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曹永旺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曹永旺

青海城垣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的美感和安全性。混凝土作为建筑的主体材料,其综合性能优于大多数其他建筑材料,不仅具有较强的耐久性,而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中,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其安全性。但由于各种技术原因,在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本文对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并分析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主要针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提升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土木工程和混凝土概述

1.1 土木工程的概述

土木工程是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各种材料、设备进行测量和设计等各种,还包括各种技术活动,需要对建筑进行维护和维护。土木工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属性,分别是土木工程的综合性、土木工程的社会性和土木工程的实用性。

1.2 混凝土的概述

土木工程施工所用的主要材料是碎石,按一定比例混合砂和水。将沙子和水混合并进行搅拌,混合后变成水泥混凝土。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性能较强,应用广泛,其他优点也很明显。首先,混凝土材料更加丰富,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也比较简单,价格也比较便宜,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非常高。这些因素为混凝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发挥主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

2.1不恰当的浇筑和养护方法

在浇筑混凝土结构时,很多施工人员、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使施工的进度得到提高。由于混凝土的振动工作被忽略太多,导致其在进行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维护工作如果不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直接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结果,整个项目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必须重视混凝土结构的浇筑和维护,确保浇注和维护工作的有效完成。

2.2不合理的混凝土配比

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和水泥的强度应该成正比。如果配制的混凝土是高等级水泥,水灰比与混凝土的强度相同,那么水泥的标签号码应该高于低标号。因此,在施工现场,水泥标签应该进一步根据具体环境和实际设计要求进行明确,并合理选择水泥标号和品种,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此外,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为正比,水灰比比例必须仔细配置以提高混凝土质量。

2.3不合格的混凝土原材料

在选用混凝土材料时,相关人员在复验和采购过程中的相关操作并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材料配比的核实未按照相关标准配比计算,导致实际的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给土建工程施工造成安全隐患,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3、混凝土相关施工技术控制

3.1 材料的控制技术

混凝土工程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非常普遍。控制建筑材料可以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在控制材料质量时,必须首先确保材料的质量,然后控制混凝土的温。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需要在施工前,确保材料的搅拌质量得到控制,不同的搅拌比可以在搅拌过程中达到不同的强度,因此,确保搅拌质量从而有效的保证建筑物的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时,有必要在浇灌碎石的过程中控制温度,同时确保在施工期间的通风较好,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2 温度控制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非常关键。对于混凝土结构,如果温度控制不好,混凝土容易开裂甚至破裂。原因是由于高温,导致混凝土拉应力此时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力。由此可以看出,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结构质量较好,还应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避免裂缝的风险。为了掌握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规律,及时了解温差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采用常规温度测量技术,观察地面混凝土的上,中,下楼层,以便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根据基本平面尺寸和温度测量点的代表性和可比性要求在底板上设置15-20个测温点,并确保在选取800mm厚的盖板、横梁、基础底板中心、电梯井、积水坑等基础增厚部位时是随机选择的,还应在中、下底板混凝土下各布置一个热电阻传感计。

3.3 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法

在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法主要是通过增加截面面积,以达到在混凝土本身的强度上加强承载力,从而起到加强作用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构件的抗拉、抗弯和抗压性能,也可以起到加固作用。一般将混凝土作为包裹物放置在原钢筋混凝土柱的周围,然后将新旧混凝土混凝土整体结合为一体,达到加固的目的。外包钢方法利用建筑外部加固的钢板与型钢和原件之间的共同作用,使构件的刚度提升,并提高了部件的承载能力,实现了加固效果。

3.4 浇筑施工技术探讨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施工和大规模建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浇注过程及其技术中,必须确保浇筑质量和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浇水顺序进行,对剪力墙、板、柱、梁等按照顺序进行浇筑。例如在墙体浇筑和墙体混凝土施工中,浇筑厚度应保持在5cm,高度约50cm,浇筑时间间隔控制在2h以内。为保证浇筑质量和混凝土结构质量,采取分区固定点、同坡度、一次到顶、循序渐进等浇筑技术。并对浇筑范围进行限定,由于大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使用基本上是商品砼,在施工现场的部件配送中容易出现车辆较多、目标区域不明确等情况。

3.5 混凝土养护

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后,不能对其随意堆积,对成品的保护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维护也要注意时间,并不是随时随地随意维护。浇筑工程完成后,应在混凝土的最终浇筑前8-12小时内对其进行覆盖和浇水。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通常为14至21小时;使混凝土的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不超过20度,因此,混凝土在夜间浇筑才是其最佳方法,可以通过保温法和内部冷却法来解决。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养护时间为7天,如果保养不善很容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不到设计截止日期前不允许拆除模板,必须等到混凝土结构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施工过程。

4、结语

混凝土施工在整个土木工程施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如果要确保整个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首先要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只有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质量,才能尽可能减少一些建筑质量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高万苓,张仁巍.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OL].河南建材,2018(02):34-36[2018-05-08].https://doi.org/10.16053/j.cnki.hnjc.2018.02.018.

[2]王广林.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5):81-82.

[3]严小敏.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01):108.

[4]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01):82-83.

论文作者:曹永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曹永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