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论文_王浩晖

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外科 514500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53例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肿瘤分期、肿瘤病灶部位和体质情况,分别给予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比较不同手术治疗患者的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31例Dukes A期患者共有28例患者选择Ⅰ期切除吻合术,占比为90.3%,其他肿瘤分期患者共有12例选择Ⅰ期切除吻合术,占比为54.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Dukes A期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9.7%,22例其他肿瘤分期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感染发生率为27.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 A期患者术后1年死亡1例,死亡率为3.2%,其他肿瘤分期患者术后死亡3例,死亡率为13.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式选择是提高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有效的手术治疗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

关键词:高龄;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

高龄结肠癌患者多数存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症状,加上结肠癌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导致患者的身体状况更加差,一旦并发急性肠梗阻加速了患者病情发展,因此此类患者临床死亡率较高。手术是治疗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最有效方式,但高龄患者不仅自身体质较弱,无法承受手术创伤,而且许多高龄患者伴有脏器功能不全等基础病,导致患者机体代偿力显著下降,因此术后康复较慢、死亡率高,从而大大增加手术治疗的风险[1],为此本文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3例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9例,女14例,年龄在66-87岁之间,平均年龄(71.9±2.5)岁,患者此前都有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症状,经病理组织学和肠镜检查,53例患者均被确诊为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时间在6-35h之间,其中小于24h者39例,大于24h者14例,肿瘤病灶位于左侧结肠者23例,位于横结肠者3例,位于右侧结肠者27例,肿瘤病灶发生远处转移者4例,其中腹腔广泛性转移患者1例,肺部转移患者2例,肝转移患者1例,合并有高血压者29例,合并有糖尿病者18例,合并有冠心病者14例,合并有肾功能不全者5例,电解质紊乱者7例,合并有COPD者9例,1种合并症者12例,2种合并症者7例,3种及以上合并症者4例,肿瘤组织病理分型中腺癌24例,印戒细胞癌3例,乳头状腺癌15例,未分化癌2例,粘液腺癌9例,肿瘤Dukes分期中A期患者31例,B期患者12例,C期患者6例,D期患者4例。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术前检查和准备,由于患者大部分为急诊入院者,术前无法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为此可给予胃管减压和灌肠治疗,同时纠正患者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为有效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前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对于合并有基础病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如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和血糖水平,经过早期保守治疗无效后方可进行手术治疗,肿瘤病灶位置不同患者手术取位不同,可分别选择截石位或平卧位,对于可以根治的结肠癌患者,游离病灶部位肠系膜后,清扫淋巴结,在肿瘤病灶上下缘部位进行切断,移除切除的肠腔,消毒后进行Ⅰ期吻合术,吻合术完成后清洗腹腔,常规放置引流管。对于腹腔广泛性转移者,可进行短路或合并造口术,使消化道能够重新通畅,对于远处转移无法完全切除者,可进行姑息手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所有患者术后常规抗感染和化疗药物治疗[2]。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不同肿瘤分期患者所选用的手术治疗方式,比较不同Dukes 分期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1年生存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肿瘤分期患者手术方式比较

53例患者术后1周内无死亡病例,除术后发生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患者外,其他患者基本恢复。其中31例Dukes A期患者共有28例患者选择Ⅰ期切除吻合术,占比为90.3%,Hartmann手术3例,占比为9.7%,其他肿瘤分期患者共有12例选择Ⅰ期切除吻合术,占比为54.5%,造瘘术6例,占比为27.3%,Hartmann手术4例,占比为18.2%,两者之间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肿瘤分期患者术后感染率比较

Dukes A期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9.7%,其他肿瘤分期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7.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不同肿瘤分期患者术后生存率比较 Dukes A期患者术后1年死亡1例,死亡率为3.2%,其他肿瘤分期患者术后死亡3例,死亡率为13.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龄患者受自身身体机能和免疫力降低等因素的影响,手术治疗增强了治疗风险,对于高龄患者术前应及时观测重要脏器功能,并根据具体病情和机体状态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3]。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肿瘤病灶部位、肿瘤分期及基础病等情况,为患者选择了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实验结果显示,53例患者术后1周内均存活,除并发术后感染等患者外,术后恢复基本良好,而且实验结果表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与患者肿瘤分期有密切相关性。因此临床外科手术治疗时,应严格根据患者病情等基本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参考文献:

[1]李远松,徐皓.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3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26-127.

[2]庄彪,倪熊,瞿惠龙,等.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J].上海医学,2012,35(11):973-974.

[3]郭延安.探究高龄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57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14):2624-2625.

论文作者:王浩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论文_王浩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