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翔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鹤壁 458000
摘要: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更加关注生态建设。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范围不断扩增,大量乡镇人口涌入城市,这就使城市的负荷急剧地增长,雨季内涝、水资源紧张等都在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及建设。而海绵城市概念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困境,其是在生态原则、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城市建设理念,这就能使雨水得到净化、渗透及存积,进而使城市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关键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模式
引言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出现内涝,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暴雨过后,城市的硬化路面导致降雨地表径流量大量增加,雨水裹挟着地面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地下管网,然后排入湖泊河流,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这不仅仅是单一的排水系统不合理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城市在开发建设中忽视了生态,让其失去了原有的“弹性”。
1海绵城市简析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又被称为低影响设计或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signordevelopment)。传统城市利用土地进行高强度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海绵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土地利用、水环境、水循环的和谐共处;传统城市开发方式改变了原有的水生态,海绵城市则保护原有的水生态;传统城市的建设模式是粗犷的,忽略了与当地水生态环境的结合开发,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对水生态环境则是低冲击的,减少了对当地水文环境的损害。
2海绵城市的优势
1)渗、排:借助透水铺设、下洼式绿地、渗渠等方式,能使一些雨水直接渗透到城市地层,使地下水资源得到补给,进而使城市地下水水位降低的难题得到很好地处理。2)蓄、滞:目前城市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能借助雨水罐、蓄水池的形式,使清洁雨水得到很好的蓄积。此外,能使一些雨水很好地滞留,使峰值流量降低,使排水管道的压力减小,很好地解决城市内涝及溢流的问题。3)净、用:存储的雨水能再次利用,例如浇灌城市绿地。此外,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科学净化方式,高效地净化雨水。
3海绵城市项目的特点分析
(1)政策的导向性。“海绵城市”概念一经提出,即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住建部等单位先后发布相关政策和技术指导,《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以下简称《指南》)的提出、16个一期试点城市的申报,更是将海绵城市建设推向了高潮。从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各级政府选择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调整,适应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的管理模式也会随着相关政策导向而产生变化。(2)项目参与方的复杂性。海绵城市建设涉及过程长,参与方多,建设业主、政府、规划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物业管理、民众、媒体舆论等,都在有形或无形之中参与到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来。在城市建设新区规划设计阶段,海绵城市的用地范围、空间边界会产生各利益方博弈的情况,这是因为在征集有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意见的过程中必然产生意见分歧;同时在城市老城区的海绵城市改造过程中,涉及对原有管网(灰色排水设施)功能提标,以及“海绵体”与“灰色体”的结合施工,这是否会影响到民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民众支持程度的高低,都对海绵城市建设带来了复杂性。(3)技术的革新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海绵城市建设包括雨洪管理、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棕地修复等等,从水安全格局到水生态基础设施,它不仅仅维护了城市雨涝调蓄、水源保护和涵养、雨污净化、土壤净化等重要的水生态过程,而且它是可以在空间上被科学辨识并落地操作的。在这一尺度对应的,则是一系列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集成,包括:保护自然的最小干预技术、生态系统服务仿生修复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改变传统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方法,采用新的设计理念让水生态的系统功能发挥出来。这些技术涉及面广,从设计院、施工单位、物业管理3个方面的角度都需要用到很多以往没用过的方法、技术,甚至是对传统工艺技术的颠覆,因此技术的复杂程度显著提高。(4)市场规模大,初始成本高。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宽广,政府激励程度大,鼓励性、政策性资金投资大,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必然带来大量相关项目及企业的涌入,市场规模将会逐渐扩大。同时在海绵城市的全生命周期建设中,初始投资成本高,但在运营维护阶段成本大幅下降,从国外已经建成的海绵城市项目来看,道路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需要更多的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附加项目多,前期投资大,但在场地准备、土方工程、临时防腐等方面由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低,开发力度小,因此这些成本会随之下降。
4海绵城市项目管理模式
4.1采用科学的规划方案
在实际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时,有关部门应该先整体规划城市建设,当然,这是在搜集相关资料,并且进行专项规划研究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此就能科学地评价当地水资源承载性能,还能很好地针对当地水质进行分析。此外,应该做好详细的规划,探究城市规划的各项影响因素,如此才能真正为低影响开发措施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4.2项目施工阶段
项目施工阶段是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转变成实体的阶段,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合同进行施工,实时实地将海绵城市建设情况通过数据传输上传到云平台,方便建设业主、管理方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把控,同时也有助于规划设计方了解建设项目与原有设计的异同,材料设备供应商可以对施工所需原料设备进行预判,制定有效的供应计划。
4.3项目运维阶段
项目运维阶段是检验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效果的重要阶段,在前期设计、施工阶段建立的前期数据之下,由政府引导,物业管理方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对海绵城市建设运营实施全方位监控及监督,将数据定期传导至云平台,确保项目正常运行。合理维护。此时的海绵城市管理方在实际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对项目数据库进行系统管理,并及时反馈到其他海绵城市项目建设中,指导其建设。
4.4项目拆除回收阶段
当建筑物或构筑物使用年限届满,或建筑构件、材料设备报废时,建筑物或构筑物便整体或部分进入拆除回收期。项目业主应在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等影响的情况下选择专业的拆除机构开展拆除工作;海绵城市管理方将整个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项目数据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加强相关数据库的完整性,完善项目后评价工作,并将信息及时反馈至政府或有关管理部门,促进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完善。
结语
海绵城市的提出,无疑是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使城市与大自然达到和谐共存的平衡点,为我国城市雨洪管理体系指明了道路,但其理论体系和实施策略尚未完善,建设过程必定困难重重。相信在政府统筹指引与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下,海绵城市建设之路定会一片坦途。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J].建设科技,2015(1):10.
[2]仇保兴.如何使海绵城市更具“弹性”[J].建设科技,2017(1):14-16.
[3]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
[4]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6):26-36.
论文作者:李恒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海绵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项目论文; 雨水论文; 阶段论文; 很好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