.
论文作者:靳孝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构件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