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与后马克思主义书面语--经济学语境下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_资本论论文

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与后马克思主义书面语--经济学语境下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_资本论论文

后马克思思潮与后马克思主义笔谈——经济学语境中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潮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论文,笔谈论文,语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2003)02-0011-17

与哲学语境中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相类似,经济学语境中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个

基本特点是:捡起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尤其是马克思《资本论》中不被重视的

一些理论环节,并弱化甚至抛弃了作为《资本论》主题线索而存在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 价值理论。出现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有以下三点:(1)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没能很 好地解释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出现的经济大萧条以及随之而出现的社会政 治层面的一些独特现象,如法西斯主义国家的出现等;(2)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无 法解释二战后直到60年代末为止西方世界经济普遍繁荣现象;(3)伴随着西方国家社会 生活的合理化进程的推进,呈现在社会生活表面的更多的是个人,而不是阶级,个人普 遍支持改良而不是革命,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没能及时地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刻的剖 析。正因为如此,在“二战”以后,除了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持教条主义态度的 安瓦尔·谢克、威利·塞姆勒、约翰·威克斯等人,以及尽管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 发展,但仍然认为马克思当年在《资本论》中所作的那种基本分析完全适用于对当代资 本主义的批判的曼德尔等人之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普遍活跃的是后马克思主 义思潮。这一思潮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在理论的基础层面上 走出了马克思《资本论》中所站立的以无产阶级价值判断为前提的本质分析的层面,放 弃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的理论线索,走向了对资本积累等经济生活的现象层面的分析。后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潮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是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垄断资本”派观点。尽管斯威齐在其1942年

的著作《资本主义发展论》中还只是把“消费不足论”当成是对马克思《资本论》的“

某个不完善地方”的补充,并认为消费不足论“所涉及的概念和假设,没有一个不是含

蓄地或明白地在马克思理论的主体中出现过。因此,我们既不打算构想一个‘独创’的

理论,也不打算修正马克思的理论”[1](p.201),但实际上从巴兰1957年出版的《增长

的政治经济学》中明确地提出“经济剩余”概念之后,斯威齐的上述这种含蓄的说法就

被明确地打破了,因为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是针对工人的劳动价值与其劳

动力价值之间的差额而言的,而巴兰的“经济剩余”所针对的是整个国家的产值与消费

值之间的差额,这里明显地丢失了一条社会生产关系的理论线索[2](p.70)。以“经济

剩余”概念为基础,上述两人在合著的《垄断资本》一书的一开头就明确地指出,传统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归根到底是停留在竞争经济这个假设之上的,马克思当年

也并不是没有看到在他那个时代的英国经济中存在着垄断的现象,但从他的《资本论》

所反映的情况来看,他显然只是把资本主义的垄断当成了自由竞争经济的附属的或者说

可以被忽略不计的东西。现在是把这种《资本论》中的附属的东西“放在分析工作的最

中心”的时候了。在巴兰和斯威齐看来,垄断资本主义世界的典型的经济单位,不再是

那些为无法把握的市场生产某种统一产品的微不足道的部分的小商号,而是生产一个甚

至几个工业部门的大部分产品的大规模企业,它们能够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生产数量

及投资的种类和规模等等。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在于价格的竞争,而在于诸如销售

努力等方面的竞争。在放弃价格竞争的前提下所进行的降低生产成本的努力,必然会带 来边际利润的不断扩大,而边际利润的不断扩大又意味着利润总额不仅在绝对数上而且 在所占国民产值的份额上都在不断增长,垄断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应该是这种利润率不 断上升的规律,而不是传统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规律,“关于从竞争资 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结构改变的最本质的东西,在这个代替中获得了它的理论表现 ”。[3](p.74)

以此为基础,巴兰和斯威齐从日益增长的经济剩余无法找到有效地被吸收的途径这一

角度来完成了对垄断资本主义的批判。在他们看来,垄断资本主义尽管可以采用增大销

售努力、增加政府民用开支等办法来减缓其内在矛盾,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不能提供为

吸收日益增长的剩余所需要的、同时也是为使这个制度和谐运转所需要的消费和投资出

路的。因此,从不能被吸收的剩余就不会被生产出来的经济学假设来看,垄断资本主义

经济的正常状态只能是停滞,也就是说,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必然会越来越深地陷入

到长期萧条的泥潭之中。

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第二种代表性观点是“货币金融学派”的观点,其代表人物是日

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伊藤·诚和希腊经济学家考斯达斯·拉帕维查斯。在其合著的

《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一书中,他们明确地指出,自19世纪后期开始的资本的主要形

态,既不是马克思所说的那种自由竞争的资本,也不是所谓的垄断资本,而是采取了金

融形态的巨型股份资本。尽管希法亭和列宁都曾谈到过金融资本的问题,但就列宁而言

,他主要是把金融资本当成是通向垄断资本的一个要素来对待的,尽管后来的传统马克

思主义者广泛采用了列宁的这种理解,但在上述两人看来,这种理解显然没有抓住金融

资本的本质特征。就希法亭而言,他对金融资本的理解更多地受到了当时德国金融实践

的背景的束缚,把工业公司和银行基本上放在同等的关系上来看待,没能看到广泛存在

于英美等国家的独立的金融经纪人的核心作用。正因为如此,从这种“金融资本”所推

导出来的“垄断资本”的思路,其实并没有抓住20世纪资本的主要形式。从总体上说,

现代巨型公司并不需要采取垄断组织的形式,也不形成对其产品的市场垄断控制,巨型

公司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相当普遍的,特别是在资本更加国际化的过程中尤为如此。股

份资本的性质及其与银行的关系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自20世纪60年代起,它主要以

跨国公司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巨型股份资本主义的危机既不是来源于一般利润率的下

降,也不是来源于消费不足,而是来源于货币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

二战之后的经济繁荣推动了资本的过度积累,随着1971年8月标志着美元与黄金的可兑

换性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股份资本主义中内在的资本过度积累既恶化了资本

主义国家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也推动了金融投机在这些国家的爆发,这些因素共同导 致了通货膨胀危机的出现。在伊藤·诚和拉帕维查斯看来,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的通 货膨胀危机,不能被视为政府的不良政策的结果,而应该被视为是由股份资本主义经济 的内在局限性所决定的[4](p.244)。无论是信息革命的冲击,还是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控 ,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股份资本主义的这种内在缺陷。他们两人最后指出,真正能超越 股份资本主义市场秩序的不稳定性和不平等性的,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尽管由于他们没 能提供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的证明,因而使他们的理论多少带有一点乌托邦的 色彩,但不容置疑的是,他们的这种观点毕竟是一种新型的后马克思主义观点。

第三种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观点是法国“调节学派”的观点。这一学派致力于摆脱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展开的从社会生产关系入手的本质分析思路,试图从资本与劳

动之间的一般社会关系出发,来解决存在于马克思思路中的重本质层面,轻现象层面, 并试图把现象归结为本质的所谓方法论困境。阿兰·利比兹对这一点有过专门的论述, 在他看来,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逻辑中显然存在着以下问题:(1)马克思与资产阶 级庸俗经济学家划清界限,透过资本主义生产日常当事人的意识,去发现资本主义制度 的“生理过程”,即它的本质层面,这无疑是对的,但马克思为了与庸俗经济学家划清 界限,显然没能很好意识到社会现象尽管可以从本质的方面去理解,但它们是不能被归 结为本质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现象层面本身的运作过程和运作逻辑没有作 专门的解读。利比兹举例说,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的观点就好比是天文学上的托勒密 的地心说,而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主导观点就好比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尽管从理论的 角度来说,后者显然是科学的和本质的,但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是依照太阳围 绕着地球转的观点来行事的。因此,要想使科学的理论具有生命力,必须解决好本质与 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2)更关键的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验现象领域又是自主地 运动和发展的,本质论所分析出来的理论观点,譬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观点,其实现本 身在实际生活中就是对现象界自主运动能力的增强,因此,本质论要想有力量,就必然 融化在经济现象论中来展现自己[5](Chapter 2)。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法国“调节学 派”与上述前两种代表性观点不同,不是从狭义的经济过程内部去展开后马克思主义的 理论批判,而是从以劳动和资本的一般性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社会政治结构的角度去展开 他们的理论思路。这一学派实际上可以被称为“后阿尔都塞主义”,因为它事实上就是 阿尔都塞主义在法国面临困境之后所衍生出来的观点。阿尔都塞立足于“生产方式”概 念去展开他的马克思主义观,并认为社会生产方式是自动发展的,这种观点显然无法解 释西方世界自7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经济危机。法国“调节学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的。它用“积累模式”、“调节模式”的概念取代了阿尔都塞的“生产方式”概念,这 里的积累模式和调节模式实际上是制度积累的模式和制度调节的模式的意思。通过上述 这两个概念,法国调节学派所要达到的理论目的是:(1)把劳动组织方式和满足消费需 求的方式混合在一起,以达到它希望直接面对经济现象过程的目的;(2)把后马克思主 义理论批判的锋芒对准了由劳动组织方式、工资水平、资本盈利能力等多种因素之间的 失衡所导致的“资本盈利能力的危机”,一旦发生这种危机,就需要对劳动组织方式进 行调整和重组,而如果重组也不能解决这种危机,就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需要改变了 。

从上述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中可以看出,西方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在放弃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面向无产阶级的价值判断的前提下,抛开了由马克思所奠基和 拓展出来的经济学批判理论中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线索,直接走向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经

验现象层面的批判,这是跟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批判资本主义的具体革命实践相 脱离直接相关的。因此,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尽管在不少方面提出了较为崭新的思路, 但从本质上说,它们并没有找到在当代资本主义的语境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的正确道路。

收稿日期:2002-12-29

标签:;  ;  ;  ;  ;  ;  ;  ;  ;  ;  ;  ;  ;  

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与后马克思主义书面语--经济学语境下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_资本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