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辉
锡矿山中心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复合阿霉素注射治疗难治性肺癌肋骨转移相关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肺癌肋骨转移患者38例,均进行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复合阿霉素注射治疗,观察术后疼痛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d,疼痛控制率为100%,术后1个月,疼痛控制率为92.11%,术后3个月,疼痛控制率为76.32%;均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难治性肺癌肋骨转移患者采用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复合阿霉素注射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且具较高安全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关键词】难治性肺癌肋骨转移;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阿霉素
肺癌骨转移以肋骨转移最为多见,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和阿霉素注射联用治疗是现阶段应对难治性肺癌肋骨转移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对相关病例予以选取,旨在证明此联合治疗方案优势,指导临床。
1资料和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肺癌肋骨转移患者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40-75岁,平均(49.2±4.3)岁,经NRS疼痛评分评估,平均(6.8±1.5)分。
1.2方法
协助患者取俯卧,在CT引导下,对与受损肋骨对应的椎间孔定位,同时定位穿刺路径,局麻,采用射频穿刺针穿刺,CT确认到达椎间孔后,经射频电极分别对相对应椎间孔处神经施以运动刺激和感觉刺激测试,强度均为0.1~1.0V,其中运动刺激波宽1ms,频率2Hz,感觉刺激波宽0.1ms,频率50Hz。穿刺成功标志是两组刺激强度<0.6v时,相应肋骨神经支配区有局部跳跃感和麻木刺痛感。测试完毕后对有异常感觉的病人进行胸肋部疼痛部位全覆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回抽无血和脑脊液后,将比例为0.1:0.4ml的造影剂和2%利多卡因注入相对应的椎间孔,CT扫描确定射频针位置,且造影剂未扩散至血管和蛛网膜下腔,后射频热凝毁损每根背根神经节。射频温度初始为60~65℃,逐渐升高,升高幅度为每次5~10℃,射频时间为60~120s/每个温度点,最高温度为75~85℃,总射频时间360~480s,射频结束后,将0.5%的阿霉素0.5~1ml分别缓慢注入每个椎间孔,总量≤20mg。为了避免阿霉素反流和神经根炎,拔除射频针后,可注射得宝松0.1~0.2ml。按压止血,覆盖清洁敷料,送回病房,心电图监测12h。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疼痛改善情况,采用NRS评分法评估,评分≤3分为疼痛控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涉及数据均在SPSS22.0中输入展开统计,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3d,疼痛控制率为100%,术后1个月,疼痛控制率为92.11%,术后3个月,疼痛控制率为76.32%;均严重并发症发生。
3讨论
实践显示,阿霉素具较特异的神经毒性,对背根神经元坏死具诱导作用。经阿霉素椎旁注射,顺轴浆可逆流,在DRG选择性作用,进而使感觉传导受到破坏。但阿霉素在椎旁注射过程中,因解剖结构发生变异,故针尖所处位置离DRG可能较远,而临床通常采用的阿霉素容量、剂量均呈较小显示,可能造成药物不易向DRG进入的情况,进而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故采用CT引导的方式,经椎间孔完成背根神经节射频操作后,再取阿霉素注射,因已进行运动及感觉测试,针尖通常于DRG贴近,即使应用少量的药物,也可经直接弥散性能,在DRG作用,在位置较为精确,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另外,阿霉素可对背根神经元坏死诱导,使神经元无髓鞘神经纤维小细胞凋亡的时间延至3-7d,故不具即时效应,为缓慢长期的作用过程,故采用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后,取阿霉素局部注射,可互为补充,取长补短,起到较佳的协同增效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d,疼痛控制率为100%,术后1个月,疼痛控制率为92.11%,术后3个月,疼痛控制率为76.32%;均严重并发症发生。
综上,难治性肺癌肋骨转移患者采用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复合阿霉素注射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且具较高安全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论文作者:周阳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阿霉素论文; 射频论文; 术后论文; 疼痛论文; 肋骨论文; 肺癌论文; 率为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