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目前职高语文作业形同虚设的尴尬处境,作业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以提升文化素养为落脚点,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三种作业实例的分析,设计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有效作业,让学生幸福学习、快乐作业。
关键词:有效作业 问题驱动型 职场情境型 自由选择型
作为职高语文教师,不知道同行们有没有注意到每当新学期开始发新书的时候,好多同学都在关心练习册的答案有没有被老师偷偷地“蒸发”。要是没有答案,一学期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部分同学想到了对付作业“一劳永逸”的办法,那就是在开学一两个星期内就把整本练习册的答案照搬照抄,“先苦后甜”。作业,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应付老师的工具了,特别是职高的语文作业,已经处于一种可有可无、形同虚设、极为尴尬的位置。
笔者曾经在我校高一年级六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有53%的学生认为做不做作业是“无所谓”的,有65%的学生因为作业而苦恼,有36%的同学认为背课文、写周记或者作文是最不喜欢的语文作业。由此不难发现,中职学生对现有的作业形式和作业功用持有怀疑甚至排斥的想法。
我们注重“抬头课堂”,让学生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度过40分钟的同时,有没有为学生的作业思考过?有没有为作业的完成情况担忧过?语文作业真的是浪费时间又“没有营养”的吗?
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技术的初、中级各类人才,因此培养学生时特别注重专业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语文这一文化课在注重专业课的大前提下显得尤为弱势,更何况是语文作业呢?其实语文作业不是枯燥乏味的抄抄写写,而应该是需要调动所有脑细胞和储存的知识库来完成的富有趣味的多元复合体。它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感官体验,在舒适自然的情境中获取知识,挖掘学习潜能,提高综合素质。替换传统的抄抄背背的作业形式是职高语文教学改革中燃眉之急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中职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念,设计形式活泼多样、内容开放创新、以提升文化素养为落脚点、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有效作业。
下面将以三个不同类型的具体实例为例来设计有效作业:
一、问题驱动型作业实例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源泉,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这一循环过程。问题驱动式作业是一种新型的作业策略,通过问题的解决,构建知识体系;三维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以落实,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着问题的一次次发现和解决得到不断的提升;使用问题驱动式作业,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提高学习兴趣。
比如,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把握不同的文体特点。《永远的蝴蝶》是一篇短篇小说,它的教学核心目标是欣赏体味作品创造的悲剧美。以学生现在的语文水平,看出这是一篇悲剧小说不难,但怎样体味悲剧美呢?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布置的预习作业任务、随堂作业任务以及课后作业任务的有效性、系统性。因此,学生的预习作业是明确这篇小说的情感基调,搜集有关蝴蝶的传说、故事或者是名言名句。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是这样进行的:引用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中的名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没有交汇的轨迹,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导入课文,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兴趣一下就来了。然后以动漫朗诵视频来展现整篇小说,检查预习作业之一——小说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悲情。这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的作业,同时也是整堂课的基础,这一项预习作业的普遍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都显而易见。随堂作业任务紧锣密鼓而来:悲情体现在哪里?结合“小说三要素”情节、环境和人物的分析,不难得出:悲由事生,悲由境生,悲由心生。在分析小说人物也就是“悲由心生”这个环节时,抛出随堂任务:女主人公的名字叫樱子,很美,但为什么课文中却把她说成是蝴蝶呢?同时检查预习作业之二:蝴蝶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中除了象征美好之外,还象征着什么呢?(有关蝴蝶的故事和名句)“蝴蝶”其实就象征着樱子,“永远的蝴蝶”这个标题蕴涵着永远的爱恋与无尽的思念,幻想着樱子能生命轮回、爱情永留。但可能吗?这都是幻想,凄美感油然而生。悲由哪来?悲由心生。到这里为止,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体味悲情了。第三个问题:结合实际生活如何看待“悲情”?引出学生领悟要珍惜身边的真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堂课以“悲”为课眼,用这三个问题作为随堂任务作业:小说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悲情体现在哪里?如何看待悲情?由浅入深,有效地、可行地、系统地串起整堂课,让学生的兴趣点、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欣赏体味作品创造的悲剧美”这一核心目标逐渐系统化、清晰化,以至最终的有效达成。
在进行作业实例设计时,我们首先要分析大纲和考纲,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分析教材的教学价值,总结教学后学生达成的目标。在学生预习、随堂任务、课后任务等环节中,通过设计问题驱动型作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清晰化。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不是课本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教材的灵活处理,问题担负着理清知识体系的作用。
二、职场情境型作业实例
即在预学任务、随堂任务、课后多类型学习任务中引入职场情境的作业实例。通过模拟情境法,教师为学生设置今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让学生以“未来职场工作人员”的身份模拟练习,训练学习,在情境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潜移默化地将现有的知识系统化、实践化,并转化为专业性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比如,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中有一篇文章是《离太阳最近的树》,授课教师在旅游班上这篇文章时可以在多种学习任务中引入导游这一职场情境。旅游服务专业培养的方向是酒店客房和导游,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请学生设想自己是酒店工作人员,算一算司务长的账本:“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格等于六斤白面。”到底值不值?课后作业也可以如法炮制:请你以导游的身份来写一份导游词介绍阿里这个景区,评选“最佳导游词”和“最佳导游”。这样的学习任务的设置与传统的作业相比,更加有趣,更加多变,更加专业。
又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作者通过黛玉初到荣国府拜见贾母、贾政、贾赦的描写展示了荣国府的地形。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让计算机班的学生根据理解,用FLASH软件描绘出荣国府的平面图以及黛玉的行走路线,达到让学生把语文和专业相结合,在具体情境中深化专业技能、增长才干的目的。
三、自由选择型作业实例
教育心理学认为,先天禀赋以及后天因素影响着一个人的身心发展。面对一模一样的作业,假如普通的学生完成需要十分钟,学困生心不在焉,则需要花费个把小时。怎样才能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尝试成功的甜头呢?作为教师,可以实行“层次作业”的办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层次水平自由选择自己适合的那一组作业。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可将作业设计成A、B、C等难度梯度:
1.基础题(A等):以巩固课内基础知识为目标,适合学困生。
2.综合扩展题(B等):以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为目标,适合普通生。
3.创新题(C等):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标,适合优等生。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可以完成的作业等级,量力而行,逐步提升作业的等级。这样,他就不会把作业看成负担,挑选适合、适宜的作业,尽其所能,独具匠心地解读作业案例,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教授《好雪片片》一文时,针对幼师班学生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布置“卖奖券的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预习作业时设计两个层次的作业,适合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基本题是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概括老人的形象,而适合优等生的扩展题是用素描的方法画出你眼中的卖奖券的老人形象。基本题单从语文角度比较容易,从文本中就能摘录出描写老人四个方面的句子,难度不高;扩展题则需要找出这些描写句子,经提炼后得出老人贫苦、憨厚而有自尊的特点,结合幼师专业五项基本技能之一的绘画技能,画出老人的形象,以形神兼备为标准评选“绘画之星”。要语文与专业相结合,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以及兴趣选择基本题或者扩展题来完成,这样人人都能有效而保质地完成作业了。
又如,《荷塘月色》一文课后作业之一是背诵四到六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对部分学生来说背书难于上青天,用尽各种办法就是背不了。怎么办呢?这里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完成:A类学生三段一起背,B类三段可以分三次背,C类实在背不了的,每段抄写五至十遍,达到记忆的目的也是一样的。为了排除部分学生能背而偷懒的情况,这里的分类不能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分,还需教师结合平时表现在分类时把关。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作业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把握难易度,“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得到肯定,从而树立自信心,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的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百花齐放”式多元化的作业设计,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尽可能地拓展学习语文的空间,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信、愉悦、备受肯定的环境中提高综合能力。希望有一天,作为中职教师的我们能听到学生们说:“让作业来得更猛烈些吧!”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井绪伟 中职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策略的探索[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30)。
[3]卢珊 浅谈发展性教学评价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华章,2013,(21)。
论文作者:张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这一论文; 情境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后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