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外科感染的诊断与治疗_养生论文

奶牛外科感染的诊断与治疗_养生论文

奶牛外科感染的诊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奶牛论文,外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外科感染是机体对致病原菌侵入、生长和繁殖所造成损害的一种反应性的病理过程。它属于炎症的一种。但炎症除发生于病原微生物外,还能由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所引起。而奶牛外科感染在生产实践中常有发生,是奶牛常见的多发病。本文根据多年从事奶牛外科临床疾病诊治的经验,对奶牛急发性疖肿、脓肿、蜂窝织炎、溃疡、褥疮的诊治、方药作如下总结:

急性疖肿

急性疖肿是急性化脓性炎症,有时经久难愈,反复出现。病初患部红肿,后破溃化脓,严重时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治疗方法(1)病初用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各65克、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紫背天葵各50克,煎汤侯温灌服,黄酒或白酒100毫升为引。(2)急性期视病灶大小,应用0.5%的普鲁卡因溶液,每毫升中加入80~160万单位青霉素,作病灶周围分点注射,效果良好。

脓肿

脓肿是机体组织因细菌感染,化脓性局限化,被感染的组织坏死、溶解,并形成较为完整的腔壁,内里蓄满脓液。在化脓时,局部有波动感;破溃时,流出脓液;严重时,体温升高等。

治疗方法(1)病初可用雄黄散:雄黄、大黄、白芨、白蔹、龙骨各等份,共研成细末,白醋调成糊状,围涂患部,每天2次,倘若患部干燥,可用白醋浇湿。(2)马齿苋90克、蒲公英70克、生地50克、天花粉60克、地丁草60克、玄参45克,煎水侯温灌服。(3)切开:当脓肿已成熟,患部有明显波动感,在最明显波动处切开,充分排放脓液,用0.5%高锰酸钾水冲洗,并导出脓腔内积液,注入红油生肌埋口。

蜂窝组织炎

蜂窝组织炎是外科感染中的局部性感染,也是机体疏松组织内发生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过程。它常发生于皮下、筋膜和肌间的蜂窝状组织内。其特征为浆液性、化脓性、和腐败性渗出并伴有明显的全

治疗方法 病初以控制炎症,促进吸收为主。在初发的一两天内,是炎症扩散阶段,而组织尚未液解化脓时。方A:可用雄黄散围敷(患部有热感可用);方B:可用复方醋酸铅散冷敷:醋酸铅100克、明矾50克、樟脑粉20克、薄荷脑10克、白陶土820克,用水或醋调成糊状患部围敷,每天2~3次;方C,可用普鲁卡因局部周围封闭治疗:0.5%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作病灶外围注射;方D,内服清热解毒汤:双花,天花粉,地丁、连翘、蒲公英、黄药子,白药手、黄芩各35克、牛蒡子、菊花、薄荷、荆芥、黄芩各30克、甘草15克。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蜂窝组织炎全身用药。经上述用药局部治疗外,还需要作全身用药治疗。早期用青、链霉素肌注,病灶较大的病例,为了防止败血症,可应用5%碳酸氢钠350毫升、50%葡萄糖200毫升、20%维生素C10毫升、40%乌洛托品30毫升,混合一次静脉注射。

倘若炎症渗出物较多,患部组织肿胀不消,或波动化脓,可行手术切开术,用5%食盐水或5%硫酸铜水或0.01%新洁尔灭水冲洗干净脓物,再用3%过氧化氢、20%食盐水各100毫升,再加10毫升松节油,作引流液引流,利于炎症产物和脓液渗出。待患部肿胀消失,炎症产物减少,有新鲜肉芽生长,此时可以去除引流,切口用“红油”(石腊油,苯酚,樟脑、红汞水)收口。

溃疡

溃疡是机体经久不愈的病理过程。奶牛体表溃疡是一种常发病。常呈现出脓性腐败性的慢性(愈合迟缓)经过。

奶牛体表溃疡多由外伤(如异物伤、机械伤等)引起,或某些坏死杆菌或化脓菌感染而成。奶牛发生溃疡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如血循环、淋巴循环和物质代谢紊乱;中枢和外周神经的损害或疾病引起的神经营养紊乱;传染病、感染或炎症的刺激;维生素不足和内分泌的扰乱;机体抗病力低下和组织再生力不足导致体衰,消瘦及糖尿病、异物、机械伤、分泌排泄物刺激;化学物烧伤;急性慢性中毒和某些肿瘤等。

诊断要点 (1)病灶多呈圆形,深度不一,边缘不一,常流腐败液等;(2)溃灶上多有肉芽,肉芽上有黄色液体粘附。(3)严重者组织坏死,病牛体温上升。

治疗方法 (1)仔细清洁溃面,用药棉蘸5%的生理盐水硫酸铜液轻轻搽拭,以清洗消毒后,撒上少量

生肌散(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冰片)或磨细的白糖樟脑粉末;(2)溃面有脓,用弱消毒液清洗,如2%的过氧化氢生理盐水,或0.1%的新洁尔灭水消毒清洗,撒上去腐生肌散(血竭、儿茶、乳香、没药、冰片、铜绿、青矾,陀生等);(3)用紫草50克、金银花30克、白芷50克、皂角30克共为末,用花生油熬沸,过滤,同时把白腊20克放入,候温放入冰片5克,搅匀即可外用;(4)视溃面大小,用适量的0.25%普鲁卡因加抗生素在病灶周边分点注射。

褥疮

褥疮是组织受到反复压迫后,发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皮肤及下层肌肉坏死。本病奶牛多有发生,尤其是产后体弱的奶牛,或者产后有蹄病、跌伤的奶牛,由于奶牛在水泥地面上长期起卧困难,或卧多立少,而导致奶牛的膝部、股部或跗节外侧部的坏死。

诊断要点 (1)多数发生在长时间不能站立的奶牛,患部皮毛脱光,水肿、发病,进而坏死;(2)患部皮肤呈现乌黑,与正常组织界限明显,易于形成瘢痕;(3)严重时成湿性坏疽,浮肿、潮湿、剧痛,坏死解离。

治疗方法 (1)病初可用生军、泽兰、三七粉外敷患部。(2)复方碘软膏外敷(凡士林100克、碘片5~6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冰片5克、樟脑5克),混合一宿后,拌匀外涂;(3)患部可用龙胆紫5克、甲醛1克、酒精100毫升,混合后涂搽患部;(4)病灶外围可选用樟脑酒精、浓碘酊、1%黄色素液涂搽患部:(5)疮面较大,可选用大黄炒石灰进行撒布,对不良的上皮和肉芽,可选用3%硝酸银液腐蚀或用青矾细粉腐蚀;(6)对湿性坏疽,可撒布磺胺粉或高锰酸钾磺胺粉(高锰酸钾5克、磺胺粉95克):(7)对干性坏疽,可涂布551合剂(香油5、鱼肝油5、5%碘酊1);(8)对坏死的褥疮组织要彻底清除,后按化脓疮原则治疗。同时要关注奶牛全身状况,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并结合饲料的营养,给予必需的维生素,阴阳离子和微量元素;(9)对长期不能站立的奶牛,要垫木屑或切碎稻草或放养在厚沙池上,每隔8~12个小时给病牛翻身一次,保持病牛环境干净与卫生。

联系电话:029-87036601

标签:;  ;  

奶牛外科感染的诊断与治疗_养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