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展与思考——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谈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大纲论文,高级中学论文,修订版论文,课程改革论文,进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最近已由教育部制定颁布。根据这部大纲修订的历史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将从2000年秋季起,在全国各省市逐步推广使用。为帮助广大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实质,本文特将大纲修订的背景及其主要新特点概括介绍如下:
一、大纲修订的背景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课程改革
近十年来,为培养新型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历史课程方面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
美国历史教育近十年来呈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首先,历史在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1991年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颁布,要求所有的中小学学生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五门核心课程都要合格。1992年《历史课程全国标准项目》开始启动。1996年,三个《标准》,即《世界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通往今天之路》《美国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美国的历程》和《幼儿园到4年级历史课程全国标准》正式发表。这三个《标准》实际上是《2000年目标:教育美国法》中的主要教育改革目标之一,从而成为国家立法的一部分。历史作为五门核心课程之一的地位,被国家立法所认可。
从这些《标准》中可以发现21世纪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功能。首先,历史课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阵地。美国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首先是参政的意识。《标准》强调了历史教育对公民的重要意义: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它认为,学习本国史的意义在于:“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同时必须具备世界性眼光。新《标准》明确指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现在的学生更需要对世界史和创造了不同于美国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许多文明国度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一部平衡的、范围广泛的世界历史,学生们可以了解世界的多种文化以及所有文化中共有的人类情感和存在的共同问题。学生们会由此养成通过别人的眼光评价事物的习惯,并且逐渐认识到,通过研究其他国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重要的是,对世界多种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育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涵养和文明的精神。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和日益彼此依存的世界要求我们具备这种品质。”(注:美国学校历史教育全国中心:《历史课程全国标准》(1996),第1页。)
从能力培养来看,美国的历史教育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认为历史学习和研究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通过它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新《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五类历史思考能力:按照年代顺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历史的理解能力;历史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历史研究的能力;历史的问题分析和决策能力。
从历史课程的功能来讲,美国历史教学强调理解“历史对我们的私人和公共生活、对我们社会的意义”,认为历史是“了解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和互异性,以及我们同享的社会共同性”必不可少的课程。60年代,西欧的“新社会史学”对美国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新社会史”着重撰写“自下而上的历史”。历史的主体不再是美国历史上社会各界的“精英”,而是名不见经传“沉默无声的”芸芸众生。美国史成为印第安人、非洲裔美国人、亚洲裔人、拉丁美洲裔的男女老少共同书写的历史。“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不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过去,而是生动的、伸手可及的、与现实和个人密切相关的往事,使历史学习和探究更好地为现实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服务。
英国于1991年颁发统一的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该文件提出三个具体的成就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理解目标。在这三个目标下,要求学生在五个方面取得进展:历史年代顺序的理解;历史上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和理解;历史的解释;历史的探究;组织与交流。“国家课程”要求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五个方面得到发展:精神世界的发展;道德修养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发展,公民意识的发展;在关键技能方面得到发展:如交流的能力;数字运用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用互联网、CD-ROM、e-mail进行历史探询,发展、编辑、分类,重新组织和建构信息,然后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美国和英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有以下主要共同点:1.历史教学的整体目标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思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历史知识的类型转变为思维训练的类型;2.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重视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3.不是把历史学习当成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识记,而是注重对历史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历史解释,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4.重视学生学习历史时思维活动的具体操作,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5.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学生通过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问题。
(二)近十年来我国历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把推进素质教育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199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发表讲话,强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四有”新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德育方面,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它同时强调“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为此,《决定》特别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在智育方面充分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今年春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调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历史、地理教材。总书记于3月12日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我最近看了一些初中、高中的历史、地理教材。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级干部要加强历史、地理等知识的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对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亲切关怀,是对青少年学生乃至干部历史、地理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是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的充分肯定、鼓励和鞭策。(注:程材:《编写一流教材 推进素质教育——江泽民总书记调阅中小学教材并作重要指示》,载《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6期(总第200期)。)实际上,去年江泽民同志在致白寿彝教授的信中就曾指出,学习中国历史,对领导干部来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获得“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有益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他还指出,干部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以开阔眼界和胸襟,提高精神境界。对于青少年来说,通过中国历史的学习,“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注:江泽民总书记1999年4月25日致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的信。)
10年来,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历史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已取得许多积极的进展。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简称试验大纲)。与以往的大纲相比,它有了明显进步。比如,它提到历史学“具有认识社会和教育的功能”;对“提高国民的素质”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认清世界发展进程,进一步了解国情”。基础知识方面,它强调要学生“认识近代以来世界形成统一整体的进程,近代世界格局的变化”。能力培养上“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思想教育方面,增添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和养成“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等等。根据试验大纲编写的试验教材从1997年秋开始至今,已在两省一市(江西、山西、天津)试验了一轮,反映基本是好的。与在1990年历史教学大纲(高中部分)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相比,已有长足的进步。
上海的历史课程改革也正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目前上海使用自己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上海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的《历史》有几点新意。第一,它采用近年来史学界的新观点,即以15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才真正成为一个整体,才有了真正的世界史。第二,是在结构体系上进行突破,采用中外史合编的结构体系,目的是“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今天世界与中国现状的由来”。第三,如此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各国历史,以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线索以及中国的发展与演变。1999年上海又颁布《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10年),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正确的认知方法和历史观念;希望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构建新的历史教学体系,同时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初中构建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的文明史框架体系;在高中开辟专题史;设置属于探究性课程模式的史学阅读、分析与实践;降低历史学习的难度。
北京市于1999年制定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其主旨是:在教育理论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课程结构方面,它在初高中阶段构建中国史和世界史“融合——分部——融合”的课程结构。在初中阶段构建中外史合编的新体系,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对人类文明脉络的整体把握,形成完整的历史图景和正确的历史观。”高一和高二年级采用中外历史分部深化的体系。这一体系强调知识的相对系统性,注重在初中综合学习的基础上的纵深学习。在高三年级则采用中外文化史合编的新体系。(注:北京出版社《走改革创新之路》(1999年)第341~342页。)
对课程价值的论证中,与过去传统提法相比,北京市的历史课程标准也体现了很多新鲜的观点和思想。它把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彼此独立然而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下面只列举对传统突破较为突出的几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一般把“思想教育”目标的内容涵盖得相对狭窄。北京市的《标准》把“思想教育”的提法用“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拓宽了其内涵。比如,它指出,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理解、尊重其他民族,有民族的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的观念;使学生了解世界众多民族发展的历史,认识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二、高中历史试验大纲修订版的新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历史教学在某些方面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表现在:历史教育的功能没得到充分发掘;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品格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所忽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历史学科体系束缚较大,对历史教学体系的考虑则不足;知识点偏密、概念偏多、理论性偏强、难度偏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在高中1996年试验大纲的基础上,最近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与以往的大纲相比,这部大纲体现了如下新意。
(一)历史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得到强调与充实
首先,历史教学大纲的政治导向性和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在大纲中得到坚持。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深入,西方学术观点不断地被研究借鉴,活跃了学术思想,使学术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历史研究领域,20世纪中期出现到70年代达到高峰的西方“新史学”对西方的传统史学发起冲击。法国的“年鉴学派”、英美的“新社会史”,新马克思主义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英国的“全球历史观”和美国的“世界体系理论”都扩大了我们认识历史的视野,加深了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我国史学工作者摈弃“左”的影响和教条主义倾向,通过借鉴和吸收,在研究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在我国历史学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界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也使很多青少年对诸多历史问题产生糊涂、甚至完全错误的历史观点。
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特别是历史教学大纲,理应具有政治导向功能。任何一个国家的官方历史课程标准或历史教科书概莫能外。比如,从美国的历史标准就可以看出,美国的历史教育主要强调三个原则。第一,爱国主义精神(patriotism)。这个词虽然很少直接出现,但是它的精神自然渗透于课文具体的历史叙述中。第二,美国价值观念的教育,主要通过《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的学习和理解来实现;第三,《公民权总论》对公民权观念进行灌输。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同样要体现符合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及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因为它不是“私家著作”或“一家之言”,就要求对中学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有一个准确而审慎的定位,为它制定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在这方面,修订大纲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史观和方法的指导,又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修订大纲在原则上仍然依据唯物主义史观,把社会发展形态和性质作为历史阶段分期的主要依据。需要说明的是,在世界史方面,近年来我国世界史学界从整体世界史观出发,以“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分期法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从目前的中国国情出发,再考虑到中学历史教育与高校历史教学和历史专业研究的不同性质和对象,十月革命问题就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意识形态性很强的问题。况且,即使从纯学术角度衡量,世界现代史开端的“俄国十月革命说”的立论基础仍然有其合理性。所以,修订大纲仍然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处理是审慎而负责的。
另外,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也反映了对思想教育的重视。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两史一情”教育的指示,修订大纲把中国近现代史作为必修课加以重点讲述,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富强所进行的探索和奋斗;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教训。同时,它还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认识闭关自守、因循守旧是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理解改革开放、不断创新,才是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由之路。
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也得到拓展。大纲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如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注:修订大纲第2页。)这里“国情教育”被提高到比较突出的地位。所谓国情教育,一方面,通过讲述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了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我国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另外,“正确的国际意识”与传统的“国际主义教育”相比,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拓宽了世界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教学应强调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不但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精华,还要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优秀遗产。要建立为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交流等与世界进行多方面合作的意识。但是需要指出,对“全球化”“一体化”“世界村”和“世界公民”这样比较时髦的概念要持审慎的态度,不能一概而论。
“健全的人格”和“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是对传统思想教育目标的拓宽,也是江总书记的指示和第三届全教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理解,对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裨益。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学生们能够体验人生的意义,对人类在为争取物质和精神进步的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会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全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和社会中的位置,认识到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与历史发展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从而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采取更加客观的态度;通过对历史规律的辩证理解,可以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前途保持自信与乐观。“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指的是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在人文素养方面,从浅层次上讲,正确而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话语言谈和道德情操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高层次来讲,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加强人文精神,从对自己人格和人生的尊重和珍惜,产生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在社会迅速转型和高科技发展对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对人文知识相对忽视的总体形势下,更应该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能力培养的原则得到充分强调
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为把历史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修订大纲突出了能力、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以往大纲相比,修订大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更加具体。其宗旨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历史学习中的核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修订大纲对“研究性课题”的新设置,就是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研习过程中,首先涉及搜集和整理与本专题有关的史料、然后对已有资料进行解读、判断和运用。接着,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活动,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本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联系,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注:修订大纲第31页。)
大纲还强调: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教师可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例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多种类型的历史资料;编演小历史剧;有条件的地方,可鼓励学生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
在考试和评估方面,为了体现鼓励学生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保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等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修订大纲特别强调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综合理解的同进,要注重考查能力,尤其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还强调,“对学生的考试评估,要注意减轻学生负担;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注:修订大纲第32页。)
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掌握上,而是希望通过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线索、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把握,使历史教学尽可能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大纲特别强调,历史教学要达到“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的目的。例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可以联系去年的科索沃问题;讲到信息技术革命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感受科学技术革命的重大意义,理解它对改变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巨大作用。历史知识传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注意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大纲列出的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国近现代的中美关系,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吸收最新研究成果、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修订大纲在教学内容方面,注意尽量吸收史学界公认的新成果。对某些历史阶段的定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更加趋于客观。以世界历史举例说。在1990年大纲中,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等历史内容,都是作为西欧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加以处理的。1996年试验大纲已经吸收史学界的新成果,表述为“14、15世纪,人类开始向近代迈进”、“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修订大纲保留了试验大纲的基本思想,但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表述为“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历史内容的表述,也从原来的相对片面和主观转变为更加全面和客观。1990年大纲中,对世界现代史的定性从“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改变为现在的“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再如,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评价,也从原来的全面肯定,到现在客观地指出其弊病,如“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严重失误和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问题”;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加入了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的评价。
修订大纲根据新的历史发展,把历史叙述的下限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末。与几年前相比,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方面显现出新的特征。这次大纲在修订时增添了这方面的内容。从国内的历史发展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取得了一系列巨大进展。过去几年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内容十分重要,有益于学生正确地认识时代特征和走向,认识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更清醒地应对21世纪挑战。举例说,在世界政治方面,大纲突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既涉及东欧剧变导致两极格局的结束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也明确指出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实际上想把北约轰炸南联盟及其体现的“新干涉主义”原则包括进来。在经济方面,则指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的继续发展。修订大纲希望通过这些新的历史内容,使学生意识到“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仍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大纲在坚持唯物主义史观指导的前提下,避免对历史进行机械化、庸俗化和教条主义的叙述和理解。在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发展给以更多的关注,防止把人类历史叙述为简单的政治和阶级斗争发展史。西方的一些史学理论、流派和方法,如法国的年鉴史学、近代化史学、社会史学、心理史学、人口史、生态史学,新社会史和政治史,以及一些具体的研究成果也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值得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从建国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政治史和阶级斗争史的痕迹较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通过自身探索和对国外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合理借鉴,日益重视社会史、文化史、学术思想史、科学技术史和教育史,使历史叙述的对象更加丰富和全面。修订大纲也进一步拓展了历史叙述的对象和内容。它对文化史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如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7世纪至20世纪的自然科学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修订大纲还特别提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这些内容的增加,使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精神文明在历史过程中推动作用的理解,认识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修订大纲的世界史部分努力突破欧洲中心论,增多了亚洲史的内容。这也与近年来国外历史教育改革的趋势相吻合。日本中学历史教学努力摆脱“偏重欧美”的传统,开始重视亚洲地区的历史和现状。韩国有些中学历史教材甚至遵循“近远亲疏”的排列顺序,把中国文明单元置于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之前讲述,原因在于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或“儒教文化圈”,更是地理上的近邻。马来西亚中学开设的历史课程,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开设东亚史。美国历史教育也因近十几年来世界政治和经济新格局的逐渐形成,打破“西欧中心论”和“美国特殊论”的传统,强调对亚洲文明特别是中国文明的研究。中国作为亚洲大国更应当重视亚洲的历史和现状。修订大纲讲述了较多亚洲史的内容,如“16至18世纪的亚洲”“亚洲革命风暴”“亚洲的经济发展”几节。此外,在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等节中,对亚洲中多有涉及。
(四)指导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地方、学校留出充分的空间,为教材编写者提供较大的回旋余地,修订大纲在几个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弹性。
首先,大纲的内容要点比较概括,一般只设两个层次,即章和节。这样,就为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一方面,除必须达到大纲的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外,编写的内容可以有一些伸缩性,有利于编写出不同层次的教材。另一方面,教材编写者可以在子目的层次上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促成教材风格的多样化。
其次,在课程和课时的安排上,修订大纲对试验大纲进行了修改。在1996年试验大纲中,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必修、文科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类。为配合近年来高考制度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为给各级教育部门以更大的自主权,修订大纲对课程和课时的安排作了进一步灵活的处理,只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对在哪一年级开设哪些课程也没有硬性规定。必修课为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生不分文理均要学习一学年。选修课分为两种课程,选修Ⅰ为世界近现代史,选修Ⅱ为中国古代史,不再属于文科限定选修,无论文、理科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升学或职业的考虑灵活掌握。这种规定,也为地方和学校因地制宜、灵活安排教学计划提供了空间。试验大纲中规定的任意选修课程取消。至于是否要开设这门课程,或开设什么课程(如文化史、地方史、专题史),均由各地、各校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