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欧墓志铭文学看中西民族文化个性的异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欧论文,墓志铭论文,异同论文,民族文化论文,个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墓志铭文学是文学花园中肃穆庄严的花朵,它贴近生命和死亡,它是前人向后人开启 的心灵的窗户。不同民族的墓志铭作品,反映着不同的民族个性、风俗习惯、行为方式 等多个层面的问题。把不同民族的墓志铭进行对比研究无疑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和繁 杂的工程。本文拟将中欧墓志铭文学最表面的几个问题进行简单扼要的对比,希望起到 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发展历程
不论在中国还是欧洲,墓志铭作为丧葬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起初都不具备完整意义上 的文学性,只是一种纪念死者的程式化的实用文体,后经历代文人的雕琢和历史的积淀 ,逐渐成为一种文学文体,而不一定要刻在墓碑上或埋入墓中。中国和欧洲都是墓志铭 文学发达的地区。在中国,墓志铭文学是碑志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正规的墓志铭作品 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志”,用散文写成;一部分为“铭”,用韵文写成。合起来称 “墓志铭”,有时或只有“志”或只有“铭”。我国较早出现的纪念死者的文字叫诔。 春秋时鲁庄公、鲁哀公都作过诔(注:庄公事见《礼记·檀弓》,哀公事见《左传·哀 公十六年》:“孔子卒,哀公诔之曰:‘昊天不吊,不然遗一老,俾屏予一人在位,茕 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秦代大小篆碑石刻发达起来,主要用于 敬鬼神颂帝德,立于山川之侧,如泰山石刻等。两汉时才有了纪念死者的碑文、墓志。 其中,墓志与后世的墓志铭在形式上几乎相同,如《文选》中收入的东汉蔡邕的《郭有 道碑文》、《陈太丘碑文》、任彦升写的《刘先生夫人墓志》(注:参见梁萧统编《文 选》。)。但此时仍然以实用性为主,文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把它用为一种表达思想、表 现才华的文学体裁。至文学自觉的六朝时期,墓志铭文学大量涌现,成为当时文人驰骋 才华的文体。由于受齐梁文风的影响,大都辞彩华丽,以骈偶体为多,质量不高,但数 量之多几与其他体裁并驱,为此类文体的发展作了演练。到唐宋二朝,因韩柳元白、欧 阳修、苏轼等大家的文坛革新,墓志铭文学也得以繁荣。其质量之高,数量之多,空前 绝后,虽然形式上脱离不了志、铭这两个板块,但文章的内在精神、表现范围、艺术手 法,都一扫六朝和初唐之际的浮华。以八大家为首,两代作家写下了难以计数的墓志铭 作品,例如韩愈写了七十多篇,陆游一人写了46首之多(注:见《陆游集》卷五,中华 书局。)。自此,历代文人、文学史家都绕不开这一文体。元明清三代,墓志铭文学仍 余绪绵绵,时有佳作泛起涟漪。方苞的《陈驭虚墓志铭》就是思想性极高、文学性极强 的佳作。令人遗憾的是,近代以降随西学东渐和社会的动荡,这类文体逐渐淡出文坛。 特别是现当代以来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巨变,科学技术大大发展,墓志铭文学已被强行割 断了生存的脐带,成为一种历史陈迹。
在欧洲,墓志铭文学更加源远流长,自产生之时就带有较强的文学性、传奇性。据希 腊神话传说,底比斯的诗人利诺斯(Linus)是掌管天文的缪斯乌拉尼尔和音乐家安菲玛 洛斯的儿子,富有音乐天才,创造了利诺斯歌即哀悼的歌,因得罪了生性高傲、自负善 妒的太阳神阿波罗而被杀死(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卷十,112页。古希腊神话中关 于利诺斯的有两个,文中取其一,另一为阿尔戈斯的故事:利诺斯是阿波罗和普萨玛物 (阿尔戈斯国王的女儿)的孩子,生下来被狗撕成了碎片。阿波罗为了报复,派复仇精灵 波伊涅杀死阿尔戈斯城的孩子。英雄科洛伊布斯又杀死了波伊涅,于是便制定了一个阿 尔尼斯节,又叫杀狗节。这天无主人的狗都被杀死,为利诺斯致哀,于是产生了类似后 来墓志铭的哀歌。)。后人写下哀伤的诗纪念他,称之为欧里娜(Oelina),希腊语称为epitaphion,epi是“在……上”的意思,taphos即“墓碑”(tomb)之意,合起来就是 “刻在墓或碑上的文字”。其形式有散体、诗体的区别,英文epitaph一词由此而来。 《希腊文集》中可以找到许多诗人撰写墓志铭的踪迹。西摩尼得斯、阿拉克瑞翁、品达 、埃斯库罗斯等都是行家里手。此期的作品大都采用哀歌体诗句,感情丰富、亲切动人 、词语讲究、形式简练,具备一般诗歌的特点。比如西摩尼得斯因为抗击波斯人入侵而 战死在温泉关的士兵写的一首诗:“去告诉斯巴达人,你这过路的人啊/我们是遵从你 们的法律长眠此处的。”简洁生动地表达了死者的英豪之气、勇敢精神和为国捐躯的光 荣感。古罗马的墓志铭与其他文种一样也参照了古希腊的作品,不过行文中增加了事实 的叙述,写上警告后人不要破坏死者坟墓的话,散文体也大大增多。此后在长达一千多 年的历史进程中,欧洲墓志铭一直沿用拉丁文写作的惯例。文艺复兴时这一惯例被打破 ,有了各种文字的作品,墓志铭也不一定要刻上墓碑,而是强化了文字本身的悼念作用 和表达感情的力度,更具有了文学上的独立性。17世纪欧洲墓志铭文学空前繁荣,本· 琼生、弥尔顿、济慈、雪莱、华兹华斯、蒲柏等都把它当作重要的文学体裁来写。加之 基督教在欧洲大众中占有精神信仰上的主导地位,教堂里丧葬仪式的需要更促进了墓志 铭文学的发展。因此,欧洲的墓志铭文学仍会有广阔的用武之地,而不会像在中国那样 消亡。
二、共同的内在动因和不同的生死观
关于人们写墓志铭的用意,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在《论墓志铭》中说:人们创作墓志 铭有两个愿望“保存死者余骸和便于记忆”(注:华兹华斯:《论墓志铭》,见苏文菁 《华兹华斯诗学》,31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的确,无论中国或欧洲人 们都希望后人尊重、纪念自己的先祖,也希望自己的亲人不朽。任何一篇墓志铭作品都 承担着这种纪念式的现实功用,如莎士比亚的墓志铭:
好朋友啊,看在耶稣的份上,切莫
挖掘墓中的遗骸。
爱护我墓石的人上天保佑他;
移我尸骨者,定遭诅咒唾骂。
又如欧阳修写的《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的“铭”曰:“强而仕,古之道。终中寿, 不为矢。善在人,宜在后。铭于石,著不朽。”
但这种永垂不朽的愿望不过是一种社会化了的浅层愿望罢了。愚以为,从本源上讲, 墓志铭产生的深层原因和其他纪念死者的丧葬仪式一样,都源于潜藏在人类意识中对生 命的本能的膜拜情感和对死亡的本能恐惧心理。希腊神话中的死神哈台斯、人类的创造 者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国神话中人类创造者的女娲、死神阎王爷神话及鬼神祭祀活动 ,是原始人试图解释生命和死亡的幼稚努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生命和死亡永 远是人类生活面对的总母题,也是社会各门学科的永恒议题。正是对这一母题的不断探 索才使人类得以进步,才有了社会分工。人们在迎接新生命、送走死亡的社会性实践中 必然要以各种方式对生死特别是对死亡进行思索、把握。从根本上说,现存的一切学科 之所以存在,就是为着生存和死亡这个母题的。作家更是把生死当作永恒的主题去描述 、思索、探求,写下了无数卷帙浩繁的著作。从古代神话、史诗、剧作,到后世的各式 各样的艺术形式,可以看做是一部人类的生命史、一部人类向死亡挑战的历史。而墓志 铭类作品直接以死者、死亡、丧葬纪念为题材,反映着作家对生命和死亡的独特理解, 其价值和意义自然已远超出纪念活动本身。在这个意义上,中西每个民族的墓志铭文学 都是相同的。
关于生死观,中欧墓志铭所隐约表达出的观点从本源上讲都是一致的,但具体表现形 态则多种多样。中国有庄子的“齐生死”说,有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孟子的“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 毛”,有王充的“人死气消”,王船山的“生死死生,成败败成”等各家说法。总的说 来,中国人的生死观念主要受儒、释、道三家学说的影响,在表达方式上注重描述人的 生死存在现象和形态,宣扬天人合一、生死由命、道法自然、得道成仙、修身成佛等思 想,与大自然(天)的关系更为贴近。如欧阳修《徂徕先生墓志铭》曰:“徂徕之岩岩, 与子之德兮,鲁人之所瞻;汶水之汤汤,与子之道兮,逾远而弥长。道之难行兮,孔孟 亦云遑遑。一世之屯兮,万世之光。曰吾有命兮,安在夫桓魉与藏仓!自古圣皆然兮, 噫强毁何其伤!”将自然、儒家思想与天命观念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
欧洲人对生死的探索则较为抽象,注重从本质上对生死进行理性描述。西塞罗认为哲 学就是准备死,毕达哥拉斯主张灵魂不死、死亡是灵魂的暂时解脱,苏格拉底认为“死 可能比生更好”,德谟克里特认为“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柏拉图说:“死亡是灵 魂从身体的开释”,奥古斯丁认为“天主负担了我们的死亡”,蒙田也宣扬“哲学即是 学死”,卢梭认为憎恶死亡是人的天性,黑格尔主张死亡是精神同自身的和解,弗洛伊 德则认为人有生的和死的本能冲动……欧洲主要以古希腊哲学和基督教思想为基础,鼓 吹上帝造人、给人生命,死后又归于上帝,与上帝的关系更为亲近,把人的生死都归于 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托马斯·格雷的墓志铭中的一节: “莫再想法揭示他的优点,莫再从墓穴挖掘他的缺陷,让它们在天父和上帝的心田,同 样战战兢兢怀着希望安眠。”其中基督教思想观念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三、规范整饬和自由洒脱
中欧墓志铭文学在内容、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各自鲜明的特征,但总体而言, 中国的墓志铭文学呈现出规范整饬的风貌,欧洲墓志铭表现出自由洒脱的个性。它们从 一个侧面反映了中西民族个性气质、行为方式、生死观念、风俗习惯、审美趣味等方面 的差异。
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看,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大陆型文化,欧洲文化是海洋型文化的典 范。众所周知,华夏文明的摇篮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远离海洋,河流湖泊较少,而以平 原山川为主,地域范围广大,经济上农业较发达,历代统治者也大都重农轻商,这样逐 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封闭、系统、自给自足的文明体系。人们安贫乐道,知足常乐 ,日出而作,日暮而息,循规蹈矩,不善冒险,加之几千年占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和封 建制度的浸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大陆型文化。其显著特征是沉稳厚重、讲求规范、注 重程式、内在的稳定性强,如中华传统美德、系统的儒家思想、道家学说以及自成一家 的佛教文化等。由此也带来保守封闭的弱点,如中国四合院式的建筑、古代的长袍马褂 式的服装、繁琐的封建礼教思想等。
欧洲文明的源泉是古代希腊和罗马,其地理位置处于爱琴海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它包 括希腊半岛、克里特岛、爱琴海中诸岛屿、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一带,这里海域广阔,岛 屿众多,具备古代交通的天然优势,而其内陆多山,无大的平原,不适宜农耕,这样便 形成了以航海业、手工业、商业等为主的商业性经济模式,也决定了欧洲人敢于冒险、 创新和个性张扬、多变的气质。海洋孕育了西方文明。海洋型文化的特点是开放性、流 动性、易变性强。讲求创新,富有活力,如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建筑、发达的体育文化 ,近代大规模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及其后来的社会变革、工业革命、文化大交流等。 由此也带来不稳定、容易被异化等缺陷,如基督教的传播并占据统治地位及欧洲人的善 战、好侵略等。
中欧的墓志铭文学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各自的文化特征。形式上,中国的墓志铭表现 为程式化的盖棺论定式的总体评论:“志”部分以散体形式叙述死者的名讳、家世、官 职、品性、行谊,大都为溢美之辞;“铭”部分以韵文写成,冠以“词曰”“铭曰”“ 其辞曰”等字样议论生死、抒发感情,昭告后人勿忘纪念,且字数或四言、五言、七言 ,全文统一,讲求工整,如苏轼的《范景仁墓志铭》、陆游的《陈君墓志铭》、《中丞 蒋公墓志铭》、白居易的《有唐善人墓志铭》等。从篇幅上看,由于它们承担的功能的 需要,除个别情况如苏轼的《王子立墓志铭》较短小外,大都洋洋几百言,有的上千言 。
欧洲墓志铭文学形式灵活多变,诗体散体均常见,篇幅短小,句式长短自如,没有固 定的字数要求。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只有几个字:Cor Cordium(众心之心);司汤达 的墓志铭是一句简单的话:“亨利·贝尔,米兰人,恋爱过,写作过,生活过。”幽默 而明了;英国幽默作家吉尔伯特的墓志铭是一句警句:“愚蠢是他的敌人,智慧是他的 武器(His foe was folly and his weapon wit)。”一语道出了他的文风。也有稍长些 的,如托马斯·格雷的:
在这里头枕在地母裙兜,
是一个无名无财的青年,
科学未对他低微出身皱起眉头,
忧郁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他的思情广博,他的心灵诚笃,
上天给了他慷慨报酬
他给不幸自己全部所有,一颗泪珠
他从上天得到他的全部愿望,一个朋友
莫再想法揭示他的优点,
莫再从墓穴挖掘他的缺陷,
让他们在天父和上帝的心田,
同样战战兢兢怀着希望安眠。
从表现的具体内容和艺术风格上讲,中欧墓志铭文学大都做到了一人一样,因人而“ 设施”的要求。不过中国作家善于细致刻画墓主的生死情状,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 ,或对话,具有传记性、叙事性的特点。优秀的作品其“志”部分几乎具备了短篇小说 的特点,至少也表现出了中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韩愈是中国墓志铭文学的大手笔, 其作品篇篇出奇、个个翻新,旧瓶装新酒,技法相当精熟。宋人李涂在《文章精义》中 称:“退之诸墓志,一人一样,绝妙。”“退之墓志,篇篇不同,盖相题而设施也。” (注:陈平原:《中华文化通志·小说散文志》,124、311~3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如《柳子厚墓志铭》,全文分六段,介绍柳宗元的身世,脱俗的才华,突出的 文学成就,特别是第四段把叙事抒情议论巧妙地结合,且笔法多变:神变、气变、境变 、字句变,变换自如,新意迭出,摇曳生姿,成为历代文人称赞的范本。以韩愈为代表 的中国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的这类文体是中国古典文学殿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 此,中国墓志铭严格的“两大块”(志和铭)格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作家的创作自由 ,在美学风格上也主要以严肃的格调书写人物。
欧洲的墓志铭作品则绝少叙事议论对话描写,而以抒情为主。其基本内容往往是简要 介绍作者姓名身份和一生最主要的思想追求,而很多情况下不介绍生平,只截取生活片 断,揭示主要特征,说明一个道理。语言概括、含蓄,跳跃性大,哲理性强,风格多样 :或诙谐幽默,或庄严肃穆,或冷峻清爽,或悲壮或哀婉,或雅致或平淡,或机智或警 悟,美不胜收。如悲剧家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前456年)给自己写的墓志铭:
此地是埃斯库罗斯的墓窖,
他是欧福里翁之子,也是基拉地方的骄傲
马拉松圣地称道他作战英勇无比,
长发的波斯佬更能清楚地知道。
他向时人和后人昭示:在诗人和战士之间,他更愿是一名战士。这与诗人自身的经历 、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公元前490年,希波战争爆发,诗人自己也和雅典人 一起遭到了波斯人的蹂躏,后来他参加了希腊军队并勇敢地投入战斗。在马拉松战役中 ,他失去了一个亲兄弟。在国难当头之际,他的追求和时人的尚武精神、为国献身的信 念是完全一致的。正如他在剧作《波斯人》中所表现的精神一样,以勇敢善战自豪,以 因参加过许多战役而骄傲。这首墓志铭就反映了其作为斗士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他崇 高的人生追求——捍卫国家利益,成为勇武的战士。他视这一追求远远重于自己的生命 ,更重于诗人的名分,具有一种强烈的崇高美。雪莱为自己的两个好友写的《墓志铭》 则算得上情感丰富、哀婉悲伤风格的代表:
这里是两个生命不曾分开过的好友,
就这样记住吧,如今他们已进入坟茔;
愿他们的骸骨也永远不分离,因为,
他们的两颗心,生前已结合成一颗心。
托马斯·威尔福德曾为英国戏剧家、诗人本·琼生写过一首篇幅较长而且具有多种意 味的墓志铭,或讽或喻或颂扬地评述了本·琼生的功过,一篇之内而风格数变(注:Rosalind Miles:Ben Jonson His life and work.PP270-71,Routledge & Kegan Paul,London,and New york,1986.)。琼生自己也是大手笔,他为上自王公大臣下到妇女孩童 都写过墓志铭,风格多变,其地位类似中国的韩愈。英国讽刺作家萨克雷为18世纪幽默 小品家艾迪生写的墓志铭则是幽默风格的代表:“生时辉煌美丽,去时宁静安详;一生 清白,自在悠然;赫然其名,千古流芳。”自然也有消极悲观的,18世纪英国诗人约翰 ·盖依在1732年为自己撰写的墓志中有这样的一句:“世间的一切已经表明:生命不过 是场玩笑——往日我曾这样猜想,现在我已深明此理。”
关于欧洲墓志铭独特的艺术魅力,华兹华斯的一段话也许能给我们更深的启示:“墓 志铭可以激发出一种强烈的兴趣、视觉的形象和直接的印象,把生命与旅程作生动而有 感染力的类比——死亡如战胜了远行者的睡眠——不幸如突如其来的风暴——美丽飘逝 之花,纯真之乐如采撷之花枝——坚实之美德如波涛拍击之磐石——希望无知无觉地陨 没,像河流冲毁之岸柳——迅时之打击像峰巅上屹立的雷击之松树——警言和心跳的回 忆,像倏来无觉的清风,像意外遭遇的流泉之甘露。所有这些和相似之暗示,曾经使冥 顽之石上的文字发出有力的、由于那种场景之幽美而变得亲切的声息,它们融为一体。 ”⑧西方墓志铭作品已经成为文学大雅之堂中独树一帜、具有多种美学风格的文体。
从墓志铭写作的时间和作者看,中国人一般在人死后、埋葬前由好友撰写,或花银子 请知名文人AI写作,由此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谀墓”现象:钱多则多奉承,钱少则敷衍或 者拒写。因此,中国的墓志铭相当泛滥,应从中加以仔细筛选。又因中国大多数人把死 看得很重,一旦撰写和刻制以后,一般不会再重撰。像苏轼写的《朱亥墓志》是极个别 现象,是对一个传奇性的历史人物的特殊纪念而已。而欧洲人的墓志铭似乎和金钱无关 ,只要作者乐意,在什么时期都可以为死去的人撰写,如弥尔顿十分尊崇莎士比亚,就 专门写了一首题为《莎士比亚》的墓志铭来纪念他:“亲爱的记忆之子,继承名声显赫 的大家;你还要那无力的见证干吗?你已为自己建立了一座永久的丰碑,让我们羡慕, 令我辈惊叹。”华兹华斯也出于仰慕为莎翁写下了著名的墓志铭:
为其忠骨莎士比亚需要什么,
一个时代砌石的劳作,
或者其神圣的尸骨欲
藏于披星的塔陵?
记忆之神的儿子,荣名的传人,
你需要什么,作你名字的微弱之证,
在我们惊讶和骇异中
你为自己建立了不朽丰碑,
安葬,躺在如此壮丽处
纵君王亦愿归此墓苑。
另外,中国人相对而言具有含蓄、内向、稳重的天性,视谦逊为较高的美德标准,很 少有自撰墓志铭的现象存在,像东晋陶渊明这般追求回归自然、生死由命的洒脱之士, 曾为自己写过自祭文,明代豪放不羁的徐文长也为自己写过《自为墓志铭》,此类确实 寥寥,且被正统人士视为离经叛道之徒。欧洲作家个性外露,善于自我表现,故自撰墓 志铭的现象很常见,且质量较高,也表现了他们自由洒脱的个性气质。德国剧作家布莱 希特在法西斯统治德国后流亡美国,屡遭反动势力的迫害,愤而为自己撰写了只有四行 的墓志铭:“虎口余生,喂肥臭虫,吾遭吞噬,殁于平庸。”言语虽少,但内蕴丰富, 表达了诗人、作家的精神风采,具有一股撼人的力量。英国诗人约翰·济慈则为自己写 道:“斯人眠于此,其名若浮云(Here lieth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 ”表现了诗人不务虚名,毅然返归自然的心态。讽刺家斯威夫特用拉丁文为自己写下充 满战斗性的诗篇:
斯威夫特已驾船航行到安息地
野蛮的仇恨啊,再也不能伤害他的身心;
世上痴迷的过客!
向他学吧,如果你敢于一试:
学他为人类自由而献身。(注:原文为拉丁文,有几个英译本,此处取著名诗人雪莱的
众所周知,斯威夫特一生用讽刺的笔对英国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与爱尔兰人民 一道反对英政府的种种压迫,始终表现出不屈的精神。这首墓志铭是他自己的追求的大 胆肯定。柯尔律治的则又是另一种风味:
停一停吧,过路的基督教徒!停一下,
上帝之子,
怀着仁慈的心肠来读一读
这块草地下埋着一位诗人,或者说
他曾像一位诗人,
呵,在祈祷时请忆及S.T.柯尔律治。
这里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心情:作为湖畔派的代表人物他曾经才情万丈,但是由于肺病 和情感生活上的苦闷,他吸上了鸦片以寻找创作的灵感。其身世可悲可叹,在行将就木 时,发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人生感慨。当然这种自撰的墓志也不一定在临死之前才写 ,如普希金在1816年正年少时就为自己写下了一首《自己的墓志铭》,与后来决斗前一 年写的《纪念碑》一诗成为诗人对自己思想精神作出的最好评价。作家自撰的墓志铭更 直接地反映了其本人的生死观或艺术观或对某种人生要义的独特理解,能帮助我们更好 地把握作家的思想和作品,因而更具有文学史料价值。比如我们通过陶渊明的《自祭文 》就可以见识他“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疑”的人生观、处世观,为我们理解他的一系 列诗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前文所述的埃斯库罗斯、布莱希特、约翰·济慈等自撰的墓志 铭都集中表述了一生中最闪光、最崇高的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梳理和考察中外墓志 铭作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墓志铭文学比较规范、拘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陆 型文化的深层影响;欧洲的则纵横回旋,自由不羁,风格多样,体现着海洋型文化的基 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