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玲卉
(巴州人民医院 新疆巴州 841000)
【摘要】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的常见和多发病,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也日渐增多,与此同时,临床上不合理的用药现象也随之增多,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增加了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因此,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事关重大,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需要全面综合的分析才能够十分准确的诊断用药。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 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13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不断提高,大家的饮食习惯也随着改变。不节制,不规律的饮食使我们自身的消化系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甚至已经是超负荷运作。据统计,胃肠病和肝病占所有疾病的1/10,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发病机制的不断阐明及新药的开发应用,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出现了新的进展。临床上多药合用的情况随之增加,不合理用药现象亦随之出现,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临床的治疗效果,增加了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如何合理使用各种药物,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安全、有效、经济的服务于患者,已成为评判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标准[1],我们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1 胃食管反流病(GERD) 的药物治疗
1.1 促动力药物: GERD是一种动力障碍性疾病,常存在食管、胃运动功能异常,可应用促动力药。欧美的报道指出,西沙必利40mg#d-1,分两次服用,对于中度以下的GERD有效。但近年来由于其具有心律不齐、QT间期延长乃至室颤的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已经越来越少了。在使用时尤其需注意,如同时与抑制CYIP3A4代谢的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真菌药氟康唑等服用会发生严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甚至导致死亡。对于不稳定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慎用。多潘立酮(Domperidone)是一种周围多巴胺拮抗剂,能提高LES压力,促进食管蠕动,可能对AB级的轻度RE有效,但对CD级的中等以上RE效果较差。莫沙必利(Mosapride)是一种新型5-HT4受体激动剂和5-HT3受体阻断剂混合物,莫沙必利能有效地减少食管酸暴露时间及反流的发生,用于治疗GERD的疗效有待更多的研究证实[2]。
1.2 抑酸治疗: 虽然胃酸分泌过多并非该病的主要原因,GERD患者的抑酸治疗也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是H2受体阻断剂(H2RA)和质子泵抑制剂(PPI)。1976年,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问世,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有报道指出,西咪替丁治疗GERD的效果良好,随着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的相继上市,使得使用H2受体阻断剂治疗GERD更为普及。1988年,第1个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上市,很快,PPI便成为胃酸相关性疾病治疗的主要药物。PPI的应用使大部分GERD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控制,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得以改善。20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尽管认识到了PPI的卓越疗效,但仍对它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安全性等问题存在质疑。目前,PPI的疗效已经肯定,并推荐GERD的治疗采用降阶梯疗法(step-down),即首选PPI治疗,症状缓解后可降低剂量或使用H2受体阻断剂。铝碳酸镁能结合反流的胆酸,减少其对黏膜的损伤,如有胆汁反流者,可合并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黏膜保护剂:黏膜保护药主要通过促进胃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促进胃黏膜细胞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从而发挥治疗胃黏膜损伤,保护胃黏膜,促进组织修复和溃疡愈合的作用。常用的有胶体次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枸橼酸铋、硫糖铝、米索前列醇、替普瑞酮、瑞巴派特等等。胶体次枸橼酸铋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才能以铋盐的形式沉积于胃黏膜,保护溃疡面以促进溃疡愈合和炎症的消除并发挥抗Hp作用。硫糖铝也需要在酸性环境下才能离子化形成硫酸蔗糖复合阴离子发挥黏膜保护作用,中和胃酸并吸附胃蛋白酶和胆酸,有利于黏膜的再生和溃疡的愈合,其主要的副作用为便秘,不宜于与西米替丁等制酸剂合用影响疗效。米索前列醇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十二指肠黏膜黏液分泌碳酸氢盐和增加黏膜的血流量作用,对NSAID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有保护和防治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NSAID引起的胃黏膜损伤。但现上市的品种只有胃黏膜保护剂,而胃与食管的黏膜并不相同,不能用胃黏膜的保护剂用于食管黏膜的保护。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一般使用联合用药:一线治疗方案选择PPI/RBC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0g,或PPI/RBC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5g+甲硝唑0.4g/呋喃唑酮0.1g,或PPI标准剂量+铋剂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0g,或PPI标准剂量+铋剂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5g+甲硝唑0.4g/呋喃唑酮0.1g。联合用药后明显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抑制溃疡及降低溃疡复发率[3]。
3 腹泻的药物治疗
腹泻是常见消化病,有感染和非感染性之分。WHO根据感染性腹泻病原谱的组成及部分细菌性腹泻有自愈倾向的特点指出,90%腹泻病人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实际上目前临床上治疗腹泻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达50%~90%,存在着抗生素使用过多、过滥的现象,会导致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进一步加重腹泻、延长病期;同时抗生素的滥用还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尝试着对感染性腹泻施行非抗菌药物治疗,包括WHO推荐的具有减少肠黏膜细胞分泌、并促进肠细胞吸收功能,同时还具有吸附多种病原体和固定肠毒素的作用的思密达以及能增加肠道有益菌群的各种含有活菌的微生态制剂[4]。
4 慢性便秘的药物治疗
治疗慢性便秘,多采用容积型、渗透性缓泻剂;慢传输型可加用促动力药;临时有需要可用刺激性泻药。急性便秘一般用盐类泻剂、刺激性泻剂及润滑性泻剂,使用小于1周;如有粪便嵌塞可灌肠。如有心血管事件需避免用力的患者,可使用便润滑松软剂,刺激性泻剂。在用药时还需注意,在腹痛原因未明之前,泻剂有可能加重或延误病情。对于有高血压、心肾功能衰竭患者,需慎用含有镁、磷酸、钠、钾的泻盐。如中老年患者新近出现的大便习惯改变,要排查结直肠癌、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总之,慢性便秘还是要强调综合治疗,加强对排便生理和肠道管理的教育,采取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含量,增加饮水量以加强对结肠的刺激,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同时应增加活动,这些对获得有效治疗均极为重要。
5 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治疗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将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使达到肝硬化失代偿期都要争取抗病毒治疗,抗肝炎病毒主要针对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各自有不同的适应证,目前这类有确切疗效的有干扰素簇、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核苷酸类、其它以胸腺肽为代表的辅助治疗药,这三类中尤其最后者有多种,疗效多不可靠,需要实践验证;在此重申现没有一种公认的药物或疗法可以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转阴,2007年的干扰素治疗乙肝的免疫峰会指出治疗成功的最佳治疗终点是HBSAg血清转换,其次是HbeAg血清转换,再次是HBV-DNA抑制;时尚使用胸腺肽联合上述二类中一个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即使达不到清除,亦可将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维持较低水平,处于低水平状态乙型肝炎病毒发展成肝癌、肝硬化等概率较未抗病毒的高水平状态的低得多。临床治疗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并在治疗指南的原则框架下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目前许多疾病越来越倾向于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消化相关疾病亦是如此。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或还存有争议。比如胃全切术后的食管反流问题,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疗的问题,Hp感染的治疗问题,这些既需要在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意见,同时也需要多学科的协作、探讨,共同寻找更为适宜的解决办法。消化系统药物的合理使用非常关键,同时,治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只有这样药物才能真正发挥其治疗作用,从而使我们自身的消化系统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吴仕静.探析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J].求医问药 2011,11(09):442.
[2]段京莉.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7,07(06):401.
[3]巩龙.浅谈消化系统用药[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07):671.
[4]苏金石,胡兵,程望林.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合理用药[J].当代医学2010,16(09):23.
论文作者:鞠玲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3
标签:黏膜论文; 药物论文; 系统疾病论文; 食管论文; 剂量论文; 药物治疗论文; 受体论文; 《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