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岳阳建筑的文化价值与保护_岳阳楼论文

论岳阳建筑的文化价值与保护_岳阳楼论文

论岳阳楼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岳阳楼论文,价值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8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1)01-0016-05

一 岳阳楼源流考

(一)岳阳名之来由

今岳阳市,夏商为荆州,三苗之地;春秋属楚,为麋、罗二国地;战国仍为楚地;秦灭六国,属长沙郡罗县;西汉时,属长沙国下隽县。公元210年,东汉改长沙国为长沙郡,东吴孙权将汉昌、下隽等县建为汉昌郡,郡治所在今平江县金铺观,此为岳阳建郡之始。

晋武帝时,分下隽县西部今岳阳临湘一带建巴陵县。公元291年,分长沙郡北部新置新昌郡,辖蒲圻、下隽、吴昌、巴陵四县,郡治所在巴陵县城。

南朝梁时将罗县、吴昌县新置玉山县、岳阳县、湘滨县,并以此五县及湘阴县建岳阳郡,郡治所设在今汩罗之长乐镇。

隋文帝时,废岳阳郡建巴州,公元519年,将巴州改称岳州,公元598年改安南县为华容县,隶属岳州,华容县从此归属岳阳管理。岳阳县原称巴陵县,其范围包括今岳阳市区、岳阳及临湘县境,县治所在今岳阳市南区岳阳楼附近。岳阳名称来由取之“天岳之阳”,即幕阜山之南。巴陵名称来由有两说。其一,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羿屠巴蛇于洞庭,积其骨为陵”,即谓巴陵。其二,宋朝王象之《舆地纪胜》载:“刘巴,字子初,零陵人,有名于乡闾,诸葛亮荐于蜀,后为尚书令,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出守荆州,卒于岳阳,葬于郡西,后因刘巴之故,故称巴陵。

公元1913年,巴陵又改称岳阳县。1960年,将岳阳县的城厢镇、城陵矶镇建岳阳市,由岳阳县代管。1962年撤市,仍归岳阳县。1975年恢复岳阳市,1983年岳阳市升为省辖市。

(二)岳阳楼溯源

岳阳楼是巴陵之名胜,与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它高居岳阳右城西门,下临洞庭,前望君山,北倚长江,登楼远眺,湖光山色,古城风貌,尽收眼底。故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

岳阳楼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15年。当时,东吴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于是派大将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鲁肃为扶佐孙权接替周瑜驻守巴丘后,认为“巴丘正当江湖汇口,四通八达,为古来水陆争战之地,尤利水战,应成为一个重要的水军据点”。刘备借得荆州后,令关羽驻守,与鲁肃对垒。鲁肃驻守巴丘期间为防御关羽和曹军再次南下,便在水面广阔的洞庭湖加紧操练水军。他选择洞庭湖与长江的咽喉之地,今岳阳楼一带,构筑险固的巴兵城,并在城西依湖临水地势高敞处,建造了训练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据清光绪《巴陵县志》载,岳阳楼“肇自汉晋”,或曰“鲁肃阅军楼也”。

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贬岳州,此时他已饱经风霜,年近半百,又被贬职,情绪十分低落。因此,他借扩修岳阳楼之名,以寄情消愁。竣工后,因楼在岳阳洞庭之滨,遂定名为岳阳楼。张说“每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著”。

(三)滕子京重修岳阳楼

宋朝滕子京庆历四年谪守巴陵,他励精图治,重点做了三件事:其一,修筑偃虹堤和南湖紫荆堤;其二兴办郡学,造就人才;其三,重修岳阳楼。不久,他把巴陵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当朝尚书左仆射司马光赞誉为“治为天下第一”。重修岳阳楼后,他修书请同科进士好友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滕子京认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滕子京还认为,前朝诗人未能尽抒岳阳洞庭之景,唯有吕衡“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粗标大意。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在(今河南邓县)邓州作《岳阳楼记》。作者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自己无限的人生感慨,表达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同时对滕子京表示同情和劝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包含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深情厚意。据清《巴陵县志》载,滕子京把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制成精美的雕屏安放楼内。当时人们把滕子京修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丹、邵竦篆额的《岳阳楼记》称为“天下四绝”。

继范仲淹《岳阳楼记》之后,更有历代名诗出,欧阳修、黄庭坚、陆游、杨基、杜庠、魏元贞、王夫之、陶澍、何绍基等都登楼赋诗,留下千古名篇。真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后,文以楼传,楼以文存,古今倚重,中外蜚声。

(四)岳阳楼历史变迁

岳阳楼多灾多难,历史上可考之重修达32次之多,其中以张说、滕子京重修为最。据史料记载,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10月)又遭大火,楼被大火烧毁,楼内“四绝雕屏”毁于一旦。当时代理郡守郑民瞻于1079年又重修岳阳楼,他作记并赋诗抒怀。“遍历江山只此楼,名传自古又今修,却观湘水浮新景,重对君山说旧游,风月依然如故友,轩窗今复冠南州,远追张相滕侯迹,幸摄前观状胜游。”

明成化丁亥(公元1467年)进士眉山吴节,出守巴陵郡登上岳阳楼,登览之余,怃然有感,谓湖山景象,弗减旧闻,而楼之规模非昔可比。询之,则后来郡人所构,卑陋弗称,亟欲改作,还于旧观。才到住所,力未暇及,久之,政务渐举,岁时渐稔,禀有馀粟,库有积资,乃谋诸僚佐,稍有羡馀,兼助己俸,募工庀材,拆其旧而新之。始事于(公元1471年)辛卯冬十一月,讫事于壬辰(公元1472年)夏五月,杰栋峥嵘,层檐恽飞。此次重修岳阳楼是继宋后规模较大一次,它比元代岳阳楼宏伟壮观许多。

清朝岳阳楼又有几次重修。清李遇时于1682年任岳州知府时,对岳阳楼作过一次重修,另加修楼右之“净土庵”,楼左“仙梅亭”。楼修复后,李遇时,杨柱朝有《重修岳阳楼记》。

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再建,为三层、四柱、纯木飞檐,其盔顶为我国古建筑中所少见,此次修复岳阳楼有清之张德容、李翰章作记,石碑存岳阳楼。

现在的岳阳楼为1983年至1984年根据晚清原物风貌重修,同时修建了周围的“南极潇湘,北通巫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四座碑坊,刷新了“怀甫”、“三醉”、“仙梅”三座辅亭。

二 岳阳楼的文化价值

岳阳楼雄踞古城西门上,左揽洞庭,右挹长江,遥对君山,邀湖山之集会,望万顷之碧波,拥优美之环境,引历代骚人墨客聚会于此,登楼讴歌,触景畅怀,留下许多诗词歌赋,楹联碥额。这些作品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永垂千古的文化价值。

(一)诗文唤起爱国情

南朝颜延之(公元384年~456年)在赴任途经岳阳,登巴陵阅军楼赋诗一首,诗曰:“江汉分楚望,衡巫奠南明。三湘论洞庭,七泽蔼荆牧。经涂延旧轨,登阁访川陆。水国周地,河山信重复。却倚云梦林,前瞻京台囿。清氛霁岳阳,曾晖薄澜澳……”诗人登楼,极目楚天,浩浩三湘四水汇洞庭,茫茫云梦七泽蔼荆州,遂开登楼抒怀之先河。显然,诗人把握了登楼览胜最佳角度和审美体验,故此诗对后世诗坛影响颇大。其后在岳阳楼题诗作赋者众多,但具有爱国主义情怀,能表达忧国忧民思想的要数杜甫的《登岳阳楼》,其诗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首诗是诗人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离开四川夔州,来到洞庭湖所作,诗人当时身患疾病,离逝世仅差两年,心情复杂而沉痛。“昔闻今上”句写出了他悲喜交集的感情。洞庭湖是古时楚国故地,屈原曾在《楚辞》中极力描绘和赞美过它的美丽景色,诗人如今登临胜境,喜悦和激动难以抑制。从登临所见“吴楚东南坼”,联想到“乾坤日夜浮”,诗人以气吞山河的气势和熔铸万物的神来之笔,描绘了汪洋浩荡的湖水,分开了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轮流飘浮在浩波之上的情景。这两句诗历来以境界高远,气魄宏大为人称道。它饱含着诗人久经忧患的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感悟。他感到了时间的流失,自己又将不久于人世。但是他还是没有忘却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没有忘却因社会动荡造成老百姓饥饿、死亡和流离。由于安史之乱使诗人四处飘泊流浪,更使他联想到正饱受战火蹂躏的人民。当年,吐蕃出兵犯境,唐朝发兵防御,烽烟弥漫,生灵涂炭。对此,他感到既不能为国分忧,又不能为民谋利,家国身世的重重感触,使诗人自然流露出忧国情绪。“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正是诗人爱国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的最好写照。这种心忧天下,古今为之俯首的爱国情结无不影响着一代代后来者。

范仲淹是另一位岳阳楼文化重要贡献者,他的《岳阳楼记》历经千载依然为人们所传颂。这是因为他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了一种政治、人格和道德规范,因而一直受到中国古代仁人志士赞赏,并形成行为准则。他认为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不应以个人得失为意,而应当超越个人,胸怀天下,心系国家安危。随着历史的迁移,这种“先忧后乐”思想更显文化价值,并成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精神财富。

范仲淹这种“先忧后乐”精神激励着许多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如清末湖南湘阴县东乡左家塅出身的左宗棠,曾自许以“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在他29岁那年,于陶澍家小淹馆中曾写诗八首,其中有句云:“研田终岁营儿脯,糠屑经时当餐飧,……乾坤忧患何时毕,忍嘱儿孙咬菜根。”虽他如此窘迫,却仍不忘博览陶澍总督家所藏清室宪章和舆图,仍不忘深研兵农实用学问。左宗棠在家受祖父、父亲影响,求学受贺熙龄师长教授。贺熙龄曾夸奖他说:“开口能谈天下事,读书先得古人心。”这些都与岳阳楼之“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郎庙古人心”有着各种不同的关联。左宗棠还受到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直接影响。“江风吹浪,舵意有声,船窗人语,互相响答。”他们在湘江舟中彻夜长谈,研讨古今形势和时务政要,潇湘夜话令人神往。这些为他以后督办新疆军务,统大军入疆,讨伐与俄、英等国勾结紧密的阿古柏反动势力奠定了思想基础。当林则徐于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死后,左宗棠的爱国主义和先忧后乐思想表现更充分,他在对林则徐先人后己的挽联中写道:“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联语中“忧国如家”虽为颂林公,实则抒发自己爱国之情。左宗棠不但是这样想的,而且身体力行,统大军入疆,先后收回天山北路、南路,有力的遏制了英、俄对新疆的侵略,高唱了爱国主义的凯歌,他平定新疆叛乱后,立即建议新疆设省,浚河渠、筑城堡、丈地亩、厘正赋税,教使农业机器,开展多种经营和兴办义学等主张。左宗棠开发西北的思想和做法起过重要作用,现在仍在影响着今天的西部大开发。

杜甫舟中忧国难,范公秣马战边关。诗文并存岳阳楼,乾坤忧乐系后人。

(二)文物流芳昭古今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岳阳楼历史价值。自三国以来,岳阳楼的历史变迁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岳阳的社会生活力、上层建筑以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状况,反映了社会变革,科技进步,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它也是岳阳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和真实反映。同时还是岳阳文化传统的象征,其中“先忧后乐”思想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并转化为岳阳人民引以自豪的精神力量,它在1998年抗洪抢险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岳阳楼艺术价值。它那金黄色盔顶显示了它不同凡响的“身价”,成为至高无上的象征。它使用黄色琉璃瓦作楼顶是我国古建筑楼观中独一无二的,具有流芳百世的艺术价值。那幅悬挂在二楼《岳阳楼记》紫檀木雕屏,无论是从书法艺术,还是从制作工艺,取才用料来说都是艺术精品。它采用皇家御用紫檀木,木质结构紧密,坚硬、无微孔,比重较大而不浮水,色泽黑里透红,十分罕见。书法艺术价值更为稀罕。乾隆八年,当朝大书法家张照押运粮草路过洞庭湖,因遇大风无法成行,滞留岳州,岳州知府黄凝道遇此良机,即刻请张照书写《岳阳楼记》。张照面对阴风怒吼浊浪排空的洞庭湖,想起了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欣然命笔,他先楷后行,前六行全用端庄楷体书写,从第七行由楷转行,流动劲挺,如流金出冶,随范铸形;如雄鹰展翅,不同凡响,一气呵成。黄凝道迅速选择交趾檀木,雕刻制成高九尺五寸,宽十尺五寸的由十二块檀木组成的雕屏。张照的书法作品将董其昌疏朗闲逸的布白,米芾峭劲险绝的结构,颜真卿浑厚敦朴的笔法融为一体,成为艺术史上一件珍品。张书《岳阳楼记》横空出世后,发生了两件趣事:一是清嘉庆年间,有人用绣底显字法,临张书《岳阳楼记》刺成绣品,现藏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二是道光年间,被当时岳州的吴知县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将紫檀木制成的雕屏偷走,在他辞官回乡途中,奸道难成,天公作难,突然湖面狂风大作,将运载紫檀木雕屏的蓬船掀翻,使真雕屏沉入洞庭湖九马嘴湖底。很久才被一个渔夫打捞上来,再由清代诗人、散文家吴树敏(公元1805年~1873年)收藏并进行了补修。直到北伐战争后,重修岳阳楼时才用一百二十块银元从吴树敏后代手中购回,嵌于岳阳楼二楼照壁上。所以现在岳阳楼上出现了真假两幅雕屏。从以上两事说明范仲淹《岳阳楼记》紫檀木雕屏在文学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艺术价值。岳阳楼还珍藏着许多书画艺术品,如清代石涛所画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张宗苍所画的《岳阳大观》等都颇具收藏和欣赏价值。岳阳楼收藏的这些艺术品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无不给人以美的启迪,从观赏的角度陶冶人的情操,净化的人心灵,提高人的审美情趣,给人以愉悦的享受。

岳阳楼科学价值。岳阳楼是古代建筑宝贵遗产,其中蕴含着许多技术成果。它充分反映了各个时代岳阳的建筑技术水平,它对研究古代建筑科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岳阳楼建筑可用八个字高度概括:“三层、四柱、飞檐、纯木”或“纯木结构、盔式楼顶”,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柱从地面直通楼顶,承载着全楼主力负荷,再用十二根木柱作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三十根木柱,彼此牵制,全楼无一钉一铆,梁柱、方、檩互相咬合牵制,架稳脚实,严整美观,工艺精湛。外楼的装饰也颇具匠心,很有艺术特色。第三层楼上的飞檐,陡而复翘,极像张开的翅膀,仿佛欲凌空飞去。飞檐与楼顶都是用黄色琉璃瓦覆盖,装饰着龙凤陶塑与浮雕,门着土红,柱敷朱红,配色协调,辉映着碧水蓝天。尤其是三楼盔顶,外型酷似古代的将军头盔,它隐喻着岳阳楼是三国鲁肃阅军楼的历史。岳阳楼在力学、美学、建筑学、施工技术等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凝聚着无数建筑匠人的聪明才智和建筑才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三)岳阳楼旅游价值

岳阳楼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旅游价值。以岳阳楼为中心的岳阳文化区,人文景观很多,如君山、杜甫墓、屈子祠都是重要人文景观旅游点。对海内外旅客有巨大的吸引力。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名扬四海的岳阳楼正是发展朝阳产业的优势资源,优化利用好这种资源,可以带动当地交通通讯、餐饮娱乐、土特产品的发展。但是,岳阳的旅游业发展并不理想,没有充分挖掘以岳阳楼为中心的岳阳文化区的旅游价值。据四川旅游管理局反映,四川的旅游工作开展的比较好,他们利用杜甫草堂、武侯祠、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发展旅游,使旅游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岳阳旅游不尽人意,笔者认为是挖掘不够,如四川利用杜甫草堂发了财,岳阳平江境内的杜甫墓就没有充分利用其价值。笔者认为,搞旅游开发一定要挖掘旅游景点的价值,突出特色和个性,不能人云亦云。岳阳是一座文化名城,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开发旅游要体现文化名城特色。如果能将岳阳楼、君山、屈子祠、杜甫墓黄金旅游线路进行适当规划和建设,把各个点的诗文碑刻书法作品编印成册,价格适中,将大受文化人的欢迎,一定会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要处理好发展文化旅游业和发展工业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旅游资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决不允许破坏。一旦遭受破坏就很难恢复。因此,在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生态平衡,注意保护环境。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其含义是在考虑产品开发时,首先就要用生态学的概念进行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产品的原料,产成品以及与产品有关的废气、废渣、废水的消解与利用问题,把污染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充分挖掘岳阳楼及区域内景点的旅游价值,要注意工业布局问题,不宜再发展对生态环境有严重破坏作用的化学工业,而要发展与旅游业相适应的电子工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做到使岳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本身就是人类对美的生活和美的事物的追求,就是人类高于生存需要的审美活动。因此,为了做好旅游这篇文章,一定要树立岳阳楼文化价值观念,一定要保护岳阳楼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三 岳阳楼的保护

(一)岳阳楼的建筑特色

岳阳楼具有影响教育后人的作用,又是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仍有保护的价值,因此必须加以重点保护。

岳阳楼的建筑特点是楼身为全木结构,三层二檐,高近20米,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平面近方形。一层有围廊,二层设平座,供人游览观景,三层的檐下做交叉形如意斗拱,每个交叉拱之间有假昂伸出,雕刻成龙凤等形状,具有典型的湖湘建筑风格。楼内四根金柱从楼底直抵三楼,整个结构浑然一体。构架全用榫卯联结,无一铁钉,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才能,楼顶做成盔顶,形如古代将军的头盔,使人容易联想起当年鲁肃检阅水军时的凛凛威风。上覆以黄色琉璃瓦,朝晖夕阳之下更加金光灿烂。这种使用盔顶的大型建筑物是国内独有特例。因此,更显出它的文物价值。

(二)岳阳楼保护的基本原则

保护岳阳楼的目的是为了让岳阳楼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因此,1)要突出岳阳楼文物主体,突出岳阳楼精神文明特色;2)注意岳阳楼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特别是沿湖地段生态环境保护更为重要;3)注意洞庭大桥桥头建筑物与岳阳楼景区的协调;4)保护原则要深入人心,鼓励居民积极参与;5)要制定专门的保护规划,确定保护范围和对象,并要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保护规划的实施;6)要精心设计和改善岳阳楼保护景区内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沿湘堤基要重要保护,防止湖水波涛拍击堤岸,影响堤岸的承载能力;7)要避免交通干线穿过岳阳楼风景区,要计划建设适当停车场地。通往君山的轮渡码头要加固并改善周围环境;8)在岳阳楼景区内的有限建设项目要符合传统特色,新的建筑要考虑空间布局、体量、尺度的合理和与传统特色的协调。

(三)岳阳楼景区的保护措施

岳阳楼景区和岳阳楼本身的保护不是一朝一夕、一朝一代的事情,它将是一个代代相传的历史过程,为了岳阳楼能世世代代耸立洞庭湖边,让世人登临远眺湖光山色。1)要加强对岳阳楼的历史研究,让这些历史资料能保存下去。2)加深对岳阳楼文化价值的研究,弄清楚为什么岳阳楼能够保存一千七百多年,毁了又建,直到现在仍受到世人的仰慕。3)要研究保护方法,建筑物怎么保护,景区怎么保护。4)加快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特别运用新的科学技术进行保护更为重要。5)要加紧开展维护方法的研究,为今后维护岳阳楼作技术储备。

总之,岳阳楼及其由此产生的文化具有长期流传的价值,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加速保护的研究和建立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让大家共同关心岳阳楼的保护,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标签:;  ;  ;  ;  ;  

论岳阳建筑的文化价值与保护_岳阳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