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市的“货币选票”(论文文献综述)
张栋頔[1](2021)在《双领导者心跳加权溯源共识算法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规模化生产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溯源系统能够提供从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的数据信息,是精准定位问题源头的重要手段。区块链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具有的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数据可追溯等特点,可以解决传统中心化溯源系统中信息被篡改的风险,并且能够更好地协调溯源产业链中的众多环节,因此,成为目前热门的解决溯源问题的技术。在区块链技术中,共识算法是在缺少信任担保下,多方参与节点之间达成一致的协议,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选择不同的共识算法将直接影响到区块链系统的性能,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高效共识算法,成为区块链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研究区块链技术及共识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常见共识算法的优缺点,针对主流共识算法无法对写入区块链数据的真实性进行验证的问题进行改进,结合溯源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双领导者心跳加权溯源共识算法,针对完整溯源过程,实现了分阶段灵活共识,降低了选举成本,更好地维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尽量保证了溯源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算法采用主链、子链和数据库相结合的模式替代了单链存储,更好地区分管理各个阶段的数据信息;采用双领导者节点模式解决领导者故障重新选举可能造成的服务中断问题,通过增加扣除抵押保证金的惩罚措施,避免节点作恶,保证了算法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系统平稳运行;提出子链心跳加权算法,判断信息的有效性,权重可根据实际场景调整,使得算法应用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提出主链投票验证算法,区块经半数以上节点验证通过后写入主链,有效防止拜占庭节点作恶。同时,本文对所提出的双领导者心跳加权溯源共识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从算法的崩溃容错率、拜占庭容错率、能耗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说明。最后,在提出的双领导者心跳加权溯源共识算法基础上,以农业溯源为背景,本文将提出的共识算法与实际场景相结合,设计与实现了该算法的一个实例应用,表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共识算法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王喜媛[2](2020)在《智慧社会变革中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依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进步而发生的科学技术革命,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人的存在方式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新一代通信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融合和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被称为“工业4.0”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我们正处于这一历史阶段。“现实”就是人与人类的当下的存在,就是我们的本质在当下的显现。从科学技术革命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的视角来看,我们当下的存在——“现实”就是我们已经步入了在信息化革命的条件下,由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和新一代通信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融合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智能化时代。以智能化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智慧社会”,是以信息社会为基础对信息社会的继承与发展。“智慧社会”给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带来很多质的变化。人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引发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将推进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同时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促使传统社会的治理模式必须发生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新技术的要求,即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具体体现为人们认知方式、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决策方式、执行路径和方法等治理要素都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和转型。为此,本文选择“智慧社会变革中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作为研究主题,力图通过研究智慧社会变革中的社会治理模式可能面临的问题、挑战和解决问题找到社会治理模式变革和转型的规律,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论文的具体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是:梳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新一代通信网络信息技术等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发展,预测智慧社会的发展远景,针对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所导致的传统社会向智慧社会转型所特有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分析当前社会的鲜明特征,基于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当前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的全新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探究我国智慧社会的社会治理与传统社会的社会管理的影响和关系,阐述由社会形态变革引发的社会治理模式变革和转型的必然性,对智慧社会视域下社会治理模式的内容和实例进行具体分析,并对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各种变化以及人的价值进行反思,从管理哲学的角度论述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当代启示。论文的基本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渗透日益显着,众多新技术融合突破,在解决当前人类发展遇到的困境的同时,正在带来人类社会运行智慧化、生产关系虚拟化的深刻变革。本部分主要通过深入分析新技术革命下智慧社会出现及其演进过程,提出伴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慧社会治理变革的内驱力也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面临的新问题和各种矛盾的加剧而快速变化,面对如此重要的历史变革,构建灵活、高效、全新的社会治理模式来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意义。其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智慧社会需要创新治理手段。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我国社会风险的出现使得社会转型加速,社会分化加剧,社会异质性增强,社会流动性增加,并提高了社会控制难度。本部分主要阐述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和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深刻的变化;从经济发展现状、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贡献及新技术革命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论证触发智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现实基础和理念变革已经具备,阐明我国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发展变革历程。最后,随着智慧时代的到来,通过对智慧社会的社会治理所面临的客观情况和现实困境的系统分析,提出必须通过“智慧化”实现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研究思路。本部分主要讨论如何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中挖掘潜在的价值,使社会治理和谐地融入智慧化的新时代,稳步迈进智慧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一,从全局和宏观的角度探讨我国的社会治理智慧化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第二,提出实现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机制、社会治理结构、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文化的转型;第三,分析智慧治理模式转型的实例,对技术进步引发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及人的价值进行反思;第四,从管理哲学视角探究新技术革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影响,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和客观基础。论文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走向智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及观念变革进行了全面深入探讨,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理论。对走向智慧社会的社会治理目的、方式、原则、发展趋势等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有价值的分析框架。从经济发展现状、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贡献以及新技术革命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等方面,阐述走向智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现实基础及其相应理念的变革。在深入分析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深度融合、技术全面升级换代、经济社会跨越式演进等基础上,通过对智慧社会引发的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综合因素分析,对智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变革趋势进行创新研究。从智慧社会面临的新问题和矛盾出发,探讨智慧社会语境下的社会关系调整和社会治理的创新,从管理哲学视角拓展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和治理模式研究。论文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需要进一步丰富,同时从管理哲学视域的深化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傅伟[3](2020)在《公共物品价格问题研究 ——基于广义价格角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公共物品价格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当今研究依然具有现实需要。一是基于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需要,二是基于提升国家现代治理能力的需要,三是基于探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点的需要。纵观已有研究,对“公共物品”的探讨多从公共财政切入,而对“价格”的探讨则多为私人物品交换领域,尽管“公共物品价格”一词频繁出现于众多文献并成为了常用词汇,但两个概念之所以能够结合的机理尚有待进一步解析;已有研究较多地仿照私人物品价格分析的新古典范式,可能难以解释现实中的某些公共物品定价行为,有必要寻找新的交易范式公共物品理论,从产权标价的内在性和“一致同意规则”的决策性,重新理解和确立公共物品价格的经济学内涵。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与评述、研究内容与框架、研究方法和主要贡献。第二章分别阐述了公共物品和价格的基本涵义。从消费角度,根据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不同,可将社会提供的满足人们消费欲望的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其中,公共物品又可细分为两类,分别是纯公共品以及准公共品。关于私人物品,其消费特征为竞争性以及排他性,纯公共品反之,准公共品则有三种定义,分别是雷诺兹定义(准公共品是具有外部性的私人物品)、植草益定义(准公共品是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或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物品)和布坎南定义(准公共品是俱乐部物品)。从生产角度,所谓公共物品,是指由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或由组织提供的物品,或经集体决策提供的物品。本文认为,是制度选择决定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分类。价格形式反映了某种单位使用价值与货币单位数量的量比关系,体现了物品的有用性、物品的稀缺性、物品的产权性、评价的货币性、交易的博弈性、社会的互动性和支付的代价性。价格形成的价值基础归纳起来有供给侧价值论、需求侧价值论和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供求价值论,但它们均淡漠了物品产权在价格形成中的前置地位和实质内容。只有首先确立交易主体对交易客体的产权归属及交易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交易才有可能顺利进行。同时产权作为一切依据某种生产要素获取收入的权利,其拥有的要素因使用或耗费而付出的货币代价或价值牺牲便构成了物品的成本,生成和创造的价值便构成了物品的收益,交易中让与和取得的产权权利束的大小便决定了价格的高低。对价值的探讨有必要回归哲学关于价值定义的本源,公共物品的纳入意味着应将价格概念广义化,方能实现逻辑的自洽。第三章分别从广义的物品、产权、成本、收益和交换等方面对传统的价格范畴进行拓展,得出广义价格的命题。任何价格都是某个或某种、某类物品的价格。人作为“社会人”结群而居,除了个人需要之外还存在共同需要,有赖组织提供。这包括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福利、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发展、有益品等公共物品。随着人类需要的物品由私人物品向公共物品拓展,价格圈也相应地要由私人物品价格延展到公共物品价格。任何有用且稀缺的物品都有相应的产权制度安排与之相匹配,产权的让与是各种交换形成的重要原因,交换的同时会产生产权成本和产权收益。广义的产权泛指一切依据某种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权利,一个完整清晰的产权包括排他的所有权、自由的转让权和剩余的索取权,或者包括所有权财产和“共同财产”。人类社会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私人产权、集体产权和社团产权三种基本的产权制度,分别对应私人物品、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种物品。成本是指在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基于要素使用或耗费而付出的货币代价或价值牺牲,并随要素范畴的延展而广义化。广义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分别反映了在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环境、今人与后人打交道所发生的成本,是分别耗费生产要素、制度要素、环境要素、可持续要素所支付的货币代价和价值牺牲。成本广义化过程中存在层次态演进规律,价格决策者要以广义成本为最低经济界限。要素的投入一方面产生了成本,另一方面产生了收益。价格是产生收益的因素之一,且平均收益便是价格。广义的收益不仅包括经济收益,还包括社会收益和生态收益。它们分别是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运用生产要素所生成和创造的经济收入、社会福利和生态价值。随着人类需求层次的提升,非经济利益越来越占有更大的比重,并通过各种可计量的方式纳入价格体系。广义的成本和广义的收益必须通过交换获得社会承认,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和实现,同时广义的物品和广义的产权也使交换的对象和内容发生变化,为此需要将交换广义化。广义的交换是产权让与和取得的交易行为。这表明无论交易主体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还是同一经济主体内部,交易客体是私人物品还是公共物品,交易方式是自愿还是强制,交易价格是等价还是不等价,只要其间发生了产权的让与和取得的行为,便属于交易的范畴,在交易中所让与和取得的产权价值的货币标度,便是物品的价格。价格由自由价格向规制价格的演进,税收由税收收入向非税收入的演进,也说明了交换与分配具有同一性,可以在广义交换的命题中获得统一。据此所构造的以市场和科层为两端的交易频谱上,各类物品、产权和价格形态可以有序分布。由此得出,广义的价格是物品产权价值让与和取得的货币标度。从让与主体来看,是让与主体基于所拥有的要素使用或耗费所付出的成本的补偿索价;从取得主体来看,是取得主体为获得物品产权的收益而愿意支付的代价。广义价格包括狭义的市场价格、收费和税收。广义价格的形成和实现是通过交易各方的博弈,遵循“一致同意规则”达成的均衡价格。以交易成本为生产制度绩效的评价标准,私人物品实行私人产权和价格制度,纯公共品实行集体产权和税收制度,准公共品实行社团产权和收费制度,是有利于资源配置优化、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制度选择。通过对企业循环经济的初始投入、生产、销售、消费回收环节中的价格、税费、押金、基金、罚款、补贴、政府采购等的考察,不仅表明广义价格的客观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广义价格手段的组合运用,可使各方面的利益兼容,价值链保持增值,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才是广义价格论的真正用武之地。第四章以广义价格为理论基础,阐述了公共物品价格形成的机理和机制。公共物品价格形成的机理与私人物品价格有所不同,一是存在多个交易环节,二是存在多种价格形式,三是存在多重价格水平,四是存在多条补偿渠道,五是遵循“一致同意”或“大多数同意”的集体定价决策方式,经一致同意达成的均衡价格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之所以作此制度安排,是为了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纯公共品供给的成本由供给决策成本、生产成本、代理成本构成,三者之和构成纯公共品的总价格即税收总额,个人所缴纳的税金则为个人为取得纯公共品所支付的个体价格。纯公共品价格的优化体现在供求实现最优均衡、补偿成本最小化和税制优化。准公共品Ⅰ是指可由公私部门共同提供,允许市场竞争经营的公益性准公共品,其价格由市场经营价格(私人价格)和政府补偿或规制价格(公共价格)合成,其价值补偿来自市场价格和政府补贴双重途径,其中政府补贴的力度视物品公益性程度的大小而定。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规制则更多的是限制和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准公共品Ⅱ是指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营性准公共品,其价格具有明显的行政定价和市场定价结合的特征。应区别进入有无障碍、企业有无承受力和自然垄断强弱状况,采取不同的规制决策,达到激励与约束兼容,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准公共品Ⅲ是指外部性物品。可通过庇古提出的补贴和税收方式、科斯提出的产权交易方式、威廉姆森提出的纵向一体化方式、奥斯特罗姆提出的自主治理方式,将外部性内在化。第五章在机理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进而阐述公共物品价格的一般计量模型。公共物品价格计量模型由两个自变量构成,一个是定价基础(Bi),即向个人定价的基础,取决于各类公共物品的消费特征和公共物品的定价目标,有以受益为基础定价和以支付能力为基础定价;另一个是价格结构系数(Ki),其取决于定价的政策目标和定价方法的特点,有线性模型(如定额模型、均一价格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如多部制价格、递增(递减)定价、高峰负荷定价)。第六章研究了公共物品的价格政策。首先阐述了纯公共品的分级供应模式和分税制政策。在分析纯公共品价格结构、税收政策体系的基础上,讨论了税收政策规制问题,指出应税费归位。接着分析了准公共品价格政策的目标,在回顾我国准共品价格政策目标取向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均衡点”的固化控制为“安定带”的区间调控,变市场、政府分轨定价为“市场+政府”合轨定价,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警。变单打独斗为综合治理的改革建议。第七章为研究结论和展望。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指出本文由于侧重于从概念逻辑和理论思辨上进行规范分析,而在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方面存在欠缺,在广义价格研究方面缺乏深入,有待后续研究予以改进和深化。
尹名强[4](2019)在《基于“多中心”供给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讨 ——以中山市小榄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迈过50%大关,即将进入60%的增长放缓阶段,中国的城市发展由增量转向存量,作为城市规划最重要的规划之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也面临着重要的转型。传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愈发暴露出实施难、落地难、随意修改等问题,“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表征越发凸显。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事关民生,论文从公共物品供给的视角来研究分析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不足的原因,并希望可以提出对传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的改进意见。文章从公共物品的定义以及典型的经济学理论入手,通过分析得出公共物品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帕累托最优和公平正义。正是由于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导致公共物品在实现和创造公共价值的同时会产生负外部性从而发生公共价值失灵,即社会福利的损失。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公共物品的典型代表之一,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发生搭便车现象。论文系统分析了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自建国以来的发展脉络,梳理了传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两分三定”的空间布局方法,通过理论研究探讨了建国以来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的主体发展理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纵深化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日益提升,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弊端显露,逐渐展现出供给主体单一、社区自治程度低、公共决策缺乏科学性与广泛性、主体间合作水平低等特征。借由管理学公共价值失灵模型从制度体系上对其进行分析,得出三个主要原因:公共价值理性缺失、总体性体制下的政府破碎化、补偿机制的不完善。“多中心”作为一种治理模式,在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上有其自身的价值优势和实践主张,被认为是创造和实现公共价值有效的途径,通过对日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二元治理的案例分析,深化多中心的发展内涵,力图解决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从给予公众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入手,主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应该不仅仅是以空间布局为主,而应该是包括制度设计的综合体系;同时依靠制度安排,形成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的“多中心”特征:供给方法的多中心、供给主体多中心、补偿内容的多中心。其中供给方法的多中心指的是在以往“两分三定”的基础上,增加制度的设计,主要就表现为社区治理思想的引入;供给主体多中心指的是改变以往政府单中心的供给方式,引入社会、社区、居民等自生力量,形成主体多中心;实施保障作为重要的内容,多元化的补偿行为既是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的制度保障也是对多元主体的激励形式。多中心供给的制度设计理论联系实际,以小榄镇为实践场所,通过构建多中心供给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体系,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在存量背景下的高效落地。以此来为城市更新背景下中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提供一个尝试性的借鉴和思路。
冯倩[5](2019)在《我国农村低保对象瞄准执行过程研究 ——基于山西省Z村实地调研》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村低保制度于2007年全面建立,迄今为止已执行了12年,作为保障农村特困人口基本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为维持极低收入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维护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农村低保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低保对象的瞄偏及漏瞄问题。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了山西省Z村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一类贫困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通过研究文献、现场观察及深度访谈等具体方式,剖析这个典型样本在低保瞄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全文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低保对象瞄准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低保对象瞄准问题的研究并作出研究述评,将文中用到的几个关键词进行概念界定,确定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介绍Z村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梳理山西省市县三级政府对低保政策、保障标准、申报流程等相关规定,并从瞄准方法和指标分配情况两方面对Z村低保对象瞄准现状做了简单描述。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Z村低保对象瞄准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如“看菜下饭”,限定指标选对象;“合户”与“分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情保”和“关系保”屡禁不绝;“低保民主评议制”引发部分漏瞄现象;低保被异化为权力资源,成为乡村管理工具;农村低保退出难等。第四部分,借鉴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来分析低保对象瞄偏的根源。首先,政策本身存在瑕疵:低保对象评定标准不实用,“低保民主评议”有逻辑缺陷,“低保身份化”导致退出难。其次,政策执行主体利益驱导:村干部对低保政策存在认知误区,村干部面临角色冲突,基层自治缺乏监督。再次,政策目标群体利己导向:村民对低保存在认知盲区,受文化堕距影响,将低保视为大锅饭,传统保障弱化与现代社会保障不足。低保政策的实施,不仅受到传统差序格局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内卷化的挑战。第五部分,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将代理性家计调查和民主评议相结合;实现低保对象审核人员专业化;利用宣传渠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惩罚与奖励并重,约束与激励并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做好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
原婕菲[6](2019)在《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任何国家的国家形象构建和呈现都受到国际局势大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本论文对20世纪中德关系进行了历史学的回顾,主要针对中德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两国形象问题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找到了新时期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根源。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利用中文报刊和德文报刊资料、中德关系历史资料,以及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详细分析了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特别是对中国眼中的德国形象和德国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打开了“两国互视”研究的全新视角。首先,本文提出了“互视”这一新概念。互视,即不同主体通过不同媒介、方式进行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得到基于各自所获信息的稳定的认知。除了一国国家形象自身的发展演变,国家间互视不平衡是制约一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中国与德国的两国互视情况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反应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是中西方国家形象互视的典型案例。但因为语言、文化等原因的制约,有关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研究数量较少,较缺乏深度,本论文以“两国互视”的新视角研究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和中德关系,并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和提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其次,本文回溯了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和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通过历史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德两国互视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贯穿整个历史过程的基调是西方反华、反共势力强大,西方媒体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声进行包围和封堵,国际话语权始终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国际舆论形势始终处于西强中弱的态势,新中国的发展长期被外界扭曲和误解。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许多国家发生政变,顷刻间,世界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事件的爆发使得80年代“理想化”的互视认知遭受冲击而不复存在。90年代,以美国媒体为主的西方对华报道均以负面为主,西方主流媒体构建了一个威胁西方安全的负面中国形象。中国成为了西方媒体视角下践踏人权的“警察国家”,未来挑起核战争的极端民族主义国家。并且,西方媒体制造了一系列有关计划生育、不同政见、民族自决等问题的负面舆论,强化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分歧,宣扬“中国威胁论”。总的来说,中西方互视不平衡的特点是在各大西方主流媒体中,中国形象都多多少少的遭遇了妖魔化,西方站在极其防备和不公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再次,在概念界定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详细的研究了中国视角下的德国形象和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特别着重研究了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互视认知问题。主流媒体包含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等,是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利用了《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作为研究中国的德国形象的材料,《南德意志报》、《焦点》作为研究德国的中国形象的材料,并结合作者在德国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对两国互视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分专题描绘出了两国互视认知的景象,为接下来进行两国互视比较研究作好了铺垫,打好了基础。最后,本文的第四章对中德两国互视进行了比较,对互视不平衡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改变不平衡现状的对策和建议。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用他们的意识形态框架来衡量中国的问题,并得出他们心目中合理的结论。中国国家形象虽然起着变化,逐渐向好发展,但近30年来未有明显转变,总体呈负面的不平衡的状态,即中国对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认识较为正面,德国对中国的认识较为负面,这两种认识之间的差距很大。这种不平衡状态导致中国产生崇洋媚外、丧失国际话语权、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升缓慢。中国国家形象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而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对中国国情缺乏真正的了解。21世纪以来,国际环境和中国自身都处于重要的变化时期,并且这个时期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是中国国家形象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塑造和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的绝佳时机。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北京举行;2010年,世博会成功在上海举行,诸如此类突出的外交事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形象在国际上的更新。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中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性质和原则立场并未改变,同时,中国的形象在2008年之后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充分地展示在了国际社会面前。中国应把握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夺回塑造中国形象的国际话语权。近年来,中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越来越重视,以一种开放的、自信的、现代化的姿态构建出了许多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并对陈旧的、单一的、神秘的敌对形象进行改造和反击,一个具有时代感和新气象的中国形象正如一轮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
二湘[7](2019)在《暗涌》文中指出第一卷喀布尔的白梨花第一章吴贵林一行到达喀布尔的时候,天已近黄昏。太阳如一颗没有温度的咸蛋黄,温软地挂在天际。从机场一开出来就是尘土飞扬,窗外灰蒙蒙的天,像是打底的薄薄的灰色秋衣,映衬着不远处一座座土黄的山,黄土崖上密密匝匝镶嵌着一个一个颜色斑驳的土房子,有几分像他小时候住过的土坯房。这让他对这个地方生出了一种模糊的熟悉感,像是回到他的老家,回到童年那
范松梅[8](2019)在《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环球网时政新闻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家间交流、交往日益密切,新闻传播在国家文化身份塑造和软实力较量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中国国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民众不再满足于阅读本土新闻报道。由于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用词准确、短小精炼、传播迅速,时政新闻成为了民众了解国际政治及国家立场的首选。然而,中英时政新闻在词汇、句法和篇章上均存在差异,增加了阅读和理解难度。因此,高质量的翻译对于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克里斯蒂安·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笔者结合自己在环球网“时政&军事”频道为期8个月的翻译实践,完成了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实践文本皆来自于环球网大编译平台指定的各国英文网站,属于信息型文本。在实践过程中,笔者立足“功能加忠诚”原则,在准确传递原文信息的同时,力求做到“忠诚”于译文读者,实现原文与译文“功能”上的对等。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描述,介绍翻译背景,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文本特点;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涵盖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译后校对,重点介绍“功能加忠诚”翻译理论,并指出该理论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的适用性。第三部分是翻译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探究如何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运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第四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阐述翻译实践中的收获、不足以及实践体会,彰显功能翻译理论对于时政新闻翻译的指导意义,以期为时政新闻翻译工作提供借鉴。通过翻译实践及撰写报告,笔者对信息型文本的翻译和诺德功能翻译理论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竭力为日后在该领域的翻译工作夯实基础。
黄超[9](2019)在《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购买意愿研究 ——基于哈尔滨市消费者的调查》文中指出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挫伤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降低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信任。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升,对农产品消费的要求已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满足基础的生理需求向满足安全需求转变。如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摆在整个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应对这一困境,政府大力推进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开展和落实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不仅是农产品发展的国际趋势,也是解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消费者是可追溯农产品使用的主体,是农产品追溯信息的接收者。只有消费者认可、愿意接受可追溯农产品,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购买意愿不仅会影响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还会影响企业的行为以及政府的决策。因此,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购买意愿,有助于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推进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与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已有研究在分析可追溯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时,大多从消费者性别、年龄、家庭规模、受教育程度、收入、消费者认知水平等影响因素中研究,未能将可追溯农产品本身的属性以及企业的营销组合等因素纳入考量之中。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产品质量和企业营销组合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从消费者基本属性、认知程度、产品质量、营销组合以及市场信息关注信任度这5个方面,选取了 18个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来构建计量分析模型,研究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在研究过程中,选取了哈尔滨市作为调研地点,发放调查问卷,采集研究所需要的相关数据。并对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初步的描述性分析,为后续的计量分析做铺垫。然后再将处理过的调查数据代入已经构建好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解释变量家庭月平均收入、“听说过可追溯农产品”、“认为可追溯农产品更安全”、“营养丰富”、“包装精美”、“零售促销”、“信任度”均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呈正相关关系,解释变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评价”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基于描述性分析和计量分析的结果,分别对生产养殖者、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提出了—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PIPU BOOSABOK(云俊杰)[10](2018)在《1980年代以来泰国华商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政治参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侨华人移居海外的历史悠久。根据2014年的数据,约有5000万华侨华人移居于海外各国家和地区,而东南亚地区是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聚居地。二战后,东南亚华侨社会发生质的变化。中国政府决定解决“双重国籍”问题,并赞成和鼓励居住在国外的华侨按照自愿原则选择所在国国籍后,多数华侨提出了入籍申请,逐渐融入当地社会,使东南亚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转变。然而,有些国家华侨融入主流社会较为平顺,但也有一些国家在政府实行同化政策的过程中呈现出流血冲突。在东南亚各国家当中,泰国是以对华侨实行温和同化政策而着称。在泰国的中国人,从过去的侨民转变为泰籍华人相当顺利。冷战时期,虽然中泰两国在政治意识形态差异、泰国政府执行亲美反共政策等背景下,华人受到了泰国政府的压制,但也没有遭到任何严重的打击。尽管缓慢一些,但泰国华人社会也仍然得以延续和发展下去。到了 1970年代,特别是1975年中泰正式建交、1978年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泰国华人社会逐渐走上复兴之路,泰国华人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代以来,随着泰国经济的发展,泰国华商企业家随着泰国经济的发展而扩展企业,成为泰国大型企业集团发生了变化,开始走上新的发展途径,成为大型企业集团。这篇论文拟定研究和分析1980年代以来泰国华商企业集团如何发展。在这一问题上,不仅注重曼谷大型企业集团,还重视泰国各个地区的华商企业集团,包括中部、东北部、北部和南部四大地区。另外,这篇论文还研究泰国华商企业集团在经济方面成功后如何对待政治方面。从研究发现,1980年代以来,泰国政府实施的经济发展政策有益于泰国华商企业集团扩展企业。农工业、酒业、新兴工业、房地产业及零售业方面的华商企业集团都发展成为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泰国各个地区的地方华商企业集团也随着泰国政府对各个地区的发展而扩展相应的企业。值得注意的一个观点是华商企业集团在经济方面成功后基本上都与政治有接触。在政治参与方面,从研究发现,大多数华商企业集团或直接或间接参与政治,成为控制经济政治的一股力量。新世纪以来,泰国华商企业集团一直迅速发展,不少集团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大型企业集团,对泰国经济发展起着很大作用。以目前的情况看,泰国华商企业集团仍然会延续发展,对泰国经济政治发展甚至地区性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超市的“货币选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市的“货币选票”(论文提纲范文)
(1)双领导者心跳加权溯源共识算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块链起源与发展现状 |
1.2.2 共识算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区块链相关技术 |
2.1 区块链简介 |
2.1.1 区块链概念及特点 |
2.1.2 区块链分类 |
2.1.3 区块链架构模型 |
2.2 区块链底层技术 |
2.2.1 区块链的结构 |
2.2.2 Hash函数 |
2.2.3 非对称加密与数字签名 |
2.3 共识算法原理 |
2.3.1 常见共识算法原理 |
2.3.2 常见共识算法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领导者心跳加权溯源共识算法 |
3.1 问题描述 |
3.2 算法框架 |
3.2.1 节点类型 |
3.2.2 分层存储类型 |
3.3 算法流程 |
3.3.1 领导者选举算法 |
3.3.2 子链心跳加权算法 |
3.3.3 主链投票验证算法 |
3.4 算法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算法的实现与应用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2 区块链智能合约设计 |
4.3 实现与展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智慧社会变革中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智慧社会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视野 |
1.1 选题的理由 |
1.2 问题的意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思路、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技术革命下智慧社会的变革 |
2.1 新技术革命的进展 |
2.2 新技术引发的新问题 |
2.3 社会形态的变革 |
2.4 智慧社会的发展 |
第三章 智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变革 |
3.1 传统社会的社会管理 |
3.2 触发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现实基础 |
3.3 触发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理念变革 |
3.4 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必然性 |
第四章 智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 |
4.1 智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意义 |
4.2 智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内容 |
4.3 智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具体实践 |
4.4 智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当代启示 |
第五章 结论: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智慧社会及其社会治理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公共物品价格问题研究 ——基于广义价格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评述 |
1.2.1 关于公共物品的概念 |
1.2.2 关于公共物品的需求 |
1.2.3 关于公共物品的供给 |
1.2.4 关于公共物品的价格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贡献 |
2 基本涵义:公共物品和价格 |
2.1 关于公共物品的基本涵义 |
2.1.1 基于消费角度 |
2.1.2 基于生产角度 |
2.1.3 基于制度角度 |
2.1.4 公共物品的分类 |
2.2 关于价格的基本涵义 |
2.2.1 价格形式的特征 |
2.2.2 价格形成的基础 |
2.2.3 简要评述 |
3 理论基础:广义价格论 |
3.1 广义的物品 |
3.2 广义的产权 |
3.2.1 产权的涵义及特征 |
3.2.2 三种基本的产权制度 |
3.3 广义的成本 |
3.3.1 成本的涵义 |
3.3.2 成本的延展 |
3.3.3 广义成本的层次态分析 |
3.4 广义的收益 |
3.4.1 收益的涵义 |
3.4.2 收益的延展 |
3.5 广义的交换 |
3.5.1 交易及其交易的三种形式 |
3.5.2 交换与分配的相互转化 |
3.5.3 交易频谱及各种价格形态的定位 |
3.6 广义的价格 |
3.6.1 广义价格的定义 |
3.6.2 生产制度的选择 |
3.6.3 结语 |
3.7 广义价格论的应用:以循环经济为例 |
3.7.1 初始投入环节的价格安排 |
3.7.2 生产环节的价格安排 |
3.7.3 销售环节的价格安排 |
3.7.4 消费回收环节的价格安排 |
4 公共物品的价格形成 |
4.1 公共物品价格形成的过程和机理 |
4.2 纯公共品的价格形成与优化分析 |
4.2.1 纯公共品供给的成本构成 |
4.2.2 纯公共品价格形成优化分析 |
4.3 准公共品的价格形成与优化分析 |
4.3.1 准公共品Ⅰ的价格形成和优化分析 |
4.3.2 准公共品Ⅱ的价格形成和优化分析 |
4.3.3 准公共品Ⅲ的价格形成和优化分析 |
5 公共物品的价格模型 |
5.1 定价基础的确定 |
5.1.1 以受益原则为基础定价 |
5.1.2 以支付能力为基础定价 |
5.2 K值的类型和定价模型 |
5.2.1 线性模型 |
5.2.2 非线性模型 |
6 公共物品的价格政策 |
6.1 纯公共品的价格政策 |
6.1.1 纯公共品的有效供给与价格结构选择 |
6.2 准公共品的价格政策 |
6.2.1 准公共品价格政策的目标 |
6.2.2 对我国准公共品价格政策的讨论 |
6.2.3 对我国准公共品价格政策改革的建议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4)基于“多中心”供给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讨 ——以中山市小榄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行业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研究法 |
1.2.2 理论分析法 |
1.2.3 实证分析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思路 |
1.3.4 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 |
1.4.1 价值与公共价值 |
1.4.2 公共价值失灵 |
1.4.3 公共物品 |
1.4.4 准公共物品 |
1.4.5 多中心治理 |
1.4.6 多中心供给 |
1.4.7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供给 |
1.4.8 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优化 |
1.4.9 纳什均衡 |
1.4.10 城市更新 |
1.4.11 公共选择 |
2 多中心供给与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的文献综述 |
2.1 多中心供给与价值的相关研究 |
2.1.1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发展 |
2.1.2 公共价值相关的研究 |
2.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规划相关的研究 |
2.2.1 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
2.2.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的研究 |
2.2.3 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的配置研究 |
2.2.4 公共服务设施的区域均等化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2.3.1 研究的内容 |
2.3.2 研究的视角 |
3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梳理 |
3.1 公共物品及其价值的理论缘起 |
3.1.1 基于公共物品定义的表述 |
3.1.2 搭便车思维的典型模型及应对探讨 |
3.1.3 公共物品的公共价值 |
3.1.4 公共价值的内核 |
3.1.5 弥补公共价值失灵 |
3.1.6 公共价值失灵模型的优化与分析 |
3.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发展回顾 |
3.2.1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变迁阶段 |
3.2.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相关标准演进 |
3.3 传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法的梳理 |
3.3.1 规划调控的方法体系 |
3.3.2 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
3.3.3 规划管理的重点内容 |
3.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主体的理论 |
3.4.1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模式的演变 |
3.4.2 公共服务设施中的相关主体 |
3.5 传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面临的困境 |
3.5.1 供给主体结构单一、效率低 |
3.5.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自治程度低 |
3.5.3 供给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 |
3.5.4 供给主体间合作能力低 |
3.6 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原因 |
3.6.1 公共价值理性的缺位 |
3.6.2 总体性体制下的政府破碎化 |
3.6.3 补偿机制 |
4 公共服务设施多中心规划供给的实现方法 |
4.1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变革的内在逻辑 |
4.1.1 对传统公共服务设施的反思 |
4.1.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主体多元化转变的必要性 |
4.1.3 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有效供给的制度分析 |
4.2 日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二元治理模式 |
4.2.1 日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改革的背景 |
4.2.2 日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的模式与内容 |
4.2.3 经验借鉴 |
4.3 公共服务设施多中心模式的建立 |
4.3.1 多中心供给模式 |
4.3.2 多中心的自发特征 |
4.3.3 供给主体的多中心 |
4.3.4 规划方法的多中心 |
4.3.5 补偿内容的多中心 |
5 基于多中心供给下“小榄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规划方法探索 |
5.1 珠三角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
5.1.1 珠三角城镇化的阶段 |
5.1.2 珠三角城镇化的发展特点 |
5.2 珠三角缩影下小榄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与问题总结 |
5.2.1 小榄镇的现状情况 |
5.2.2 基于政府行为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
5.2.3 基于空间分布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
5.2.4 基于公众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
5.2.5 问题总结 |
5.3 基于多中心供给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践 |
5.3.1 构建小榄镇多中心主体供给的公共服务设施制度 |
5.3.2 小榄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多中心规划方法 |
5.3.3 小榄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多中心的补偿体系 |
5.3.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多中心供给的制度”总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1.1 结论一 |
6.1.2 结论二 |
6.1.3 结论三 |
6.1.4 结论四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共度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共度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工程实践项目目录 |
C.《小榄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相关问卷调查表》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我国农村低保对象瞄准执行过程研究 ——基于山西省Z村实地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框架 |
1.5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1.5.1 理论视角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路线图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Z村社会经济及低保瞄准概况 |
2.1 Z村社会经济概况 |
2.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
2.2.1 农村低保政策的保障对象 |
2.2.2 农村低保政策的执行程序 |
2.2.3 农村低保政策的保障标准 |
2.3 Z农村低保政策的瞄准现状 |
2.3.1 Z村低保对象瞄准方法 |
2.3.2 Z村低保指标分配情况 |
第3章 Z村低保对象瞄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
3.1 “看菜下饭”,按指标选定低保对象 |
3.2 “合户”、“拆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3.3 “人情保”、“关系保”屡禁不绝 |
3.4 “低保民主评议制”引发部分漏瞄现象 |
3.5 低保成为权力资源,异化为管理工具 |
3.6 低保变身“长期饭票”,动态管理形同虚设 |
第4章 农村低保对象瞄准偏离的根源 |
4.1 政策本身存在瑕疵 |
4.1.1 低保对象评定标准难操作 |
4.1.2 “民主评议”有一定逻辑缺陷 |
4.1.3 “低保身份化”,动态管理难落实 |
4.2 政策执行主体利益驱导 |
4.2.1 政策认知存在误区 |
4.2.2 行为选择遭遇角色冲突 |
4.2.3 基层自治缺乏监督 |
4.3 政策目标群体利己导向 |
4.3.1 对低保存在认知盲区 |
4.3.2 受文化堕距影响,将低保视为大锅饭 |
4.3.3 传统保障日渐式微,现代保障后力不足 |
4.4 政策实施环境影响 |
4.4.1 低保瞄准中的差序格局 |
4.4.2 后税费时代中的乡村治理内卷化 |
第5章 完善农村低保对象瞄准的建议 |
5.1 代理性家计调查与民主评议相结合 |
5.2 实现低保审核人员专业化 |
5.3 拓宽宣传渠道,重视舆论监督 |
5.4 惩罚与奖励并重,约束与激励并行 |
5.5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群众抗风险能力 |
5.6 做好扶贫开发与低保政策的衔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一、有关中德关系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二、有关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三、媒体视域下的国家形象研究现状 |
四、国家形象比较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路径 |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
二、新概念引入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
第一章 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溯源 |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德关系 |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德关系 |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德关系 |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德关系 |
四、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经济关系 |
五、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文化交流 |
六、中德国家形象的民间互视历史 |
第二节 1949年至1990年的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 |
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方针 |
二、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回溯 |
三、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回溯 |
第二章 中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德国形象 |
第一节 中国主流媒体涉德报道的量化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涉德报道的数量变化 |
三、涉德报道的议题分布 |
四、涉德报道的态度倾向性 |
第二节 中国主流媒体中涉德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德国的政治形象 |
二、德国的经济形象 |
三、德国的社会形象 |
四、德国的文化形象 |
第三节 中国主流媒体镜像中的德国国家形象 |
一、中国的德国形象构建方式 |
二、中国主流媒体构建德国形象时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德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
第一节 《南德意志报》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数据分析 |
一、材料选择 |
二、《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总量分析 |
三、《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的倾向性分析 |
第二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政治形象 |
一、德国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
二、德国的中国大国关系形象 |
三、德国眼中的台湾问题 |
第三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中国经济形象 |
一、德国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
二、德国眼中的“一带一路” |
三、德国眼中的中国海外投资 |
四、德国眼中的中国环境问题 |
第四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人权形象 |
一、德国眼中的中国新闻及言论自由 |
二、德国眼中的西藏问题 |
三、令德国不解的其他中国人权问题 |
第四章 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的互视比较 |
第一节 德国民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
一、德国民众的中国形象调查 |
二、基于调查结果的中国形象分析 |
第二节 中德形象的比较 |
一、跨文化沉默的螺旋 |
二、中德两国互视应有的变化 |
第三节 中德国家形象认知的不平衡 |
一、德国对中国形象的负面认知 |
二、德国对中国产生负面认知的原因 |
三、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必要性 |
四、塑造与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法则与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暗涌(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卷喀布尔的白梨花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二卷硅谷墓园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三卷深圳病人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8)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环球网时政新闻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任务背景 |
1.2 翻译文本分析 |
1.2.1 词汇特征 |
1.2.2 句法特征 |
1.2.3 篇章特征 |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理论知识准备 |
2.1.2 专业知识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审校 |
第3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词汇层面的“功能加忠诚” |
3.1.1 名词优势的弱化 |
3.1.2 四字结构的运用 |
3.1.3 词语搭配的优化 |
3.2 句子层面的“功能加忠诚” |
3.2.1 句子重心的调整 |
3.2.2 句子语态的转换 |
3.2.3 句子长度的把控 |
3.3 篇章层面的“功能加忠诚” |
3.3.1 篇章逻辑的建构 |
3.3.2 篇章信息的整合 |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经验与收获 |
4.2 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购买意愿研究 ——基于哈尔滨市消费者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 |
2.1.2 农产品可追溯体系 |
2.1.3 可追溯农产品 |
2.1.4 购买意愿 |
2.2 基础理论 |
2.2.1 消费者需求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 |
2.2.4 消费者主权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购买意愿调查 |
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3.1.1 问卷设计 |
3.1.2 数据收集 |
3.2 消费者基本属性分析 |
3.2.1 消费者的性别 |
3.2.2 消费者的年龄 |
3.2.3 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 |
3.2.4 消费者的职业 |
3.2.5 消费者的家庭规模 |
3.2.6 消费者的家庭月平均收入 |
3.3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认知和评价 |
3.4 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 |
3.5 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购买意愿 |
3.6 本章小结 |
4 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1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
4.2 变量的选取与赋值 |
4.2.1 变量的选取 |
4.2.2 变量的赋值 |
4.3 模型的构建 |
4.4 二元回归分析 |
4.4.1 回归模型检验 |
4.4.2 回归模型分析 |
4.5 回归结果分析 |
4.5.1 消费者基本属性 |
4.5.2 认知程度 |
4.5.3 产品质量 |
4.5.4 营销组合 |
4.5.5 市场信息关注信任度 |
4.6 本章小结 |
5 可追溯农产品推广的建议 |
5.1 对生产养殖者的建议 |
5.1.1 强化可追溯农产品生产养殖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保障 |
5.1.2 加强可追溯农产品生产养殖者的组织建设 |
5.2 对政府的建议 |
5.2.1 强化宣传教育,提升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 |
5.2.2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升消费者对追溯信息的信任度 |
5.2.3 加大对可追溯农产品经营企业的扶持力度 |
5.3 对企业的建议 |
5.3.1 顺应发展大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 |
5.3.2 注重质量安全,打造知名品牌 |
5.3.3 合理的定价策略 |
5.3.4 科学地降低生产成本 |
5.3.5 加大广告宣传,增加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可 |
5.3.6 提升包装设计水平 |
5.3.7 大力开展促销活动 |
5.4 对消费者的建议 |
5.4.1 提高自身的农产品安全意识 |
5.4.2 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
5.4.3 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1980年代以来泰国华商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80年代以来的泰国经济状况 |
第一节 1850年代到1970年代的泰国经济 |
第二节 1980年代中期到1997年的泰国经济 |
第三节 1997年经济危机之后的泰国经济 |
第二章 1980年代以来泰国华商企业集团的发展 |
第一节 农工业资本集团的发展 |
第二节 苏氏家族对泰国酒业的独家垄断 |
第三节 1980年代后新兴工业集团的增长 |
第四节 1990年代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 |
第五节 1980年代来零售业集团的迅速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泰国华商企业集团的政治参与 |
第一节 1970至1998年间泰国华商企业集团的政治参与 |
第二节 新世纪的政商集团:丘他信政府 |
第三节 中部地区的地方华商企业集团的政治参与 |
小结 |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泰国东北部华商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政治参与 |
第一节 1980年代前的泰国东北部华商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泰国东北部的华商企业集团 |
第三节 1980年代泰国东北部华商企业集团的政治参与 |
小结 |
第五章 1980年代以来泰国北部华商集团的发展及其政治参与 |
第一节 1980年代前的泰国北部华商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的泰国北部华商企业集团 |
第三节 泰国北部华商资本集团的政治参与 |
小结 |
第六章 1980年代以来泰国南部福建华商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政治参与 |
第一节 1980年代以前泰国南部的福建华商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泰国南部的福建华商企业集团 |
第三节 泰国南部福建华商企业集团的政治参与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超市的“货币选票”(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领导者心跳加权溯源共识算法及其应用[D]. 张栋頔. 吉林大学, 2021(01)
- [2]智慧社会变革中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研究[D]. 王喜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3]公共物品价格问题研究 ——基于广义价格角度[D]. 傅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4]基于“多中心”供给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讨 ——以中山市小榄镇为例[D]. 尹名强. 重庆大学, 2019(05)
- [5]我国农村低保对象瞄准执行过程研究 ——基于山西省Z村实地调研[D]. 冯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6]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D]. 原婕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7]暗涌[J]. 二湘.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3)
- [8]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环球网时政新闻翻译实践报告[D]. 范松梅. 天津大学, 2019(06)
- [9]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购买意愿研究 ——基于哈尔滨市消费者的调查[D]. 黄超.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10]1980年代以来泰国华商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政治参与研究[D]. PIPU BOOSABOK(云俊杰). 厦门大学, 2018(07)
标签:公共物品论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区块链论文; 公共服务设施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