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论文_陈淑利

小学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论文_陈淑利

虽然目前绝大多数小学课堂都开设的科学教学科目,并且小学科学教育的地位也有显著提高,但是相对语文、数学等主科来说,仍属于边缘学科,而且校园以及社会并未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一、小学科学的教学策略

(一)、改变老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标要求学生用心主动地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用实践参与到科学教学中来。

(二)、开展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课堂中,老师也能够组织学生用心地进行科学实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科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知识亲手解开一些“不解之谜”,说明一些生活现象,与此同时,学生的实践创新潜力也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小学科学以实践促学,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小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不就应再采用老方法,只是单纯地讲课,而能够换一种方式,以实践促学,边玩边学,透过一些小游戏、小实验,让学生得以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让他们切实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不会再觉得上课很无聊,因为他们不需要一向纹丝不动地坐在凳子上,而是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只要学生有兴趣,透过主动实践参与,在玩乐中学习,就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潜力,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

三、小学科学教学内涵追求研究

(一)、专心创设环境,生化自然观

1、亲近自然的实践环境

科学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研究的是自然界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律。所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亲历自然科学是科学本身的要求。如三年级起始单元就让孩子们回忆自己从事过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在大自然的环境里发现生命的存在等等,正是为学生亲近自然不断创造机会。我们就应充分利用这一点,结合科学课程为学生多创设这样的亲近自然的实践环境。

2、引导学生主动科学实践

科学教学的核心是实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透过科学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学习习惯。倡导“做中学”,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遇到问题,不是依靠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忙和解答,而是如何透过科学实践活动去探究问题的答案。

自觉主动地去实践,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动手前先动脑,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活动中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并用,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养成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认识空气》的教学中,空气和水一样没有色彩、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水占据必须空间,空气也占据空间吗?怎样感觉空气的存在?学生根据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讨论、设计,先提出预测,提出实验方案,再选取方法和仪器、药品,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验证自己的猜想。讨论后得出:刮风的时候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对于空气是否也占据必须空间的问题,意见不一致。同学们提出了几种验证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方案。拿烧杯、纸和胶布,在组长的组织下做空气实验,有条不紊地验证了猜想:空气占据必须空间。

同时,教育学生要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和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活动的感悟。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获取了有关空气的很多知识,充分体现了科学实践的快乐,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激励学生善于总结反思

学生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有时得不到预期的结论。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要给探究者带给反思机会,用赏识的眼光用心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最终获得成功。

例如:教学《电磁铁》一课,学生在进行组装电磁铁实验时,有时会出现电磁铁没有磁性。这时老师不急于帮忙学生查找故障,要激励学生实践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分析。可能导致电磁铁没有磁性的多种原因:电池没电了;线路某处没接好断路了;两节电池接反了等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查,找到问题所在。

教学《昼夜交替现象》一课时,学生在模拟实验后,透过仔细观察,发现地球不自转绕着太阳转时,观察点总是处于白天。

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善于总结和比较,培养学生喜爱科学实践的精神。

(三)、引领学生充分利用资源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可用资源,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家里和生活中去实践学科学用科学。小学科学教学中,室外观察题、技能训练题、创造思维题大多与周围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都离不开实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

用实践小制作和经历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去探究问题的实质,进而获得结论。让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为学生的发展带给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进而激发学生观察身边现象的习惯。

例如:汽车司机夜间行车时,驾驶室内不能开灯,为什么?教师因陋就简,巧借身边的事物来解释。晚上将室内电灯打开,让学生站在玻璃窗前观察玻璃:当电灯亮时看到的尽是室内物体,而看不到室外的物体;当电灯熄灭时隔着玻璃可看到窗外的物体,就看不到室内物体了。由此,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尝试说明汽车司机夜间开车为什么不能开灯的原因。

总之,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激励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科学习惯的养成。善于利用课外资源,自主地进行科学实践活动,学到知识,学到技能,培养情感,培养素养,有效地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透过老师的培养,让所有学生都拥有自主学习潜力,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潜力,让这些祖国的花朵在阳光下灿烂绽放。

论文作者:陈淑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小学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论文_陈淑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