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炜
浙江广通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此过程中,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其中对建筑物的质量关注较多,经济发展使建筑行业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可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混凝土是当前建筑施工的重要材料,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作为浇筑材料需要预制为较多建筑物构件,其中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构件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浇筑问题,会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建筑裂缝可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需要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引言: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使用较为方便,建设、成本低、所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但是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施工技术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对于建筑物的稳固有着重要的影响。它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掌握裂缝出现的原因,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浇筑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整体建筑的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及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1.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与普通的混凝土施工相比,大体积混凝土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体积大、结构厚、水泥用量大的特点,同时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即是抗渗性和耐久性都较差。在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其会运用过多的水泥,但是水泥泥具有很强的水化热特性,容易因为温度差异导致收缩裂缝,需要加入减水剂,粉煤灰等化学外加剂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特性。大体积混凝土包含物质较多,不易进行配比,如果配比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分层浇筑中的冷缝问题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虽然混凝土技术使用较多,但是却存在技术上的缺失和统一的管理规范,同时由于施工工艺缺乏规范性,再加上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较易忽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旦浇筑下一层混凝土的时间超过了上一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就可能严重影响到混凝土间黏连性,两层混凝土无法较好的结合,进而产生了冷缝,最终导致混凝土浇筑失败,因此,难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2.2收缩裂缝的出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往往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而采取泵送混凝土的传送方式,管道中的混凝土水分常常难以蒸发,倘若仍然按照同样的混凝土进行配比,就可能出现水分过多的现象,由于混凝土中的游离水分较多,如果这些水分产生蒸发,就极易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收缩的现象,进而会使混凝土内部机构产生拉应力,倘若混凝土自身不具备一定的强度,就难以同此种力量产生对抗,因此,破坏了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从而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了直接影响。
2.3内外温差导致的裂缝
混凝土中的最高温度通常在完成浇筑后的3~5d之内出现,由于混凝土的内部与表面具备不同的散热条件,因此,混凝土的中心温度高,表面温度低,进而产生了温度梯度,温差的出现一定会使混凝土产生相应的温度应力,一旦此种温度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可能产生裂缝。
2.4混凝土泌水
混凝土泌水现象主要指从混凝土的表面溢出较多水分的现象,这些水基本来源于水泥中的含水量,泌水量同混凝土的温度以及用水量息息相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所配制的混凝土凝结时间会随着水泥凝结时间的延长而延长,混凝土静置和凝结硬化前,水泥颗粒沉降的时间也较长,因此,混凝土较易泌水;此外,最初水泥水化量越少,水化产物就越少,因此,无法封堵混凝土中的毛细孔,从而导致内部水分会由下至上运动,这样就加重了混凝土泌水。
2.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问题
实际上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养护问题,后期的养护更为重要。由于混凝土原材料存在的自身特性,加上复杂多变的地质温度条件,如果不对浇筑后的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将直接导致其出现裂缝。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针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建筑物整体的使用性能取决于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材料一定要达到标准。尤其是选择水泥材料时,施工单位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确保水泥材料的水热化不要太高,最好选择中低水化热的水泥。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可在在配制混泥土的时候掺加减水剂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增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施工人员要仔细认真的检查施工设备,老化的机械设备应该及时的更新,避免因为机械设备的问题而中断浇筑,一定要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机械设备正常的运行。
3.2严格控制后浇带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虽然钢筋混凝土具有很大的强度,但是这种结构容易受到来自水热化的影响而形成温差,由于承受能力有限导致裂缝的出现。裂缝在整个施工过程都有可能出现,有时是在入仓之后的10天到1个月,有时可能是在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内,甚至在一年后仍然可能会出现裂缝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裂缝问题的出现,可分段控制总温差,在混凝土形成温差的前,划分混凝土的结构,再有效连接施工缝。最后采用整体浇筑的方法,来承受第二部分出现的温度差。
3.3做好混凝土配比、运输等工作
严格遵守配比程序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比,有必要在准备阶段进行试配,防止水泥水化热影响,使强度达到预定的目标,实现科学、规范的配比。对于混凝土浇筑来说,混凝土运输也是特别关键的施工环节,必须严格控制运输的时间。避免因为超出运输时间,而导致混凝土使用性能的大大降低,因此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运送到施工现场以后,必须经过管理人员的仔细测定,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区域,过程中不得随意中断。
3.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措施
在浇筑完成后一定不要忽视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工作。可在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这样可以消除已经出现的表面裂缝。按照一定的时间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使内部与外部产生较小的温度差,保证混凝土处于充分湿润的状态,确保温度应力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大多数是在12h以内先是塑料,再用麻袋进行覆盖,然后浇水来养护。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冬季进行浇筑施工,那么浇筑后是不用浇水的,但需要采取防冻的措施。按照相关的标准,施工人员还要为混凝土提供一定的防风养护措施。
4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施工难度比较大,受到了建筑行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为了更好的避免裂缝问题出现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更加要重视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在应用中的质量控制。营造良好有序的施工氛围,提高混凝土性能,严格筛选施工的材料,采用现代测温技术,增加浇筑方案的合适性。避免出现违法操作的行为,确保温控的准确性、及时性,另外,不要忽视混凝土日常养护管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杨卓.住宅与房地产.2018(08)
[2]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罗丽华.居业.2018(07)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刍议[J].李宏明.四川水泥.2018(09)
[4]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索[J].刘庆玉.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9)
[5]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应用[J].戎国树.居舍.2018(10)
论文作者:蒋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裂缝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物论文; 水泥论文; 水化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