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质量提升
汉字是我国的官方文字,汉字辨识、书写和应用能力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但目前,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却并不强,这除了是因为小学生们刚刚接触汉字不久,对汉字理解不够之外,还是因为小学语文老师们的识字教学策略实施不当,没有在识字课堂中兼顾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未以学生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展示汉字之美,以至于汉字在小学生心中只是枯燥无趣的语言符号。那么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到底该如何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识字课堂呢?根据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了如下几点——
1、追本溯源,直观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思维现状决定了学生们对汉字这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并不感兴趣,甚至提高汉字学习就感到“头痛”。这种对汉字的抵触情绪,不仅让学生们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汉字学习,而且影响了识字课堂中课堂秩序的维持。而汉字本是从图画中发展而来的,表意性是汉字的基本属性。故要想构建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识字课堂,我们不妨追本溯源,以图画辅助教学的方式,提升识字课堂的直观性。
例如:在教学《雨点儿》一课中的“雨”字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描述雨点从天空落入池塘的视频,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谜面是: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池塘看不见。”“是雨。”在我说完之后,很快就有一个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想出谜底。“真棒。”我点评道。“请接第二题。”我一边说,一点利用多媒体展示汉字“雨”,继续问道,“那谁又知道这个字念什么呀?”“也是雨,上面是天,中间是雨点,两边是雨线,下面掉到池塘里的雨。”学生分析道。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视频导入课堂,唤醒了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然后又以猜字谜的形式吸引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进而在教学问答中帮助学生们完成了对“雨”字的解读和记忆。
2、挖掘资源,讲解故事
儿童对故事的诉求是近乎天性的,听故事是儿童填补自身内心情感空缺、满足自身内心知识需求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汉字不仅是故事传承的载体,而且在其自身的传承了发展中也蕴含着许多有趣的典故。所以,要想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小学识字课堂,我们不妨挖掘汉字文化中的故事资源,以讲故事的方式推进汉字学习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日月明》中“男”字的教学过程中,我先给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大学者,他的妻子生产了。很多朋友都非常关心他妻子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但都不敢去问,只有一个和他关系特别好的朋友悄悄的找他问道:‘兄台,府上得的是位公子,还是位小姐呀?’只见他,看了看朋友淡淡的回应道:‘得一田中出力者罢了!’朋友听罢,会心一笑。
“你们说,他家中到底是得了一个男孩,还是一个女孩呀?”我问道。“男孩儿。”学生答,“因为古代田里干活的是男人。”“嗯,真聪明!所以,古人们用田和力两个字组成了汉字男。”我总结道。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故事讲述的方式引出汉字,让学生辨识汉字的过程同听故事的过程融合到了一起,既强化了学生们对汉字字义的理解与记忆,也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
3、情境创设,多维解读
与单调的黑色符号相比,多维的识字情境无疑是更受学生们欢迎的。以营造多维情境的方式推进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不仅可以以多重知觉体验辅助学生解读汉字,降低汉字识记难度,而且还能丰富学生们对汉字的认知,深化学生们对汉字文化的了解。
例如:在对《江南》一课中的“鱼”字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鱼腹藏书”的动画故事,然后带领学生根据鱼的形象,抽象出汉字“鱼”的写法。
接着,我又展示生活中与鱼相关的图片,并问学生们:“你们说在中国文化中,鱼是什么意思呢?”“鱼腹藏书,是思念的意思。”“是吉祥的意思,年年有余。”……学生们根据我提供的材料,认真思考后回答道。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展示各种图片、故事和视频的方式,给学生们营造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相似的、广阔的鱼文化解读情境,让学生们对具体故事或图片的解读中理解了“鱼”在中华文化中的内涵,丰富了识字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削弱了识字课堂的枯燥性。
综上所述,要想构建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语文识字课堂,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去组织、开发语文识字资源,构建通俗的、形象的、有趣的语文识字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吕莉.从儿童思维特点出发,走向开放性识字的智慧学习[J].黑河教育,2019(12):53-54.
[2]张瑞青.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35.
论文作者:王桂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汉字论文; 学生们论文; 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认知论文; 故事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