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
摘要: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由多种因素引起,为具有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疾病。皮疹发病呈多形性、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和反复性,病情反复,病程长短不一。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湿疹以丘疱疹为主,炎症明显,多数伴有渗出倾向。急性湿疹相当于中医的湿热型湿疹。由于目前尚无治疗湿疹的特异性疗法,故病情无法抑制或易复发,致使患者焦虑烦躁,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等。笔者于2017年10月——2018年6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采用中药塌渍治疗30例急性湿疹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急性湿疹;中药塌渍;盐酸依匹斯汀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2017年10月——2018年6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的60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塌渍外敷联合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痊愈9、显效13、有效6、无效2、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痊愈5、显效10、有效7、无效8、总有效率为73.34%;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药塌渍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显著,具有祛风止痒、收敛生肌等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为2017年10月——2018年6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的患者,均符合急性湿疹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42.31±8.53)岁;病程1—5d,平均病程(3.00±0.19);瘙痒指数(1.95±0.72)。对照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8.26±8.37)岁;病程1—4d,平均病程(2.60±0.37)d;瘙痒指数(2.01±0.56)。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符合《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的西医诊断标准者;(2)符合《中 医外科学》的中医诊断标准者;年龄在18—65岁,愿意接受治疗者;(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1)年龄低于18岁,或者高于65岁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合 并有心肝肾等系统严重疾病者;(4)对塌渍的中药药物有过敏者;(5)局 部皮肤有外伤或感染;(6)近一周内用过治疗本病药物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予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商品名为凯莱止,由北京朗依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0mg/次,1次/d。
治疗组: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塌渍治疗。塌渍方组成:马齿笕50g,苦参30g,栀子20g,生地榆20g,蒲公英20g,牡丹皮20g,黄芩20g,黄柏20g。煎煮成汤剂,放凉后用3—6层纱布浸湿药液,轻轻拧干至不滴水敷于患处,3次/d,15-20min/次。
两组均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其中疗效指数≥90%为痊愈;60%≤疗效指数<90%为显效;20%≤疗效指数<60%为有效;;疗效指数<20%为无效。
瘙痒指数(SCORAD指数):在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自觉体征,皮损瘙痒指数采取感觉症状4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无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由患者本人对最近1周平均的瘙痒程度进行评估。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其中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临床疗效各等级分布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结果(见表1-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p<0.05。
4 讨论
湿疹是一种以多形性皮损及渗出倾向为表现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和易演变成慢性的特点,不仅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影响,也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湿疹易发于皮肤暴露部位,给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带来极大影响。
传统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生主要由于禀赋不足、湿热内蕴、外感风邪等导致风、湿、热之邪相搏,浸与肌肤而发病。病位在表,故外用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皮损部位,中药塌渍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外治法操作简单,中草药费用低廉,药用价值高,易于贮藏,且安全无刺激,患者容易接受。因此,近年来,中药塌渍在皮肤科被广泛应用。本研究中的中药塌渍主要含有马齿笕50g、苦参30g、栀子20g、生地榆20g、蒲公英20g、牡丹皮20g、黄芩20g、黄柏20g,其中马齿笕味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证实马齿苋具有很强的抗炎、抑菌、免疫增强等作用;苦参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虫止痒之功效,现在药理研究表明苦参中主要成分苦参总碱,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止痒、调节免疫力等作用;栀子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栀子具有镇静、抑菌的作用;生地榆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生地榆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渗出并能抑菌;蒲公英具有消肿散结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牡丹皮能够解热、镇痛;黄芩味清热燥湿;黄柏解毒疗疮;八药合用,共奏祛风止痒、解毒除湿、收敛生肌之效。
综上所述,中药塌渍治疗急性湿疹的总有效率与改善瘙痒(SORAD)指数与单纯西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塌渍治疗急性湿疹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9-110.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4:759.
通讯作者:刘拥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
论文作者:于洋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湿疹论文; 疗效论文; 中药论文; 患者论文; 病程论文; 两组论文; 指数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