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国商业发展的思路分析_商业论文

加快我国商业发展的思路分析_商业论文

加快我国商业产业发展的思路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思路论文,我国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商业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商业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有和合作商业长期独家经营、一统天下的垄断格局被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相互竞争的新格局所替代;国有商业和合作社实行改、转租、联营、承包、兼并、连锁经营及股份化经营,逐步走向市场;一批以商业企业为龙头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多层次的商业集团正在形成;商业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新兴行业迅速崛起;商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消费者购物环境开始改善。改革的结果使得商业流通规模持续扩大,商业的产业功能空前增大。尽管如此,我国目前商业产业领域的问题依然很突出,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相比呈滞后的状况。进入90年代以来,商业在国民收入部门构成中仅占7.98—10.2%,同期,商业产业的社会贡献率更低,仅占社会总产值部门构成的4.82—5.51%。造成商业产业发展滞后的根源在于:商业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管理水平低下,商业产业内外的经济联系弱化;缺乏有序的市场体系,商业产业诸环节的发展不平衡;商业产业政策的功能发挥不得力。为此,要扭转商业产业发展的滞后状况,实现健康发展,宜从以下思路着手:

一、积极促进商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产业结构的转变和高度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特征,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产业结构高度化趋势同样也反映在商业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商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以商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商业产业与其它产业经济联系的不断强化;二是商业产业自身的技术密集化、商业服务的不断创新与多元化。在科技开发、创新的贡献率日趋主导的今天,实现商业产业结构向技术资本密集型的转换,也已成为实现商业产业转变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

首先,要扩大商业产业的技术含量,实现商业产业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应用新技术、扩大技术投入成了商业企业降低费用、改善服务、扩大市场从而提高效益的法宝。商业产业技术密集化主要表现在:商品的加工、包装、运输、储藏等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物质设施,增大技术设施在商业经营资本中的比例;商业交易过程中应用以电脑为代表的技术手段;应用现代通信网络,改善流通媒介。

第二,注重商业产业服务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多元化。随着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商业产业面对的是高级化的传统需求及层出不穷的新需求。这也迫切要求商业产业通过创新及多元化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并满足社会需求,否则,就将被市场所淘汰。现阶段,商业产业应顺应商业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做好扩大再加工服务,满足消费个性化的需求;努力缩短生产与消费的间距,从事一些直接性的生产活动;有机地统一好精神文化性消费和物质性消费,创造特色经营。

第三,强化商业产业与其它产业的经济联系。三次产业理论认为,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主要标志,而商业产业又在整个第三产业中占核心位置,并与社会各产业部门是紧密相联的,从这个角度看,商业产业的发展也意味着与其它产业经济联系的强化。产业经济联系的强化取决于产业组织制度的优化和联系媒介的信息化、技术化和现代化。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商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商业是一个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产业。商业产业与市场的关系最直接,受市场机制的作用最强烈。因此,市场机制是促进和制约商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商业产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机制建设不完善,既有市场主体方面的因素,也有市场客体方面的因素。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商业产业的促进作用。

第一,深化商业改革,特别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造商业市场的真正具有独立经济权利的行为主体,使商业企业真正转变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理环境差别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商业企业的改革绝不能“一刀切”,应建立起多种经济成份并重的、适合地情国情的、规模不一的、组织形式多样的商业主体。

第二,突破市场流通的制约因素。现阶段,制约市场流通的因素主要有:作为流通的载体,我国交通运输业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形成制约商业发展的瓶颈;作为流通的媒介,我国的信息产业及其载体——邮电基础设施还不够发达,市场信息网络不够通畅;作为市场发展的保证,我国的市场管理法规制度和执法监督体系的建设处于严重不配套状况;我国的流通体制还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商业企业活力不足,流通行为盲目趋利,市场中介组织发展不良,自律性机制稳定性差。商业企业要突破这些制约因素,才会有更大的作为。

第三,按照大市场、大流通、大商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可调控的商品市场体系。构建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工业品批发网络和以生产地、集散地为中心的农副产品批发网络;建立健全以适合消费、方便购买为目的的零售网络,大力开辟新型零售组织形式;提高仓储运输业经营的企业化和社会化程度,加快物流网络建设;搞好商业产业的内外贸、进出口结合,大胆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快商业技术改造,有条件有选择地开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的商业企业。

三、进一步强化商业产业政策的发展功能

商业产业发展的内因是在市场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通过商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实现商业产业规模的发展。但是这种内因必须在外因的作用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实现商业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外部政策的完善,特别是国家商业产业政策的指导。

第一,强化商业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矫正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由于市场机制对经济的作用是一个由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即市场机制的作用首先表现为对一定产品的作用,而后才表现为对整个行业部门以至产业系统的作用。这样就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市场机制对产业经济作用的间接性和不确定性,完全依靠市场经济来实现一定的产业经济目标往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二是市场机制对产业经济的作用呈滞后性,这对产业经济的均衡发展特别是“瓶颈”产业的发展往往不利。因此,利用产业政策来补充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就成了必然。当前,商业产业政策应从以下几方面发挥其补充功能:一是通过市场信息的公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制订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限制垄断、反对不正当竞争;三是制定保障商品交易顺利进行的具体措施,诸如商业结算规则等;四是注重对商业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某些商业行为的调节和指导。

第二,制定商业产业的技术政策,建立起激励商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中观机制。技术进步是商业产业优化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商业产业技术政策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商业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商业产业技术政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商业产业技术结构的选择和技术发展政策。主要涉及制订具体的技术标准、技术发展方向,鼓励采用先进技术;二是促进资源向技术开发领域投入的政策。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强化商业产业的技术基础建设,发展商业教育,提高商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同时要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采用有关措施,鼓励商业产业的自主性技术创新,包括税收优惠措施、政府补助措施、低利率贷款措施、技术开发研究组织制度、发明表彰制度等。同时,要注重技术成果的应用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注重商业技术的引进和消化,特别是引进国外商业管理方面的先进管理技术,并在消化方面花大力气。

第三,扶持商业产业领域中“瓶颈”行业和主导部门的发展,充分发挥这些部门的先导作用。具体政策措施有:一是选择和培育对于稳定和主导市场起着重大作用的竞争性垄断企业建设。鼓励内、外贸商业企业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经营,建立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赋予有条件的企业以进出口权,实行跨国经营;办好中外合资的超级市场、购物中心和其它零售商店,充分发挥外资商业企业的示范作用;加强现代流通组织建设,特别是现代批发网络、零售业及仓储运输业的建设。二是积极扩张商业产业中的“瓶颈”部门。在我国,目前交通运输、仓储及商业网点布局诸方面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不相适应,阻碍了商业产业的发展。因此,商业产业应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保证这些行业的重点发展,缓解“瓶颈”制约作用。

收稿日期:1997—07—08

标签:;  ;  ;  ;  

加快我国商业发展的思路分析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