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引领生物课堂的教学策略论文_余玲

问题导学引领生物课堂的教学策略论文_余玲

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211100

摘 要:运用问题导学法,问题是基础,导是关键,学是核心。问题应该是有思考价值的,学生能够提出多种解决的方法,学生对问题提出的假设检验通过集体的努力能够得到解决。教师的导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实施,学生的学要依靠教师的导来进行。

关键词:课程标准 问题导学 问题意识

问题导学是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认知能力为前提,在教学中编制成各种问题,以具体问题组织学生共同分析、研究探讨、得出正确结论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的提出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现行中学教学中是一种比较实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就这一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问题设计要精细

为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进行,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和设计恰当数量的问题。这些提问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难易适中,力求达到布鲁克所说的境界:“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1.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高中生物复习教学实施中,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全盘考虑,注意提问的坡度。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辅性提问,即设计课堂提问要考虑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引向求知的新境界。

2.问题时机和问题的发展性。

我们所说的教学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从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构建完整知识网络所设计的具有阶梯性、完整性、系列性的,一组思维要求由低到高的问题流。

二、问题意识要培养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情境。

(1)通过当场试验或实验演示的方式,设置问题情境。

(2)通过科学史中趣味事实的叙述来设置问题情境。

(3)借助直观手段,如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的出示,显示与学生的日常经验、已有知识发生矛盾的事实,从而形成问题情境。

(4)通过学生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5)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方法,激发矛盾,产生问题情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现象自身的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7)通过将问题“变形”创设问题情境。

(8)通过“开放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2.善待发问。

(1)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传统的“权威”意识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信息时代学生的问题可能会问得不着边际,打乱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程序,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转移,甚至可能会使教师“下不了台”。

(2)正确引导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多数是学习、生活体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对问题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又难免片面。因此,教师应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它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引导学生辨明方向;它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唤起学生内在动力,从而发现自身的潜能,感受学习的乐趣。总之,“授之以渔”,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才是教学工作的目的。

三、问题导学依程序

1.前置诊断,导入课题。

上课开始,教师采用提问或小练习等形式组织学生有重点地对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旧知识进行测评。

如“光合作用”的教学,为了检测学生的认知程度,可设计以下问题从而导入课题:

(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好一派生机勃勃、春意浓浓的诗情画卷,是谁为我们创造了生机盎然的世界?

(2)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

(3)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是什么物质?我们如何验证产物?

2.展示问题,讨论探究。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问题的出现自然会激发思维。可通过一系列“问题链”,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环环紧扣,逐层深入。解决这些问题与突破难点的方法,一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演示科学家们做过的实验;二是录像,播放与教材配套的录像带。

3.发现问题,点拨引导。

这一阶段强调教师“导”的作用。用“问题链”的形式,把相关内容有机串联起来,其知识内容的条理、内在规律分散在“杂乱”的教材中,较零碎,无系统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将大难点化成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然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导学精讲一定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课堂上“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非得靠教师精湛的导学艺术。

论文作者:余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2月总第3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问题导学引领生物课堂的教学策略论文_余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