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完善农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建设的基本环节,是解决农田旱涝灾害的根本途径,对促进农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采取何种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问题;措施
1 引言
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建设是我国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政府一直都在采取措施积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农田水利设施是指基于为农田服务的目标,具有灌溉、排水、防治盐渍灾害等功能的农业设施,它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农作物对旱涝灾害的抵御能力,进一步影响种植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农田水利建设是改善农业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关键举措,对促进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2 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水利设施落后
我国农村的水利设施修建的时间比较长久,基于当时的国家发展状况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水利设施多数以沟渠、机井为主,如图1所示,甚至在有些地区的水利设施是仅仅直接挖通河道而没有进行任何改造的沟渠。经过长期的使用以及疏于管理,多数水利设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破损比较严重,这些设施甚至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满足灌溉和排水的基本要求。
图1 农田沟渠
2.2 技术发展薄弱
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灌溉方面我国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力灌溉技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传统灌溉技术费时费力,造成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急需技术人才的时代,基层水利部门不能满足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和工作条件的要求,导致基层水利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甚至在岗的水利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不够成熟,业务指导水平较低,不能胜任水利设施的规划、建设等工作。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大多数没有经过正规的业务技术培训,技术不规范,水利设施建设水平较低。
2.3 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我国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逐渐加大,但是在部分偏远地区,水利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渠道分散,多以国家和地方投资为主,但是一般水利建设资金数目较大,国家资金和地方资金很难同时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程质量的降低,尤其是水利设施再建或重建,造成资金不必要的浪费。
在设施管理方面资金欠缺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缺乏相应的管护措施,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如图2所示,导致一些水利工程在建成后无法正常运转。部分存在隐患的水利工程设施,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无法完成灌溉、防洪、除涝等工作,难以发挥长期效益。
图2 无人管理的水利设施
2.4 设计规划不合理
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合理的规划方案能够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使用性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缺少相关的水文地质勘察文件。大多数工程建设没有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气象资料,简化了设计程序,对方案审查不严,无设计优化,对设计方案没有比较研究,只要方案能用就可以了,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地方政府只注重水利设施的建设数量,不能把工程的建设技术、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工程的社会效益有效的结合起来,忽视科学的布置和合理的规划。多数工程的建设是没有经过合理设计的,在修建时没有进行地质勘测和土工试验,施工单位只求工期进度,不重视工程质量,使项目在一定程度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
2.5 管理制度不完善
水利部门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水利管理机构对农田水利设施保护和管理缺乏责任心和自觉性,在质量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手段。
1)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管理经费紧张,管理机制不明确,没有相应部门和人员对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要加强维修与养护等工作,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
2)缺乏严谨的监管机构。对于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不规范行为,例如招投标过程流于形式,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等行为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质量管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实用性。
3)对群众宣传力度不够。基层水利部门作为水利政策的宣传者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群众对水利建设缺乏科学的认识,积极性不高。
3 农田水利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增加资金投入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良好发展,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我国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各地政府应积极加入到农田水利建设中来,积极采取各项实施,广辟渠道,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政府投资、政策引资、银行贷款等手段保证资金投入,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对资金的管理力度,合理利用资金,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3.2 加强基层水利部门建设
基层水利部门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基层机构,是水利建设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对各级水利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确保各级水利部尤其是基层水利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水利建设和水利技术人才的重要性,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基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问题,积极吸引高校学生投身于水利建设中来。对于在岗的水利技术人员,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方法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培训班的形式定期开展交流与学习,解决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水利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为促进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3.3 合理规划设计
为了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针对农田水利设施的设计和规划,政府严格应规范相关设计制度,确保水利工程设计质量。水利部门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程序办事,通过招投标程序将水利建设工程承包给具有国家颁发的设计资质证书并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单位。设计单位要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气象资料,通过地质勘查和土工实验分析农田水利工程的特性,通过多方、多角、多层论证制定设计方案,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并进一步优化,最终从经济和资源利用角度确定最优方案。
3.4 完善管理机制
为了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首先要对基层水利部门增加财政投入,加大水利政策的宣传力度,明确管理机制,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建立项目监理制度,监督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工期以及投资的使用情况,对偷工减料行为予以严重惩罚,从设计、施工、验收等全面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制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落实责任制还要做到确保每一个工程设施都要有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使水利工程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充分发挥灌溉、防灾、除涝等功能。
4 结语
农田水利建设是推进新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田水利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积极宣传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号召群众积极参与到水利建设中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农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婉琪.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7,(07):256.
[2]李晓兰.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6,(07):34~35.
[3]毕海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0):256.
论文作者:张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水利建设论文; 农田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水利论文; 设施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基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