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 牧区畜牧业要大发展——关于加快发展我国草原畜牧业几个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畜牧业论文,牧区论文,新世纪论文,几个问题论文,加快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牧区地处边疆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草原畜牧业是牧区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也是广大牧民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因此,发展草原畜牧业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统一,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展牧区畜牧业,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建设、合理利用草原和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等有力措施,保证和促进了牧区畜牧业的顺利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80年代中期开始,牧区实行了“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彻底打破了旧的管理体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快了牧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据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大牧业省(区)统计,1997年大小牲畜(不含猪)存栏达到12604万头(只),出栏10234.9万头(只),比1978年分别增长27%和249.8%。牛羊肉和毛绒产量由1978年的24.46万吨和9.31万吨增加到1997年的113.67万吨和15.89万吨,分别增长了329.6%和70.8%。畜牧业产值也由1978年的17.33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223.87亿元,增长11.9倍,年均递增14.4%。
牧区畜牧业之所以获得飞速发展,除了贯彻实施党的正确方针政策外,主要是:1.增强了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了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开展了以解决牲畜“温饱”为中心,以水、草、料、棚、加(饲料加工)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实现牧业稳定发展为目标的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内蒙古、新疆等地大规模进行防灾基地建设以来,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增强。实践证明,防灾基地建设不仅在改善生产条件、增强防灾抗灾能力方面收到了较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而且对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与思维观念,坚定走牧业现代化之路的信心和决心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和积极作用。2.畜牧科学事业迅速发展,科学养畜和科技兴牧水平不断提高。经过长期努力,畜牧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机构得到充实完备,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全国广大牧区已建成从省(区)到地(州、盟、市)、县(旗)、乡(镇、苏木)四级畜牧、兽医、草原技术推广体系。同时,在牧区各省(区)、地(州、盟、市)已建成设有畜牧、兽医、草原、科技情报等研究所(室)的畜牧科学院(所)。由于畜牧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的形成,已经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与推广成果,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为我国牧区畜产品的增长和牧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二
建国50年来,我国牧区畜牧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由传统游牧和半游牧经济向现代畜牧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初级阶段,不仅速度慢、水平低、不稳定,而且存在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等严重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一)草原严重退休,生产力水平下降。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发展牲畜头数,草原超载过牧,加上滥垦草原、乱搂发菜、乱挖药材等破坏活动,草场植被严重退化。据统计,全国草原退化面积已发展到占可利用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至今每年仍以约2000万亩的规模在扩展。草原退化的结果是产草量下降和草地质量变劣,牧草资源迅速衰退。全国草原平均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了30-50%,而且质量变劣,优质适口性强的豆科、禾本科、菊科牧草减少,不可饲用的劣质的有害有毒植物滋生蔓延。另一方面,草原牧养的牲畜却在逐年增加,如内蒙古、新疆和青海三省(区)1952年共有大小牲畜3666.4万头(只),1997年达到10315.2万头(只),46年增长了1.8倍;西藏由1959年的1023万头(只)增加到1997年的2289万头(只),增长1.2倍;其他牧区的存栏畜也普遍增长了1-2倍,饲养量则增加更多。牲畜大量增长的结果,加剧了草畜矛盾,加重了草场负荷,草场退化更快、更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二)牧业生产条件尚未根本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长期以来,虽然在牧区建设上投入了不少人力、财力、物力,但大都是一些典型工程、示范工程,就广大牧区而言,那是微不足道的,因而仍有不少牧民未能定居,饲草料基地、棚圈等建设进展缓慢,尤其是作为定居和建设草料基地核心的牧区水利建设,工程难度大,需要投入多,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从而影响了整个牧业建设和无水、缺水草场的开发利用。不少地方仍然处在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的原始游牧生产方式,没有固定的草料基地,抗灾能力很弱,生产没能保障,未能走出“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因此,牧区畜牧业扩大再生产相当困难。
(三)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力量缺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草原畜牧业尽管有较大发展,但生产方式依旧是传统的,管理方法也是落后的,还没有走上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轨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营管理非常粗放,不少草场仍以传统的自由放牧为主,科学的划区轮牧未能大面积推广,除四季草场区分比较明显外,同一个季节基本上在同一牧场上重复放牧。尤其是草场使用权固定到户以后,更是多种牲畜同在一块狭小的草场上混牧。生产设施不足,机械化水平低,如打草的机械作业量不到10%,挤奶、剪毛也基本上是手工操作。二是技术力量薄弱。据内蒙古统计,平均1.1万头(只)牲畜才有1名兽医,每2万头(只)牲畜有1名畜牧技术员,每16万公顷草原有1名草原技术干部,其他省(区)牧区的专业技术人员更少。
(四)牧民组织化程度和文化素质低。牧区地域广阔,交通不便,牧民居住分散,牧业生产流动性大。如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牧民,一年内转场达90多次,转场距离长达600多公里。虽然乡村组织健全,生产上也实行了“五统一”(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科技推广、饲草料供应、市场信息咨询),但其管理的难度和可以达到的程度远不及农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有高度的组织性,有产前、产中、产后完善的服务体系,有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有方便和管理较完善的市场,有专业化的分工等,这些都需要有较高的组织化程度,但在牧区这些环节却十分薄弱,远远不能适应客观要求。另外,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也严重制约着牧区畜牧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较低的文化素质给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无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五)牧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三个产业中,二、三产业比重过低,基本上是单一的牧业经济。无疑,在草场退化、干旱缺水、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光靠养畜,游牧经济是很难实现小康的。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又直接取决于牧民定居和能源、交通、通讯等建设事业的发展及牧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显然,这些需要时间和较大的投入。在条件不具备时,不仅乡镇工业,就是服务业也很难开展。二是畜牧业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这主要表现为大小畜比例不适应市场需求:小畜多大畜少;就牛而言,自给性奶用牛多肉用牛少;就羊而言,劣质羊多优质羊少。
(六)牧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广大牧区畜产品市场体系很不发达,很不正轨,仍处于低级发育阶段,带有许多初级市场的特征:市场规模与容量甚小,数量稀少;交易方式落后,较高级的批发市场极少,期货交易尚未出现,拍卖市场亦处于试验阶段。畜产品市场的低阶性既影响了流通,也制约了生产,这也是牧区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发育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七)草场有偿承包不彻底,发展不平衡。主要是:1.边界矛盾大的地方,包括省(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的边界,严重影响着草原承包到户;2.草原权属争议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尤以地方和国营农、牧、林场之间的草场权属问题更为突出:同一草场既发林权证又发草原证,还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造成农牧或农林矛盾,使草场无法承包到户;3.少数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变相买卖、非法转让草场;4.部份地区,一些国家干部及非牧业经营户到牧区划分草场,一些嘎查(村)超留机动草场,擅自将草场出租或拍卖,存在与民争地的矛盾;5.一些地方少数领导为追求局部经济利益,无视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继续以各种名义开垦草原或私自将草场以“五荒”的名义拍卖;6.草场承包变成无偿承包。如内蒙古自治区,为减轻牧民负提,在清理不合理收费时,把草场承包费清理掉了。1988年5月,以自治区政府名义下达文件,决定不再收取草场使用费,使草场有偿使用变成了无偿使用。
三
尽管我国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以及其他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使牧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但只要广泛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增加资金和劳动投入,提高管理水平,畜牧业发展前景仍是十分宽广,草原生产力和畜牧业的发展潜力也很可观。
(一)草原资源增产的潜力。科学实践证明,通过围栏、封育、灌溉、施肥、松土、补播等多种措施,改良退化草场,建设人工草地,可使草地生产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内蒙古的荒漠草原地区,通过灌溉施肥种植苜蓿,亩产干草500公斤,提高产量近20倍,在东北平原种植羊草,使草原产草量提高2-3倍。
(二)牲畜对饲草转化效率的潜力。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英国在草地上放牧绵羊对饲草的转化率为3.8-8.5%,美国在矮草草原上放牧牛群对饲草的转化率为6.7%,而我国牧区牲畜对饲草的转化率仅有0.5-1%。其主要原因是:1.牲畜品种质量差,良种和改良种牲畜在畜群中的比例低;2.饲养制度不合理,畜群周转慢。通过畜种改良,可以大大提高牲畜对饲草的转化率,从而大幅度提高畜产品产出。
(三)克服资源浪费的潜力。据调查,牧草资源的浪费有三种情况。一是牧草在打、运、贮、喂过程中的丢失。广大草原牧区每年打贮草数百亿公斤,但由于浪费严重,最终牲畜仅吃到50%左右。二是在放牧过程中,由于畜群队形、游走速度、畜种轮牧次序不合理,造成了牧草资源的浪费。三是由于饮水、通道和居住条件的限制,部分草场闲置不用,任其自生自枯。四是冬春牲畜饲养量超过饲草供应量,导致牲畜掉膘和死亡。据粗略估算,牧区每年因冬春牲畜掉膘而无形损失的牛羊肉约相当于全年牛羊肉产量的三分之一;牲畜死亡少则5%,多则达到20%。如能加强管理,增加设备,改进工艺,仅按降低损失率20%计算,就等于增产近百亿公斤的饲草。
(四)调整产业结构的潜力。通过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合理开发当地资源,使草业、畜牧业、林业、饲料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业、矿业及其它工商、交通运输、邮电等业实现产业系统优化,产业间协调合理,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协同功能和放大作用。在有效保护草原资源的同时,合理开发,充分利用,使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都得到发挥,不仅可保障草原畜牧业达到较高生产水平,还可使草原资源越用越多,越用越好,生产后劲越来越大。
(五)建设畜牧业基地、集约经营、提高综合效益的潜力。从系统工程的要求出发,根据我国牧区、半农半牧区的实际情况,引导牧民集约经营,通过饲料生产体系的支持和技术服务体系的扶持,使畜牧业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迈进。资金集中、技术配套、建设畜牧业基地,可使各项增产措施发挥整体效益。
(六)科技进步的潜力。畜牧业如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一样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化增长转变。按集约化增长方式的要求,必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依靠科技进步来推进畜牧业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潜力是巨大的,它能涵盖草原畜牧业的所有方方面面;育种改良、疫病防治、草原的合理利用和建设、草料加工、信息传递、市场开拓、产品开发以及科学管理等等。总之,提高畜牧业及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可以大幅度地、成倍地提高经济效益。
四
面向新世纪,我国牧区畜牧业要有大发展。总的战略目标应是全面实现现代化,就是要逐步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草原畜牧业。其主要内涵包括生态的良性循环、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的科学化,产供销一体化,有效的社会保障,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等,最终达到草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畜产品商品率的极大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主要是发扬草场、牧草、畜种、粮食及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一是加强草原保护、改良和建设,采取综合措施,逐年提高草原建设总规模,除了牧户家庭的建设外,国家要把沙漠和荒漠化草原的改造列入国民经济计划,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二是大力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和高效益的人工、半人工草地、五配套畜群草库伦和灌溉饲草料地,以提高草地的产出率;三是改变放牧方式和饲养方式,提高牧草的利用率和回报率;四是充分利用农村余粮、秸秆和农副产品的优势,建立牧区繁殖、农区育肥体制,达到充分合理利用一切资源,创造更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深化改革,全面落实草场有偿承包责任制。牧区推行“草场有偿使用制度”,把草场管理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使草场承包责任制同牲畜饲养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改革充分调动了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并初步建立了良好的草牧场管理机制,基本上做到了草原有主、放牧有界、使用有偿、建设有责、管理有法,真正把草原所有者、使用者和承包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理顺,更好地引导牧民走上了建设养畜之路,加快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步伐。因此,各地应在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力争几年内在全国广大牧区全面推行草牧场有偿承包责任制,并不断加以充实、完善和提高。
(三)调整产业结构,发挥畜牧业增产潜力。要加速改变牧区传统单一的生产畜牧业初级产品的格局,按商品经济要求调整产业结构。草原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包括牧区经济和畜群结构两个层次:
1、经济结构调整。应在以牧为主的前提下,彻底改变单一的经营,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加工增值效益,把生产、加工、销售联结起来,逐步形成“贸工牧”经济结构。首先,加速发展旗(县)级地方工业。其次,积极扶持发展乡镇企业、村办企业、联户企业和私人企业。第三,增强城市的辐射功能。第四,发展横向经济技术联合。第五,建立工牧直交返还部分利润新体制。第六,建立并完善合作经济组织。
2.畜群结构调整。重点要放在提高良种畜和改良畜的比重以及基础母畜比重。特别要加速发展体质高产肉牛、奶牛、细毛羊、半细毛羊、绒山羊、裘皮羊等。畜群要实行专业化饲养,增大母畜比重,扩大仔畜繁殖,提高牲畜出栏率,加速畜群周转,增加经济效益。
(四)坚持科技兴牧战略,加强人才培养。当代科学技术已全面进入畜牧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领域,对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后,草原畜牧业要有大的发展,主要靠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针对当前牧区的实际情况,要突出抓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首先是大力推广畜禽良种、多胎繁育、冬羔和早春羔生产、快速育肥、塑料暖棚养畜以及肉、奶、毛、绒高产和疫病防、检、驱、治综合防治等适用技术;同时,要切实抓好秸秆青贮、微贮、黄贮、氨化和配合饲料应用技术普及工作;要重视采用畜产品的贮藏、保鲜、运输、加工等转化增值先进技术。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科学素质是振兴牧区畜牧业的根本出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把学校教育的着力点转移到素质教育方面,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还要逐步优化教育结构,在搞好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农牧民文化素质教育。各级畜牧技术部门要抓好农牧民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把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同对农牧民进行科技培训、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活力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积极疏通流通渠道,大力开拓畜产品市场。从发展的眼光看,牧区畜产品市场非常广阔。那种担心畜牧业发展起来后畜产品没有市场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当然,要占领市场,还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去开拓,去竞争,把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首先,要搞活牧区内的流通,重视牧区内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注意从宏观上协调和解决畜产品流通中的问题。其次,开拓国内外市场必须抓好畜产品的精、深加工,这是畜产品走向市场不可缺少的环节。牧区现在是高度分散的个体屠宰,不仅卫生条件很差,而且不能做到综合利用,浪费严重。因此,要在立足省(区)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瞄准国内外市场,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积极引进、吸收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切实改变现在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的状况,提高畜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档次,靠适销对路、优势低价的产品来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六)强化社会化服务,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现在发展牧区畜牧业的主体仍是千家万户,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将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在建立健全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下功夫。
牧区的工作基础比较差,要借鉴外地经验,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去发展,而在一般的地区,则要首先从强化几个层次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入手,再逐步向产业化的方向推进。首先要把牧民急需的服务项目办起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扩大服务领域,由单项服务向多项服务、由多项服务向系列化服务乃至综合配套服务发展。要本着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搞好社会化服务;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服务组织的发展。
牧区产业化要突出本地优势、特色和重点,因地制宜地选准主攻方向,确定主导产业。关键是要办好龙头企业,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培育和开拓市场,带动牧民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逐步形成贸工牧一体化及产供销一条龙。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旗积极引进外资,拓展草原建设项目内容,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格局。这一经验值得借鉴。他们与澳大利亚英特包装公司合资,成立了呼伦贝尔——埃佩克开发有限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牧草生产机械设备和技术,对当地的牧草生产进行了改革,生产出优质天然牧草青贮草梱,并以此为饲料,开发出肉质鲜嫩、色泽美观、肌间脂肪适中的“呼伦贝尔肥牛肉”,创造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七)广辟资金来源,增加畜牧业投入。发展现代化的草原畜牧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当前,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所需建设资金主要靠地方和牧民自己的力量解决,远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国家财力的改善,应逐步增加对牧区畜牧业的投入,并把它用到关系全局和能够发挥长远效益的重点项目建设上,即主要用于较大规模的草原建设、牧草种籽繁殖基地和畜牧业商品基地建设、兴建种畜场、引进良种、兽药器械生产、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和饲料加工厂的建设以及畜牧兽医站等服务体系建设。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沿边牧区众多边境口岸和内地许多大中城市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及时制定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加速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利于更好更多地吸引、集纳省(区)内和国外资金、技术。
(八)提倡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盲目增长。目前,牧区人口生育有些失控,牧民家庭一般都有三、四个小孩,多的五、六个。如不加控制,势必造成人口越来越多,人均占有牲畜、草场越来越少,很难富裕起来。当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计划生育政策上应同内地汉族地区有所区别,但也不能盲目生育,否则,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将给牧区造成难以承受的负担。因此,实行计划生育对提高民族素质及加快致富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