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么吉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儿科;青海813000)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任意编好后划入观察组与常规组(n=41)。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距(p<0.05)。常规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82.93%,数值对比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率97.56%,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快速改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症状,且能够提升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高热惊厥;综合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3-0152-01
高热惊厥指的是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感染的影响下,体温上升至39℃,多存在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等症状[1]。护理干预的方式与患儿家长认知程度、患儿依从性密切相关。文章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视为调查对象,根据分组调查的结果展开讨论,评估护理干预的价值及影响,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任意编好后划入观察组与常规组(n=41)。观察组男女数量占比21:20,年龄取值2-32个月,均值为(17.84±2.44)个月。常规组男女数量占比22:19,年龄取值2-33个月,均值为(17.57±2.75)个月。组间资料对比无明显差距(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为患儿实施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观察其临床表现。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耐心回答问题,解答常见的发病原因及治疗价值等,主动与患儿交流,以动画片角色交流等方式,使患儿保持治疗依从性,与患儿家长建立信任关系。
1.2.2 环境护理
适当放置绿植、健康教育手册或者是动画片图画等等,保持病房安静、清洁,为患儿创设良好的休息环境。
1.2.3 饮食护理
患儿进食后需要实施营养健康指导,介绍日常饮食与运动的必要性,及时补充维生素与蛋白质,进食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由患儿家长评价,项目包含较好、一般及不满三个标准(满意率=较好率+一般率)[2]。
1.4 统计学处理
将spss20.0作为数据统计软件,x2值对比计数材料之间差异,t值对计量资料差异实施组间核算,p<0.05则包含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组与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与常规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距(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高热惊厥易于发生在3-5个月婴幼儿群体中[3]。适当的护理干预方式下,能够早期改善患儿症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避免患儿症状的复发[4]。
本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其治疗的有效性。常规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82.93%,数值对比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率97.56%,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综合上述内容,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快速改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症状,且能够提升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建议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护理期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霞.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2):113.
[2]孙蓉,吴群芳.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9):193-195.
[3]林瑞薇.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8):139.
[4]朱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1):94+96.
论文作者:卓么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患儿论文; 高热论文; 小儿论文; 常规论文; 时间论文; 家长论文; 症状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