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论文,论我国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工业结构高度化与协调化关系中的突出问题
80年代中后期,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动产生了三个方面的矛盾:一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加工业高度扩张与农业供给能力的相对不足的矛盾;二是以工业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高度扩张与基础薄弱的基础工业尤其是原料工业的矛盾;三是整个加工工业的扩张带动的工业高速增长与发展滞后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部门的矛盾。90年代以来,第一个矛盾随着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加工业的比重下降和农业供给能力的相对增强而有所缓解,第三个矛盾随着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工业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也将逐步减弱,但第二个矛盾,即工业内部以工业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包括轻、重加工业)与原料工业的矛盾,却可能在工业结构的进一步变动中继续存在,并将成为影响工业结构高度化的一个突出问题。
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出现矛盾,从理论上说可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原料工业的基础薄弱,发展水平不能适应需要。在80年代中期以前,原料工业增长滞后主要是由于价格水平相对偏低和投入相对不足。但80年代中后期以来,原料工业的价格升幅高于加工工业,投入增长也明显快于加工工业。1990~1994年,重加工业的价格水平上升52.0%,轻加工业的价格上升44.5%,而原料工业的价格上涨103.9%, 比加工工业的平均数高了一倍多。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加工工业的固定资产(净值)比重由1985年的35.4%下降为1992年的30.6%,原料工业的比重由32.2%上升到33.5%,1995年进一步上升到36.6%,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的固定资产比重之比由1985年的1.10下降到1992 年的0.91 , 1995年又降低为0.87,从90年代以来原料工业的固定资产比重越来越大于加工工业(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重加工工业之和)。从工业总资产(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和)看,加工工业的比重由1985年的41.2%下降为1992年的37.5%,原料工业的比重由26.4%上升到26.9%,1995年又上升到29.3%,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的总资产比重之比由1985年的1.56下降为1992年的1.39,1995年又下降到1.34。 在工业劳动力构成中,加工工业的劳动力比重也由1985年的46.0%下降为1992年的44.2%和1995年的43.0%,原料工业的比重则由12.7%依次上升到14.5 %和15.9%,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的劳动力比重之比由1985年的3.62 下降到1992年的3.05和1995年的2.70。然而,在当年价格计算的工业净产值结构中,1992年与1985年相比,加工工业的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 原料工业的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二者的比重之比扩大了0.05; 在工业总产值结构中, 由于原料工业的物耗比重(或价格水平)在这一阶段(1985—1993年期间)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加工工业,二者的比重差距有所缩小,但从不变价格结构的变动看,加工工业的比重1993年比1985年上升3.8个百分点,原料工业的比重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二者的比重之比也扩大了0.05,而到1995年,由于加工工业的比重上升而原料工业的比重下降,二者之比又扩大了0.36。显然,原料工业增长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对生产率下降,而相对生产率下降的问题又在于非国有企业的进入少、行业中竞争不足,市场机制不能对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起有效的调节作用。
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出现矛盾的另一个原因,是加工工业的扩张过快,同时物耗比重上升,对原料工业形成了太大的需求压力。 1980 ~1985年,加工工业的不变价格总产值比重上升6.8个百分点, 原料工业的比重下降4.4个百分点,二者之比由1.60上升到2.37,提高了0.77, 加工工业的增长速度确实超过了原料工业的适应能力。但从80年代中后期以来,加工工业的比重上升相对较慢,原料工业的比重相对稳定,二者之比的变动幅度不大(1993年与1985年相比只提高0.05),如果从当年价格产值结构的变动看二者之比还有所缩小。当然,以上分析只是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进行,对于非独立核算工业尤其是村办工业来说,加工工业的比重会较大幅度高于原料工业,随着村办工业的产出比重不断上升,会引起整个工业中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比例关系的扩大。但是即使把这个方面考虑进来,整个工业中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的变动幅度仍不算太大,从国际比较看并没有超出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过程的一般态势。也就是说,后一时期从产出结构变动看的高加工度化进程并不快,从投入结构的变动看高加工度化程度还在下降,因此加工工业的扩张并不成为导致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矛盾的主要原因。这样看来,工业扩张时期原料工业供不应求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加工工业的物耗比重过大方面。国际上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技术进步加快,工艺水平不断更新,专业化程度上升,加工深度或层次提高,物耗比重下降,对原料工业的依赖减弱,从而在加工工业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对原料工业的需求压力并不相应增大,这样才有高加工度化过程的持续演进。而我国的问题在于,80年代中期以来加工工业在扩张的过程中,技术进步相当缓慢,物耗比重还在上升,因而对原料工业形成了过大的需求压力。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指出,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不协调(突出表现是1992~1993年)的主要原因,已不再是原料工业的基础薄弱或加工工业的过度扩张;原料工业的产出增长相对滞后,也不再是由于价格偏低或投入不足,而是因为相对生产率下降。但是,仅仅这一点还不足以引起与加工工业的结构矛盾,因为二者的比例关系的变动幅度总的说不算太大,问题的另一方面还在于加工工业的高度扩张中物耗比重不是下降而是上升,结果加大了两个方面的冲突。因此,根本问题在于工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技术进步过于缓慢,从产出(原料工业)和投入(加工工业)两方面导致了供求关系的矛盾。
如果仅仅从结构协调的角度考虑解决矛盾的途径,那么加强原料工业的供给能力或抑制加工工业扩张速度两个方面都可以达到目的,但这样势必影响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进程(因为任何一方面的结果都是使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保持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阻止加工工业的比重较快上升),进而影响工业增长质量的提高。同时,由于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是一个由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率拉动的具有内在规律的自然演进过程,仅仅以结构协调为目标的政策措施很容易使工业结构的变动不断地陷入高度化与协调化的矛盾运动,最终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结构高度化的目标,而且连协调化的目标也不能较好实现。因此,应当从结构高度化趋势出发来考虑结构协调的目标。这就是通过加快工业技术进步来适应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进程,使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的矛盾在它们之间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变动中得到缓解,从而使结构高度化与协调化的进程统一起来同时推进。
二、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国工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从现在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期,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下,工业结构的高度化进程将继续演进。从市场需求结构、各产业生产率水平和企业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变动的综合作用看,工业结构的演进将表现出以下态势。
1.重工业化过程继续演进。按我国的轻、重工业口径,在1995 年独立核算工业的当年价格增加值结构中,重工业的比重为63.7 %, 与1992年相比上升1.6个百分点。“九五”期间,轻、 重工业的增加值增长将基本同步,但重工业的价格升幅仍大于轻工业,因而在当年价格计算的增加值构成中,重工业的比重会有所上升,到2000 年大约达到65.5%。在独立核算工业的总产值结构(当年价格)中,重工业的比重将由1995年的56.7%上升到2000年的约58.5%;把非独立核算工业(包括村办工业)考虑进来,整个工业总产值中的重工业比重也将由1995年的52.7%上升到2000年的54%左右。2000~2010年,重工业的增长速度会快于轻工业,重工业的产值比重将进一步提高。从轻、重工业内部结构看,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比重将继续下降,以工业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比重相对稳定或略为上升,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的比重在“九五”时期会大体保持1995年的水平(下个世纪前10年将明显下降),而重加工业的比重将有所上升(2000~2010年会较大幅度上升)。
2.高加工度化进程加快。“九五”期间, 原料工业将保持中速增长,加工工业(包括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重加工业)继续高速增长,同时,原料工业的价格水平已较高,价格升幅不再明显高于加工工业,因此在工业产值结构中,原料工业的比重将相对稳定或略为降低,加工工业的比重会较大幅度上升,高加工度化进程将比“八五”时期有所加快。1995年,在独立核算工业的增加值结构中(当年价格),加工工业的比重为35.3%,原料工业的比重为25.8%,二者之比为1.37,预计到2000年,加工工业的比重将上升到39%左右,原料工业的比重约为25%,二者之比将提高到1.56。在整个工业中,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的产值比重之比会更高一些。2000~2010年,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加工工业比重的上升与原料工业比重的下降都会更加明显。
从国际比较看,根据有些学者的计算(王岳平等,1997),原料工业在制造业增加值结构中的比重,美国1965年为28.8%,1980 年为21.0%,1990年下降到13.7%;日本1953年为32.0%,1965年为26.5%,1989年下降到16.7%;韩国1971年为29.1%,1979年为24.1%,1988年下降到17.9%;巴西1961年为39.0%,1974年为34.5%, 1989 年下降到31.5%;印度1963年为29.6%,1986 年也下降到27.2 %; 而我国1993年为35.6%,原料工业的比重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且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从机械工业与金属原料的增加值对比(前者除以后者)看,日本1953年为1.96,1965年为3.82,1992 年上升到7.26 ; 韩国1971年为3.20,1979年为2.92,1991年上升到4.69; 巴西1974 年为1.53,1989年上升到2.75;印度1986年为2.41,1990年为2.19; 而我国1993年只为2.07,1994年为2.29,与其他国家相比加工深度的差距也是比较突出的。由此可见,我国高加工度化的程度还很低,这方面的结构升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这也是我国工业增长质量提高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希望所在。
3.技术集约化程度上升。工业结构演进中技术集约化的发展, 是工业技术水平提高,尤其是加工工业技术体系升级的结果,它表现为制造业中技术密集度低的产业部门的比重下降,而技术密集度高的产业部门的比重上升。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工业技术进步缓慢,加工工业技术体系的升级落后于加工工业比重的上升,我国技术集约化的速度是较慢的。在“九五”期间,如果工业不出现过度扩张而保持适度增长,随着市场竞争程度上升和生产集中度提高,在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率的作用下,技术集约化的进程会相对加快,食品、饮料、烟草、纺织等产业在工业增加值结构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机械、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及通讯设备等机电产业的比重将较大幅度上升。但是,我国技术集约化过程的迅速推进,特别是机电产业比重的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大概要到下个世纪前10年。
从各制造业部门的收入增长弹性和规模增长弹性看(即人均收入增长或市场规模扩大引起的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变动的弹性值,它反映了制造业结构变动的两个决定因素),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有关研究(1980),在大国模式中,收入弹性较低的制造业部门是食品、饮料、烟草、纺织品、皮革与毛皮制品、鞋类、木材和软木制品、石油及有关制品、陶瓷器等;收入弹性较高的制造业部门是钢铁、非电气机械、电气机械、运输设备、专业和科学设备等。市场规模的变化(扩大)对于大国制造业生产的影响很小,即能够从国内市场规模(人口)的扩大中得到好处的部门很少。但市场规模比较重要即规模增长弹性较大的部门是非电气机械、运输设备、专业和科学设备及钢铁等。显然,这些弹性特别是收入增长弹性决定着大国制造业结构变动的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进程,其中表现得更加突出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即机电产业的高增长态势。而机电产业一般又是生产率上升率较高的部门,因此其增加值比重的不断上升是具有内在规律性的。从日本制造业增加值结构的变动看,1980年与1955年相比,食品和纤维部门的比重不断下降,分别由26.6%和17.2%降低为8.1%和3.4%,两者的比重共下降32.3个百分点;而一般机械、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和精密机械的比重则迅速上升,分别由6.7%、2.4%、4.1%和1.3%上升到10.7%、17.7%、14.0%和2.7%,整个机电产业的比重共上升30.6个百分点。我国1995 年整个机电产业(包括机械、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及通讯设备以及仪器仪表等)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只有22.4%,比日本1965年的机电产业比重(25.2%)还低2.8个百分点。 按照制造业结构技术集约化的一般趋势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我国机电产业的比重在未来15年将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其提高的速度既取决于我国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又反过来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有重大作用。
4.工业规模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90 年代以来我国工业结构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企业规模经济结构的上升,即大型企业的产值比重大幅度提高、而中小型企业的比重相应下降。“九五”期间,如果宏观经济继续保持相对紧缩的局面,总需求不出现过度扩张,市场竞争程度稳定上升,同时企业改革步伐加快,股份制企业的覆盖面尤其各种所有制的融合扩大,企业间的购买和兼并增加,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形成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那么工业规模经济结构提高的态势将进一步加强。到2000年,大型企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将由1995年的47.8%上升到55%以上,中型企业的比重继续下降,小型企业的比重也将明显降低。 2000 ~2010年,工业规模经济结构将逐步走上优化的轨道,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大型企业将逐渐成为各个工业行业中生产经营的主要支柱而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出比重,小型企业将大多数成为大企业的配套厂家,而中型企业的比重会下降到较低水平。
三、促进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若干思路
应当指出,以上对我国工业结构中、长期变动趋势的预测,只是根据各个产业部门的增长特点和内在联系描述了它们之间结构关系进一步演进的主要态势,这种态势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取决于工业产业结构政策的作用。从推动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的角度看,我国在“九五”至2010年的工业结构政策应以加快技术进步为中心,来解决结构高度化与协调化的矛盾,促进工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从当前工业内部结构的主要矛盾和结构升级的主要态势看,这一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的投入关系, 促进它们之间的资源流动与竞争,在加快工业技术进步中提高原料工业的生产率和降低加工工业的物耗比重,支持高加工度化进程的持续演进。
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的工业结构政策一直以加强基础工业尤其是原料工业为重点,不断强调增加原料工业的投入比重,并以此作为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是否合理的一个标志。我国目前原料工业的产出比重已经大大高于其他国家的相同时期,其比重的上升已经影响了高加工度化的进程。至于原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的供求矛盾,主要由于加工工业的物耗比重过大,原因在于加工工业的扩张过程中技术进步过于缓慢(加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相对下降导致了技术更新改造投资的不足)。因此,我国工业投资结构向原料工业倾斜的局面应当改变,政策需要调整。为了加快我国工业结构的升级,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加强国际竞争力,在“九五”至2010年期间,应当逐步降低原料工业的投资比重,同时也降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的投资比重,而明显提高以工业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的投资比重。以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转变工业增长方式为中心,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应大幅度提高技术更新改造投资的比重,相应降低基建投资的比重,而加工工业增加投资更应以技改投资为主,通过更新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改进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加工深度和专业化程度,来降低物耗比重,减轻加工工业发展对原料工业的压力。
原料工业要通过提高相对生产率来保持产出稳定增长,不仅要增加技术更新改造投资的比重(降低基建投资的比重),而且要提高产业内部各所有制工业的竞争程度。目前原料工业的发展仍主要依靠国有工业,非国有工业的进入数量还较少。因而原料工业中各所有制企业的竞争程度远低于加工工业。应当引导非国有工业更多地进入原料工业以提高行业内的竞争程度。考虑到原料工业多数为资本密集型工业,规模经济要求较高,而且一部分原料工业部门需要以国有工业为主体,似可采取股份制的形式,来容纳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在有重点、有选择地实行国有工业控股制的条件下,引导资源的有效流动,包括各种所有制之间的资源流动,以及原料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间的竞争,从而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2.调节各制造业部门尤其是加工工业内部的投入结构, 引导产业之间的资源流动,加强产业竞争,以此促进制造业投入产出率的提高,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结构演进中的技术集约化进程。
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进程相比较,我国高加工度化进程存在的两个问题是:其一,工业技术水平和投入产出率的提高缓慢,加工深度和专业化程度的变化不明显(根据有的学者的计算[孔爱国,1997年],我国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1985年为6.6 %, 1988年下降为6.2%,1990年恢复为6.6%,1992年上升到7.9 %, 但1994年又降低为6.2%), 工业技术体系的升级远远落后于加工工业比重的上升;其二,一般加工工业的扩张较快,技术密集度较高的加工工业的发展缓慢,加工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内部结构的升级)远远落后于其数量规模的扩大。这两个方面是我国工业结构片面高加工度化的突出表现,它影响了我国工业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还导致了产业结构的矛盾,阻碍了工业结构的合理演进。虽然这与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很大而资金供给明显不足有很大关系,但也与工业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产业间资源流动不畅和竞争不足等方面相联系。
“九五”期间至2010年,加快工业技术体系的升级和加工工业结构的升级,是集工业结构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于一体的两个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我国工业结构变动能否进入优化的轨道,从而工业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能否较快提高的两个重大任务。应当加强工业结构政策的调节作用,并与工业技术进步政策结合起来,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全面加大工业技术淘汰更新的约束和采用新技术的刺激,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工业技术体系的升级和技术水平的上升。同时,调整加工工业内部的投资结构,控制一般加工工业的数量扩张,引导资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流动,加强产业间的竞争程度和企业间的购并行为,使机电产业的投入比重较大幅度提高。
在加快我国加工工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大产业结构政策的限制和支持力度,要有效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和技术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打击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3.把工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结合起来, 在调节产业投入结构的引导资源流动中对大型企业实行倾斜政策,通过大型企业的作用来带动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工业结构变动中技术进步缓慢,尤其是加工工业的技术体系升级远远落后于产出比重上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小型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迅速崛起的大批乡镇工业企业(包括村办企业),它们的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下,而采用新工艺,提高技术水平又受到规模制约和投入制约。因此,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尤其是加工工业技术体系升级的一个重要出路,是使这些小企业与大工业结合或联系起来,让大企业购并或控股经营小企业,对它们进行产业改造和技术改造,让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配套厂家,纳入大企业的生产运营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扼杀了小企业的经营活力)。要实现这个过程,需要对大型企业实行倾斜政策,在资金投入和体制变革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上升、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发展、企业间购并和控股行为的增加,资源向大型企业流动是一个必然趋势,但由于经济、技术因素特别是体制因素的影响,这个资源集中的过程将比较缓慢。通过把工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结合起来,可以适当加快这个进程。在这方面,日本和韩国利用大型企业的作用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九五”至2010年期间,不论是逐步提高加工工业的投资比重,大幅度提高工业技术更改投资的比重,还是大力扶持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都要向大型企业(包括企业集团)倾斜,并通过大型企业的影响力和扩散效应,带动加工工业的结构升级和整个工业的技术进步,推动工业结构的全面高度化(而不是片面高度化即仅仅是加工工业产值比重的上升)及高度化进程的持续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