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创业——胡昭广副市长谈北京高新技术产业、——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副市长论文,北京论文,发展战略论文,高新技术产业论文,新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凡是了解首都北京的人,无不为她的科技力量之雄厚,科技人员之众多所惊叹。特别是在北京中关村这块方圆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集中了闻名中外的清华、北大在内的近50 所高等学府和以中科院为首的13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共有30多万科技人员, 每年推出数以千计的国家级科研成果。中关村地区是世界上智力最密集的地方之一。那么,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的今天,北京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如何发展?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何发展?带着这一问题,笔者走访了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
一区多园新格局
胡昭广,这位曾担任中关村所在地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首届主任、海淀区区长的副市长,现主管北京市科技、教育工作。他首先谈到,北京市为促进全社会科技进步、繁荣经济,提出实施8 大科技系统工程,其中将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列为首位,目的是使北京市到本世纪末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及新材料等4 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使其成为21世纪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具体地说,北京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特点是发展和实现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化,即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自198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中关村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以来,它已成功地将智力密集的优势发挥出来,使一批受到法律保护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据了解,北京开发区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尤以电子和信息产业最为显著,在产值和技工贸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70%左右,世界著名的HP、DEC、IBM、INTEL、松下、日立、NEC等十几家跨国集团在试验区建立了企业。
目前,北京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设想是,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现有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北大生物城、清华科技园等新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到本世纪末,要初步形成包括海淀、丰台、昌平等科技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酒仙桥“电子城”的高科技产业带,在首都和京津冀与环渤海经济区域发展中做出贡献。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实现这个战略的核心,试验区已经为实现这个战略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个大型城市或一个特大型城市,它的智密区不是局限在一个点上,北京除中关村外,还有象丰台等很有科技优势的地区。这种一区多园的格局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有内在的客观规律。美国的硅谷实际上也不是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全国其它地区也是如此。所以,着眼于未来,这种发展格局将成为在市政府领导下的,市区两级管理的发展模式。他透露,市政府成立大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重点抓大企业,促进发展大拳头产品,抓大的支柱产业,抓发展规划,抓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等。
根据上述设想和“一次创业”中积累的经验,胡昭广说,试验区“二次创业”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六化”。即资本股份化、产业规模化、技术创新化、经济国际化、融资多元化和管理科学化。其中资本股份化和技术创新化是基础;融资多元化和管理科学化是手段;产业规模化和经济国际化是目标。如果说,“一次创业”是创造企业生存环境,那么“二次创业”就是创造企业发展环境。
资本股份化
资本股份化是“二次创业”的体制基础,是成为现代企业的必要条件。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产权清晰,股份制企业的实行,是将企业推入市场经济的海洋,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根本途径。这其中也存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问题。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股份制是企业产权的一种形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可以实行股份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同样可以实行股份制。实行股份制不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更不是搞私有化。推行股份制是产权制度的重大变革,通过各种权力、资源的重新归属划分,可以理顺管理关系,形成有效监督机制,建立起高效、高质的管理机制。这与所有制没有关系。建立以企业法人财产权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特征,以专家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制度是试验区“二次创业”的基础。
目前,试验区人员构成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9.1万人, 在职工中占65.3%,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占42.5%;拥有技术成果4500多项。这样一个以拥有大量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以转化高新技术成果为特征的特殊群体,在股份制改革上应给予特殊的政策。
产业规模化
产业规模化是“二次创业”的核心目标。具体说实现产业化重要一点是要有基地。目前北京市正在建设丰台科技园区、昌平科技园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清华科技园、北大生物城、航天城和进行中关村科学城改造等,已初步在京西形成半圆形高科技产业带,创造了良好的硬环境。同时,实现产业化要发展一批拳头产品。拳头产品应该具备市场覆盖率高、技术新、质量好、有信誉、生命力强这5个条件。 这是企业竞争的力量和源泉,是试验区的生命线,是实现产业化的前提。实现产业化要逐步形成一批有影响的企业集团,而且要培养一批跨国的企业集团。“一次创业”试验区出现了四通、方正、联想等20强企业集团。“二次创业”要面对世界有影响的国际跨国集团进军中关村的形势,努力形成拥有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民族高科技产业的大集团。这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标志。
实现产业化要逐步在试验区形成对北京市,乃至全国有辐射力和带动性的支柱产业。目前试验区已初步形成4大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及其产品占总体产业的比重是47.9%;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占20.1%;新材料与新型建材、新能源占13.1%;新医药、生物工程占6.1%。 “二次创业”中要在各支柱产业发展中逐步做到四分天下,并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的辐射力量,通过联合、合作、兼并、承包等多种形式,扩大支柱产业的规模和集团化。争取到本世纪末,试验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00 亿,工业总产值350亿,实现利税20亿,出口创汇10亿美元。 这将比1994年各项指标分别增长4.9倍、5.8倍、4.1倍和8.3倍。
技术创新化
技术创新化是新技术产业试验区的优势和特征。全国科技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技术创新作为理论已是当代国际社会研究工作的一个热点。因为世界进入21世纪,进入了高科技时代,技术创新在推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起了决定性和革命性的作用。实际上,技术创新理论是解决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理论,特别是在当前科技发展的爆炸性的信息时代。
技术创新理论是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提出,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经营管理的完整的创新活动的总和。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依托、技工贸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实质上就是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技术创新理论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也是技术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观。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一个现代企业家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技术创新化将会极大推动试验区“二次创业”精神升华。
作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责任是制定技术创新的政策,推动和支持技术创新的深入发展。由于我国的经济、技术管理体制长期严重分离,因此,科学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这两类本来应为一体的政策也人为地割裂开来,形成科技与经济的脱离。政府就是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尽快探索和指定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合为一体,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崭新政策,来推动技术创新真正发展。
经济国际化
高科技产业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经济国际化是新技术企业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及国内外竞争环境的客观需要。经济国际化是指要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的概念。它包括市场、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等多方面的国际化。世界正在向多元化发展,政治上的对立日益被经济上的竞争所掩盖,经济国际化已是当今的经济发展趋势。试验区的新技术企业面临着复关的机遇和挑战,面临掌握国际贸易竞争规则,参与世界贸易体系,适应市场准入,禁补贴原则的挑战,学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本领等都是“二次创业”中应该作为经济国际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融资多元化
资金问题一直是高技术企业的“老大难”和制约“瓶颈”。胡昭广认为,出路是:融资多元化。“二次创业”要实现产业规模化、经济国际化,就要努力解决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和支撑运转的流动资金。试验区新技术企业在自有资金和外来资金之间,前者是薄弱的。高技术产业本身作为风险事业,具有技术含量高、技术附加值大、高投入、高效益、高回报的特点,国外认为优秀的创业者加上风险投资者就是高科技产业。因此,在金融资本结构上也决定高技术企业要树立“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观念和风险投资意识。结合试验区实践中联营、兼并、租赁、合资等多种做法以及四通集团、联想集团在香港股票的成功上市、四通财务公司的建立、试验区和美国合资办的投资咨询公司、以及试验区内1000余家三资企业的建立已为“二次创业”实现融资多元化提供了初步尝试。所以说,试验区“二次创业”实现融资多元化,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完全可能。
管理科学化
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熟,重要一点是管理如何,管理科学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自我要求,也是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环节。胡昭广认为,管理科学化的实质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基础上建立起产权管理系统,层级管理结构和以战略管理为核心的决策机制,使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职业经理的有效管理统一起来,通过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与导向功能,实现企业发展的和谐化。“二次创业”中管理科学化是企业的一次管理创新过程,是着重解决企业发展中创新与历史惯性、体制结构与权力结构、企业家与经营者、企业所有者与员工之间诸多的矛盾,从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产权管理体系,确定好企业的体制和结构。
胡昭广坦称,试验区的“二次创业”刚刚开始,前进中仍然会有大量的问题和困难。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过程中,牢牢把握科技制高点,掌握经济规律,定能克服问题和困难,建立起中国自己的新技术产业,使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二次创业”中步入辉煌。
这是时代的使命,历史的召唤,也是众人的希求。人们关注着、期待着、盼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