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急救护理程序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 钟燕

钟燕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 肺结核大咯血急救护理程序效果探究。方法: 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肺结核大咯血者44例,依随机表法分两组,各22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止血药物+给氧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急救护理程序,对比组间护理差异。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1±1.7)d、(6.9±2.3)d,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急救护理程序可缩短止血时间,促患者恢复。

【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急救护理程序;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174-01

前言:

肺结核患者常并发咯血,咯血量>300ml[1]。合并症多因结合空洞壁上较大动脉的破裂所致,24h咯血量>500ml。若不能及时抢救将出现失血性休克及窒息,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急救护理程序是依疾病特点制定护理计划,后执行该护理计划的临床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模式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恢复不佳,咯血时间长。故本文以急救护理程序用于临床,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传染科肺结核大咯血者44例,依随机表法分观察、对照两组。观察组(n=22)男15例,女7例,年龄31-53(42.7±11.7)岁;对照组(n=22)男14例,女8例,年龄32-54(42.9±11.9)岁。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1)纳入标准:痰涂片及X线检查确诊为肺结核;一次性咯血量>300ml;临床症状见低热、咳嗽、乏力、咯血等。(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胃出血;孕妇。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接收患者后立刻准备吸痰器、气管切开包等基础器械。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给氧并测定生命体征。配合医生行体位引流等操作,并遵医嘱给止血药。观察组予急救护理程序。

第一,制定急救护理程序。急救护理程序制定选用1名护士长+3名责任护士+2名专科医生制定。结合日常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疾病特点制定急救护理程序。本次护理以APN排班制度,另选护师5名参与日常护理。所选护理人员均具3年以上临床经验。程序如下:①收治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后责任护师与护师共同评定患者病情程度。②配合医生行体位引流,保持气道通畅、吸痰、心理护理、辅助医师给药、配血、建立静脉通道、准备急救药品及生命体征检测。③责任护士再次评价患者病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止血等护理,至病情稳定。

第二,责任护士病情评估。患者接收后询问家属咯血经过,有无合并症。及时评估患者咯血量、颜色,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窒息及失血性休克,评价患者神志情况。依出血量多少予不同医嘱护理。观察患者咯血后有无再咯血迹象;患者有无抗痨药物不良反应;有无机体营养不良、气体交换受损、体温异常等现象。

第三,针对性干预措施。①气体交换护理干预。辅助患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引流。待患者咯血时轻拍患者背部,嘱患者轻轻咯痰,促积血咯出。或以粗大吸痰器吸净痰液。②生命体征监护干预。检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及皮肤温度等变化。依血气分析及血氧饱和度给氧。依患者体温变化行降温处理。低热可予物理降温。高热可予化学降温。③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可轻声安慰患者,消除患者过分担忧。及时清理床单及地面血渍。与患者沟通交流中尽量避免使用过激或刺激性语言。④止血干预。遵医嘱行止血护理。予止血用药后观察患者面色、有无头晕及全身性反应等情况。严格控制滴速,或可配合冰敷提升患者舒适感。⑤介入治疗干预。责任护士可协助患者术前完成碘过敏试验,CT检查,备皮等常规操作。后依医嘱陪同患者行介入治疗。责任护士可辅助患者伸直患肢,沙袋压迫穿刺部位,仔细观察穿刺处有无伤口。⑥并发症干预。大咯血时指导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引流,可有效防止窒息。定期帮助患者翻身,行皮肤清洁。每日帮助患者行口腔护理,指导患者8次/d温盐水漱口。若患者营养不良可予营养液支持,降低感染率。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2]。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经“ ”表示,对比结果以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急救护理程序相对常规护理而言,更具整体性[3]。护理人员可通过流程制定,医生配合,护理监护等方式全程参与急救治疗,为医生提供全方位支持。本次所用急救护理程序共有三部分组成,即制定急救护理程序、责任护士病情评估、针对性干预措施。首先,急救护理程序制定可依照疾病特点制定护理流程,待急救护理人员接诊后可首先形成急救意识。其次,责任护士病情评估可了解患者发病诱因、病情程度、机体反应及是否有药物禁忌,后将信息反馈至医生处,提升疾病治疗效率。待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后,护理人员辅助医生行常规急救护理。 如气道通畅、辅助引流、止血给药等。急救处理后可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无机体营养不良、气体交换受损、体温异常等现象。最后,依照患者病情变化予针对性干预措施。若患者存在气体交换受损可行气体交换护理干预,保证患者呼吸通畅,血氧供给。若患者体温异常可行生命体征监护干预及对症处理。若患者出现机体营养不良可予营养干预,增加营养,提升免疫力,促恢复。辅助并发症干预、介入治疗干预、止血干预可有效减少咯血,保证患者机体康复。故本次急救护理流程干预下患者咯血时间短,康复速度快。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程序用于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临床可缩短患者咯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促患者身体康复,效用理想。

参考文献:

[1]马应玉, 张玉海, 陈巍. 优质护理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 当代医学, 2017, 23(23):174-175.

[2]谢建平. 肺结核伴发大咯血的急救护理措施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16):142-142.

[3]耿娜, 车薇薇, 张丹,等. 肺结核大咯血的诱发因素、先兆观察及急救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78):15370-15370.

论文作者: 钟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  ;  ;  ;  ;  ;  ;  ;  

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急救护理程序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 钟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