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氨磺必利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发明,吴昊

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 云南昆明 650301

【摘 要】目的:分析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应用氨磺必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氨磺必利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奋乃静对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组建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应用氨磺必利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氨磺必利;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140-01

近年来,酒精所致精神障碍(MDIA)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该疾病的治疗中,临床上一般应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这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患者病情,但阴性症状、情感症状、认知能够损害等方面无法实现理想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较高[2]。氨磺必利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依从性与安全性都比较理想,为了进一步对MDIA患者治疗中应用氨磺必利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氨磺必利与奋乃静进行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详细报道: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来自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70例,所选患者均为男性,符合以下标准:(1)经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相关诊断标准确诊;(2)饮酒史在6年以上;(3)入院时进行阴性、阳性综合征量评分,总分大于60分;(4)治疗前15天内未使用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等,未进行过电休克治疗;(5)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已排除具有药物过敏史、自杀倾向严重、记忆、智能出现严重障碍、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为了方便进行研究及对比,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5例,年龄在35至66岁之间,平均(48±8.3)岁,病程为5至25年,平均(13±4.7)年,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35例,年龄在34至65岁之间,平均(47±7.6)岁,病程为6至25年,平均(13±2.1)年,给予奋乃静治疗。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嘱咐患者戒酒,对患者实施常规性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氨磺必利治疗,治疗之初,剂量为每天100mg,随后以患者临床反应为依据,酌情调整剂量,治疗期间,氨磺必利的剂量为(541.34±125.3)mg/d。对照组给予奋乃静治疗,治疗之初,剂量为每天4mg,服用时间为早晚,随后根据临床反应对剂量进行调整,治疗期间,剂量为(24.33±5.50)mg/d。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停用其他类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等。

1.3观察指标

应用PANSS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态进行评定,分数越低精神状态越好;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出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例数(n)表示的是计数资料,组间率表示为(%);采用t进行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PANSS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PANSS评分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大于0.05),实施治疗后的2周、4周、8周,观察组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可见,观察组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详见表一。

2.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1例出现了失眠的不良反应,1例出现了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5.7%(2/35),对照组2例失眠,1例恶心呕吐,2例出现植物神经症状方面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14.3%(5/3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建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讨论

众所周知,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不高,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精神疾病,当前,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因此,在该疾病的治疗中,临床上致力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应用奋乃静、氟哌啶醇等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在改善患者情感症状、心理功能方面的疗效不够明显,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难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而氨磺必利是一种我国新引进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感症状及阴性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较低。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氨磺必利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奋乃静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PANS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组建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综上所述,应用氨磺必利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

[1]林虹,李育红,王志凌.氨磺必利与奎硫平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4):287.

[2]徐裕,曾德志,胡伟明.氨磺必利与奋乃静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12(4):389-391.

论文作者:李发明,吴昊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探讨氨磺必利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发明,吴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