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论文_王靖晶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论文_王靖晶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的地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配电线路是配电网正常运行的核心,如果配电线路出现故障,正常用电秩序就必然会受到影响。为此,电力工作人员应该仔细检查和维护配电线路,加强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配点线路中存在的问题,为电网运行的可靠与安全打好坚实的基础。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就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究,指出了常见的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用贡献。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措施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系统日趋完善,和以往相比,其自动化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同时,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愈发关注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期望供电系统能有更高的质量。在此背景下,配电线路也迎来了更高的运行要求。所以,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配电线路运行的维护与管理,确保配电线路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然而,众所周知,供电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要想加强对配电线路运行的维护和管理,首先就必须全面了解配电线路的运行特点,以为开展科学有效的维护、管理奠定基础。

1 配电线路运行中的常见故障

1.1 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

所谓接地,指的就是将线路和地面连接在一起,让电流产生倒流,从而起到维护用电设备安全的作用,采用接地操作,当设备带点时,其带电粒子可以通过接地线导入大地,从而防止人体直接接触到电,不仅能够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还可以为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接地操作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工作接地,另一种则是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的主要目的是为设备的安全运行作出保障,为电力设备创建安全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其运行安全性;保护接地的内容有许多种,比较常见的有电力设备接地、铁塔接地和中性点接地等,不同接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中性点接地是为了维护电压的稳定性,设备接地则是将设备的余电迅速导出,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1.2 配电线路的短路故障

在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短路故障,一般来说,都会致使线路中的电流突然增强,进而在瞬间增加变压器的功率,在此情况下,极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短路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其运行安全。通常而言,造成短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绝缘线路间电压超过合理范围,当前线路无法适应电流通过需要,进而导致线路绝缘击穿。除此之外,当一些线路相距过近,加上其它条件的影响,也有可能产生短路。尽管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短路故障,但总的来说,人为原因还是导致这一故障的主要原因。

1.3 线路的超负荷引起的故障

线路荷载指的就是线路中电流元的量,由于电线的规格有许多种,当电线的材质、横截面、长度不同时,其最大荷载自然也就不同。在设计配电线路时,针对不同的用电量,需要设计和选择不同的线路,从而保证选用的线路最大荷载能够满足该用电区域的需求。一旦发现某一线路的荷载量过大,就应该立刻对其加以控制,避免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变电线路的雷击故障

众所周知,变电线路都需要安装在室外,这就意味着变电线路需要长期接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种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变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特别是在雷电多发区域,由于变电线路很有可能遭受雷击,为此,必须要深入分析现场,全面掌握现场数据,在准确数据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计划,尽可能地避免变电线路遭受雷电干扰。当变电线路处于运行状态时,如果其遭受雷击,就很有可能会造成线路绝缘子表面闪烁,甚至会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

2 加强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根据当地环境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

在设计配电线路时,一定要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设计工作的展开不能是盲目、仓促的,而必须要全面了解架设区域的实际环境,分析和整理出所有可能对线路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的因素,在此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因素,必须要做好各项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工作,以得到最具说服力的准确评估数据。为此,配电线路的设计人员在展开设计工作前,可以借助实地调研的方式,整理各种数据,在面对不同区域时,应该采用不一样的线路设计方法,同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选择最为合适的配电设备。当需要设计一些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配电线路时,必须制定出完整、科学的事前应对措施,尤其是需要在高海拔和高寒地区架设线路时,必须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做好充分的事前防范,常见的事前防范措施有加固杆塔基础、增设防风拉线、多条线路等,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减轻高海拔和高寒地区的冰冻、大风、雨雪等问题对配电线路运行的影响,尽可能地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 加强设备检修

在配电系统中,电力设备是最基础的组成内容,但又关乎着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此,电力工作人员在日常检查时,必须额外关注各种电力设备,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完备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借助完善的电力设备检修机制,将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转变成规范化、常态化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重点监控一些问题频发的设备,及时记录该类设备的各项运行数据,一旦发现异常,必须立即进行检查,并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逐渐增强管理运营设备的能力。同时,电力工作人员在日常检修时,必须详细、认真日常检修记录和巡查日志,确保在出现问题之后,能够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如果设备出现不可处理的缺陷,就需要立即更换新的设备,以防发生更严重的线路运行事故。

2.3 培养专业人才

要想真正加强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离不开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为此,电力单位应该不断提高维护人员的责任心,定期对其加以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技能,不断革新其专业知识,让维护人员能够始终掌握最先进的技术。

3 总结

总之,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该不断加强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从而为社会各级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旭方.浅谈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199-199.

[2]黎伟.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电工,2015,(9):6-7.

[3]廖苑君.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现存问题及对策[J].卷宗,2017,(30):223-223..

论文作者:王靖晶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论文_王靖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