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芮小文

芮小文

(泰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泰州318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诊治的因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入院且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6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均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34例)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中,通过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护理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131-01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乃心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多伴随心肌损伤,可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等[1]。该病如不及时控制和治疗,则可能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从而加速病情发展,威胁患者生命。本文为观察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选取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诊治的因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入院且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6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详情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诊治的因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入院且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6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中男19例(55.9%)、女15例(44.1%),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8.4±4.8)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1±1.2)年;对照组(34例)中男20例(58.8%)、女14例(41.2%),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7.7±4.6)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9±1.3)年;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均采取综合护理措施:①环境护理:定期给病房开窗通风,每日早晚打扫好病房卫生,保持室内清洁,定期对病房消毒,以及在平日里调节好室内的温湿度,以给患者创造更加舒适良好的养病环境;②健康宣教:主动与患者沟通,先与之建立友好的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然后对其展开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控制手段,使之掌握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法、熟悉医院的治疗流程,提高其的治疗依从性[2];③心理护理:在与患者的交流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及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安慰和鼓励以及给其讲述治愈案例来帮助其消除负面情绪、提高信心;④饮食护理:给患者制作饮食指导卡,督促其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清淡的食物,少食高热、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禁食腌制食品,合理控制钠盐[3];⑤用药护理:详细给患者介绍各类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禁忌症和副作用等,在用药时间通知和督促患者按时用药,并告诫患者禁止私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⑥运动指导:根据患者实际耐受力及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主要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爬楼梯、慢走等,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对照组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常规生活护理、对症护理、病情观察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率变化及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率变化

干预前两组的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该病一旦发病,应当及时给予有效控制和治疗,否则可能会加重肺循环及体循环淤血程度,引起胸闷胸痛、心悸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还可能并发室性心律失常[4]。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会进一步增大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性,乃至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临床针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且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除了要给予有效的对症治疗外,还要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以提高疗效,促进预后。但常规护理措施并不满足以上要求,只有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从环境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以及运动指导等多个方面给予患者全方位的呵护与指导,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的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以得出结论: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中,通过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严慧.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09):1139-1140.

[2]钱可可.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08):1011-1012.

[3]李俊田,胡旭桦.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2):68.

[4]张晶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2):33-34.

论文作者:芮小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芮小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