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曹彬彬

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曹彬彬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0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建设项目的建设中。在施工期间,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温度裂缝现象,裙楼结构问题和基本设计问题联系起来。通过科学配置施工进度,确保施工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层建筑工程后浇施工技术的原理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对策

引言

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与建设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密不可分,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城市。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经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施工作业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作业质量问题频频出现。这要求施工单位和操作人员在实际施工作业中要充分注意加强质量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施工作业质量,并能够利用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提升施工作业质量,降低施工作业成本。后浇带施工是施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施工项目的结构质量和施工进度至关重要。

1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1.1后浇带施工技术

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为了有效避免现浇筑钢筋混凝土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因施工作业具体情况的需求,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底板,梁,墙等部件的施工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由于各种外部因素,如温度、天气变化等都极易引起混凝土钢结构的变形或是发生变形等质量问题。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建设项目的使用寿命,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极为重要。

1.2后浇带施工技术功能特征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其施工作业中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也会暴露的越来越多,如施工期间可能发生的变形,裂缝等问题。针对此问题的出现作为管理者必须明确发生该事故的原因,并通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合理规范进行不同程度上的质量控制,此时,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以下是铸造后施工技术的功能特征的详细说明:

一是解决沉降差问题。在高层建筑的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有时缺乏一定的实用性。这导致在实际施工操作期间在实际施工操作中难以呈现施工设计。这将导致下沉问题。问题的发生,甚至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浇灌弥补高低层之间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是降低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出现混凝土收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会放置一段时间才能充分得以使用。但是在这段时间内混凝土也是最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出现变形情况,甚至是收缩现象。因此,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有必要提醒施工人员在规定的范围内保护混凝土。因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变形的发生则需要针对不用的变形程度,合理选择后浇带施工工艺,保证了施工工作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作业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注意原则

从力学的角度来说,上部荷载力度较大时,房屋建筑便会出现各种裂缝,当上部荷载压力大于土壤内力时,根本发挥不出地基自身的作用。因此,当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压力可以及时释放,这受到高层建筑的整体性能的影响。准确计算出房屋建筑和地基基础结构,考虑结构内部应力这个因素,明确后浇带的实际浇筑时间,一般来说,施工后浇筑混凝土时,应在施工后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同时,应该结合房屋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仔细观察房屋建筑结构的沉降现象,完成基本工序后,便可进行后浇带施工操作。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建设高层建筑半月后,可以运用后浇带技术在顶部浇筑混凝土。

在进行混凝土建筑施工时,积极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详述。一方面,搭建平整度较高、弹性较好的模板时,需要严格把控它的稳定和强度,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具体成型。另一方面,在维护后进行施工过程时,保证了后浇带的施工工艺。

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材料和时间选择

材料和时间对于后浇带施工技术极为重要,特别是在施工后施工作业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适当清理。确保后浇带施工环境是干净整洁且干燥的,同时确保后浇带两侧的施工作业部件其表明细润度超过24小时以上。另外,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要选择较好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严禁进入施工材料不合格的场地。为了有效地保证施工作业期间铸造后带施工的质量要求,可以尝试在混凝土施工中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这可以很好地确保混凝土混合和配比的合理性。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施工中裙楼和建筑主体是作为同一主体进行同时施工作业的,但是两者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差异性。作为一名建筑工人,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增进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后期施工。

3.2设置后浇带

后浇带作为建筑工程中最为基础的施工,在施工作业期间如何进行有效地后浇带设置则是施工人员必须注意的重点问题。因为建筑物主体与裙楼之间的后浇带的施工工作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施工技术人员,有必要从实际的施工环境出发,做出合理的选择。针对不同时期和不同施工作业流程进行合理设置。

3.3后浇带施工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作业时必须明确施工位置以及施工作业流程,通过优化施工作业来改善施工作业质量。一般情况下后浇带施工作业在100米范围内即可改善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变形等现象,接缝的主要方式是由施工作业环境所决定。

3.4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时,应根据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确定铸件的厚度,以避免由于浇筑厚度大而导致侧部压力增大,从而导致整体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在浇注过程中,必须及时进行振动,以避免混凝土振动时水泥浆的损失,模板与振动器之间的距离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3.5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手段

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根据施工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选择混凝土材料,加入膨胀剂或减水剂,应保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符合既定标准。同时,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浇筑应结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振动和压实应与标准相结合。科学调整后浇带浇筑偏差。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建筑业必须抓住发展机遇。抓住建筑业市场需求,引进先进施工技术,积极面对挑战,解决技术难题。国家和政府要大力支持工业企业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科学研究,在实际作业中丰富和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技术有着其独特的优点,有效的简化了相关的施工工艺,减少了施工成本的投入,同时还可以防止出现结构性缺陷问题。可是,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还缺少一定的施工经验,因此需要不断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完善,通过在具体施工中的应用情况,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提升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效果。从而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提升,确保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郭章保.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7):488-489.

[2]况勋华.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01):47-48.

[3]赵祥哲.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266.

[4]朱炳芳.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8,40(2):87-88.

[5]李国胜.后浇带设置问题的深入探讨[J].建筑结构,2019,49(03):38-45+37.

[6]范荣辉,李鑫奎,谭英辉.地下室底板取消沉降后浇带的技术分析与应用[J].建筑施工,2018,40(12):2044-2047.

论文作者:曹彬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曹彬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