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住宅小区的建设也越来越高级,现代居民越来越重视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设计的要求必须在满足原有基本居住功能的基础上更大限度的追求精神文明建设。本文简要介绍了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主题与文化,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主题、经济美观性主题、倡导发扬本土文化以及建筑与环境要和谐发展四个方面,为以后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主题、文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住宅小区的建设又是提升住宅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住宅小区的发展水平如何,就会极大的影响住宅相关产业甚至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住宅小区代表着一个社会和城市的形象,它的规划和建筑的质量和水平,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目前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普遍提高,在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今时代,人们的购房消费变得更加理智,大多数的购房者现在越来越重视住宅小区的环境、人文需求情况等,而不是像之前一样仅仅满足生理需求,住宅小区的规划变得越来越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城市界面、地形地貌和文化底蕴,还要充分考虑建造小区内的实际可用面积和可居住人数,将相关政策要求和居民的要求指导作为标准来指导决定建造居住小区的各个道路的宽度和设计的位置,然后设计专业的技术经济指标,并决策设置多种公共服务设施类型供小区居民文化活动。所以,未来要重视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创造出更高质量的居民生活环境,这样既有效地满足广大购房者的需求,又使房地产业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主题与文化
1.以人为本的主题
近些年来,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越来越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朝着尊重自然、尊重人性的方向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是强调住宅小区可以满足所居住的住户的生活服务需要,提供理想人居的生态环境。要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在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使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结合,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比如说,在以前中国传统建筑中,住宅大多都是围合式建筑,屋内的所有住户都以中央点作为采光和聚合中间点,此中央空间也慢慢成为了各个家庭交流休闲的空间。但慢慢随着社会化的发展,聚合式的大家庭生活方式已经慢慢被独立的小户型人家所代替,现代化的建筑越来越体现个体性,之前休闲娱乐的中央空间也变成了以园林绿化为主题的住宅小区的室外空间。当今的这种生活方式改变了居民的生活习惯,使居民有机会更多的接触外面的世界,使整个社区生活温馨和融洽。因为不同地区的人追求的美感不一样,所以不同地区的建筑物风格也各有变化,这也充分代表着当地的文化情怀。
住宅小区最本质、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保证人民的居住,所以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要符合居民的居住要求,满足居民的舒适感,才能更充分说明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首先,我国国土资源辽阔,不同省市自然条件环境存在差异,所以南北方不同地区的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当地日照情况,合理考虑每幢楼之间的间距,在满足当地日照需求的基础上打造舒适的空间环境;其次,在规划设计时要根据不同阶层,不同收入人群和不同家庭成员组成的需求设计不同种类的户型产品,适应大多数人群需求;此外,规划设计中要合理安排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比如社区服务、健身、医疗、教育等文化活动场地,要满足每个年龄阶段对娱乐文化活动的需求;最后,住宅小区的规划要合理科学的组织小区内部道路,保证居民出行方便,合理安排停车场的位置及数量,既保证住户的方便,又不影响正常的道路出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经济美观主题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要顺应市场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在满足居民舒适住宅的情况下,尽量达到经济美观的要求。因为居民在花费了一定的成本之后,肯定希望获得一个稳定居住生活休闲的场所,所以这在客观上就要求了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达到经济性的要求。首先,住宅小区的建筑在符合当地各项相关指标的情况下,要根据所购买人群的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将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居民的生活条件综合考虑,合理设计使居民在尽量付出较小成本的同时获得满足的服务。其次,要想满足现代化居民提出生理和文化精神上的双重追求,就必须实现和谐的居住建筑、科学的公共环境建设和良好的文化娱乐活动三者的统一,因此,小区内的绿化应被赋予一定的人文情怀,具有较好的设计美感,这样不仅丰富了居住环境,使小区的整体形象大大提升,也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大增加;小区的外观设计也要美观大方,这样对提升城市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3.倡导发扬本土文化
在信息化时代,城市的文化多元性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以在居住建筑设计上,我们不能全盘西化,要注重尊重沉淀本土文化,创造多元化共存的文化格局,从而促进我国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文化多元化发展。
每个城市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都在城市建筑方面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但这其中不乏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过分追求西方建筑文化,而对本土文化的沉淀、挖掘却远远不够。我们不能否认,西方传统建筑确实有它的优点,但是很多开发商却仅仅为了商业目的,为了博人眼球而直接抄袭模仿西方的建筑风格,并没有自己的思想,并不能代表自己当地的本土文化。对于这些西方建筑等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我们不是去排斥它,而应吸取其精华,再加上代表自己特色的设计建筑风格。这样才更会得到当地居民的喜爱,并且才更能使自己当地的本土文化渊源流传下去。只有符合传统文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才能被社会所接受,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4.建筑与环境要和谐
要利用建筑小区周边自然环境规划设计。目前主要有依山的山景住宅和依水的水景住宅两大流行设计主题。山景住宅的设计要依小区的地貌特点,依山而建,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减少土方量的同时合理设置楼高及楼间距,形成一种自然的居住形态,使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融合,争取做到建筑和山景互为风景。这样做既节省开发成本,又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也为居民创造新的视觉感官,促进人与自然的亲密互动。
水景住宅多见于南方,如江陵两岸的住宅不仅在建筑线条的设计上,还是在外观的颜色搭配上,都能与江水呼应共鸣,体现着一种独特的美感。同时在规划设计时将江水纳入小区设计范畴考虑,进而影响住宅楼的规划布局,使住户的水景视线最大化,尽可能的亲近江水。在北方的房地产开发中,很多住宅小区内也设置了许多的小溪、喷泉等活水循环系统的水景,给小区住户带来一种特别的舒适感。
二.结语
众所周知,建筑设计的文化价值理念是不断发展更新变化的,所以我们要做到用与时俱进的态度去观察和研究,做到不断的创新发展我国的设计理念,避免千篇一律的设计,应根据实际的住宅小区情况,以不同的规划设计主题为核心,设计出风格迥异的住宅小区,同时要注重培养人文环境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规划和设计,还要加强注重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创建一个符合当今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惠敏.关于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浅谈[J].中国西部科技 ,2010(20).
[2]向鹏成,朱海东.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主题与文化[J].住宅科技, 2006(8):27-31.
[3]王菲菲.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主题与文化[J].科技资讯, 2014(5):213-213.
论文作者:李彥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住宅小区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居民论文; 文化论文; 建筑论文; 住宅论文; 主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